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玲

【摘 要】目的:分析疼痛護理干預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術后的應用有效性。方法:隨機將我院收治的實施手術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75例分成兩組,針對A組37例術后患者實施基礎性護理干預,針對B組38例術后患者實施基礎性護理干預+疼痛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兩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術后的疼痛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功能障礙指數評分及康復鍛煉依從性存在較為顯著的差異(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在術后實施疼痛護理干預的護理效果較為顯著,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提高患者術后康復的依從性,促進患者預后及早日康復。
【關鍵詞】疼痛護理干預;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9-0262-01
腰椎間盤突出癥主要是指腰椎間盤向后突出、壓迫神經根產生的一系列癥狀,主要是由于腰椎間盤退行性變、腰骶先天異常、腰部損傷、妊娠、遺傳因素及其他因素導致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腰痛、下肢放射痛、大小便障礙、會陰及肛周感覺異常等等,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及身體健康[1]。臨床中一般針對患者實施手術治療,在手術治療后會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產生程度不一的疼痛反應,有效的護理措施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分析疼痛護理干預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術后的應用效果,我院針對收治的開展手術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75例進行了護理觀察。
1 資料與方法
1.1基線資料
隨機將我院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實施手術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75例分成兩組,A組37例術后患者中男女比例為21:16例,年齡集中在22至59歲之間,均值為(40.52±3.62)歲;B組38例術后患者中男女比例為24:14例,年齡集中在23至60歲之間,均值為(40.55±3.65)歲。
對兩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組間差異小且可比性高。
1.2方法
針對A組37例術后患者實施基礎性護理干預,包括術前常規的健康教育、癥狀護理、術后病情監測、并發癥護理及出院指導等基礎性護理措施。
針對B組38例術后患者實施基礎性護理干預+疼痛護理干預,具體的疼痛護理措施如下:(1)建立疼痛護理團隊:由主治醫生、護士、康復師等組成一支專業的疼痛護理團隊,并針對疼痛概念、評估疼痛的方法、疼痛護理方案等進行培訓及強化學習,為疼痛護理的干預打下堅實的基礎。(2)術后疼痛評估:手術結束后定時、主動的詢問患者是否存在疼痛反應,并為患者實施VAS量表的測量,檢查患者敷料下是否存在滲血反應及下肢是否存在肌力問題等等。結合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疼痛類型為患者選擇最佳的疼痛護理方案。(3)疼痛護理措施:術后監測患者生命體征指標,主動詢問患者是否存在不適及疼痛,定期為患者實施翻身操作,保證患者腰椎處于直線范圍,緩解患者腰部疼痛癥狀,叮囑患者家屬定時為患者實施受壓皮膚的按摩處理,減少壓瘡帶來的痛苦。結合患者疼痛評估結果給予呼吸鎮痛、松弛肌肉鎮痛、深呼吸、轉移注意力等方面緩解患者的疼痛反應。為患者播放喜歡的音樂或電視節目轉移患者對于疼痛的注意力,針對嚴重疼痛且無法耐受的患者給予鎮痛藥物進行干預,最大程度上緩解患者的疼痛反應。最后,根據患者的耐受程度指導患者進行四肢的主動屈伸運動,并指導患者在康復鍛煉時保持正確的坐姿及站姿,手術第二天開始幫助患者進行直腿抬高的干預、腓腸肌、股四頭肌等的收縮活動,并鍛煉患者的腰背部肌肉,促進患者預后,改善患者長時間臥床產生的疼痛反應。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術后的疼痛評分(VAS量表)、護理滿意度評分、功能障礙指數評分(ODI量表)及康復鍛煉依從性(患者依從護理人員積極參與康復鍛煉,無因疼痛拒絕鍛煉的行為)等差異。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5.0軟件處理,當P小于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A組護理后的康復鍛煉依從性為75.68%(28/37),B組護理后的康復鍛煉依從性為94.74%(36/38),兩組相比:X2值=5.44,P值=0.02;兩組患者術后的疼痛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功能障礙指數評分存在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數據見表1所示:
3 討論
疼痛是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手術結束后較為常見的反應,疼痛的出現直接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手術后的康復及生活質量起到明確的影響,加上患者擔心預后、醫療費用及工作等等產生的負面情緒和心理壓力會很大程度上增加疼痛的敏感性,不利于患者康復及預后[2]。因此,臨床中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應積極給予疼痛方面的護理干預。疼痛護理干預主要是指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開展手術治療之后實施的一系列建立疼痛護理團隊、為患者實施疼痛評估及疼痛護理措施等等護理手段最大程度上減輕患者手術后的疼痛指數及疼痛程度[3],提升患者手術治療后的鍛煉依從性,促進患者功能障礙的恢復,利于患者手術效果的提高及預后效果的保證,改善護患關系,利于患者早日康復[4]。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疼痛護理干預的B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護理后的疼痛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功能障礙指數評分及康復鍛煉依從性明顯優于實施基礎性護理的A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說明在手術后為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實施疼痛護理干預的效果較為顯著。
綜上所述,疼痛護理干預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的應用有效性較高,建議臨床推廣實施。
參考文獻
[1] 張玉琳, 周新利, 李丹. 疼痛護理應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對其術后疼痛的影響[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004(052):10202,10204.
[2] 吳幫燕. 疼痛護理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分析[J]. 母嬰世界, 2019, 000(002):225.
[3] 張瑩, 張麗華. 核心肌群訓練配合疼痛護理對中年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康復質量的影響[J]. 中國醫藥指南, 2019, 17(04):206-207.
[4] 劉桂玲. 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患者應用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 010(020):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