吳懷秀


【摘 要】目的:分析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療中,替諾福韋酯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為對象,按照情況分為合并癥狀組與單純肝炎組,均進行替諾福韋酯進行治療,對比治療情況。結果:合并癥狀組的ALT、HBV-DNA去除率、HBeAg血清轉陰情況均明顯低于單純肝炎組(P<0.05)。結論: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治療中,應同時進行對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療。
【關鍵詞】慢性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HBV-DNA去除率;HBeAg血清轉陰
【中圖分類號】R512.62【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9-0141-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enofovir disoproxil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Methods: Two hundred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mbined symptom group and simple hepatitis group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Both were treated with tenofovir disoproxil, and the treatment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ALT, HBV-DNA removal rate, and HBeAg seroconversion in the combined symptom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simple hepatitis group (P <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should be treated at the same time.
【Keywords】 chronic hepatitis B;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HBV-DNA removal rate; HBeAg serum negative
慢性乙型肝炎主要是由于患者遭受肝炎病毒感染后出現肝臟細胞變性與水腫,嚴重情況下甚至會引起肝臟壞死,是較為嚴重的慢性傳染病,如不及時進行治療,極大的可能會向肝癌與肝硬化發展。而非酒精性脂肪肝主要與患者的遺傳基因與生活方式有關,兩種疾病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國內有文獻指出[2],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中,患者出現非酒精性脂肪肝會使得治療的效果有所下降。針對于此情況,我院特選取我院收治的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探究分析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治療中,采用替諾福韋酯進行治療的臨床療效,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患者治療時間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按照患者情況分為合并癥狀組與單純肝炎組,其中合并癥狀組中患者均出現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情況,單純肝炎組中患者為單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兩組各有患者100例。合并癥狀組100例患者中男女各50例,年齡24~75歲,中位年齡(48.54±11.32)歲;單純肝炎組100例患者中男女各50例,年齡22~76歲,中位年齡(47.89±12.23)歲,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基本無差別(P>0.05),患者基本資料見表1。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進行替諾福韋酯抗病毒治療,藥物使用方法如下: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國藥準字H20153090葛蘭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300mg*30s)單日口服300mg,每天服用一次。治療期間對于患者的Ccr情況進行監測,若患者的Ccr小于50ml/min則隔日進行一次給藥,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一年。
1.2 觀察指標
治療期間對于兩組患者的ALT復常情況、HBV-DNA去除率、HBeAg血清轉陰情況進行統計。ALT復常以40U/L以下為標準,HBV-DNA去除以HBV-DNA載量2logIU/mL以下為標準,HBeAg血清轉陰情況以HBeAg血清學應答情況為標準。
1.3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0.0軟件做統計學結果分析。
2 結果
2.1比較兩組對象的臨床情況
在本次研究中,合并癥狀組的ALT、HBV-DNA去除率、HBeAg血清轉陰情況均明顯低于單純肝炎組,組間差異明顯(P<0.05),見表2。
3 討論
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中,采用抗病毒治療是治愈疾病的重要治療方法,當患者出現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情況后往往會導致肝細胞的損傷,并導致毛細膽管內的膽汁出現淤積的情況,影響抗病毒藥物的治療效果[3-4]。本次研究中通過對比兩種疾病情況患者的治療情況不難發現,出現合并癥狀的患者各方面的恢復情況往往較低,提示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對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療中處在一定的妨礙作用,只有有效的對于患者合并癥狀進行解決才能更好的進行抗病毒治療。
綜上所述,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治療中,應該在進行抗病毒治療的同時進行對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療,改善患者的合并癥狀以確保抗病毒治療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浩,常彩芳,范敬靜.替諾福韋酯治療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療效[J].實用醫學雜志,2018,11(2):114-116.
[2] 徐曉蘭,紀信壽,俞慧玲,etal.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兩種治療方案療效分析[J].廣東醫學,2019,42(10):136-137.
[3] 蔣金艷.恩替卡韋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及對胰島素抵抗的影響[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8,37(16):2343-2344.
[4] 劉國旺, 唐克誠, 李謙, 等.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HBeAg血清學轉換的預測模型建立[J]. 中華肝臟病雜志, 2018, 26(9):64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