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曉
◆摘? 要:閱讀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尤為重要,可近年來學生閱讀之風卻日漸削弱。不喜歡讀,不能靜心、深入讀成了共性問題。如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語文教學的首中之重,本文從氛圍營造、家校合作、活動開展等方面闡述了激發興趣對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關鍵詞:氛圍營造;家校合作;多彩活動
閱讀成了師生成長的助力劑,成了滋養學生生命的最好養料。可現實卻不盡人意,大多數學生們不喜歡讀書,讀書往往是在父母老師的重壓下去讀,往往適得其反。沒有興趣的閱讀味如嚼蠟,索然無味,如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在平時工作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氛圍營造溢書香
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一個過程。單靠老師的力量遠遠不夠,更需要父母的助力。父母不僅需要給孩子提供豐富多彩的書籍資源,更要配合老師共同培養孩子們的閱讀習慣。還需配合老師為孩子們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
1.家校合作達共識
學初的第一次家長會,我總是通過身邊的榜樣家長和學生的大量真實事例,讓家長意識到孩子的閱讀習慣和能力的培養比分數更重要,學生讀書的質量決定著閱讀的品位。也讓家長明白:兒童閱讀“讀好書”比“讀多書”更重要,“如何讀”比“大量讀”更重要,讀“適合的書”比“讀好書”更重要,可現實是我們的好多家長不會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去給孩子購書,去年我帶一六班的班主任,家長會上我推薦家長給孩子購買繪本。當場家長會就鬧翻了天,家長們議論紛紛。認為《水滸傳》《紅樓夢》《國學》這么多名著你不推薦,偏偏讓孩子們看這畫書?家長們爭議不斷。我就拿了幾本繪本,從封面設計,內容,插圖一一現場給家長講解繪本的奇特之處,告知家長繪本就是引領低年級孩子進入閱讀殿堂的一把金鑰匙。名著固然好,可不符合一年級孩子的特點,孩子不喜歡讀。家長們慢慢接受了我的看法。我還向家長們介紹了小學階段兒童閱讀的階段性特點。“童年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確、由粉紅到天藍的彩色階梯,孩子的閱讀也是一個階梯式的、逐步過渡的過程。在最初的粉紅色的階段,閱讀是以讀、寫、繪、兒歌、童謠為主,到了三四年級的時候,閱讀則表現為大聲朗讀、復述故事、默讀等形式,到了再高的年級,就要開展主題的探討了。”工作之余我總會不厭其煩地通過家長會,微信群,校訊通、書信等方式和家長溝通交流孩子應該讀哪些書,如何讀等問題。慢慢的,我發現家長的思想發生了變化,我又趁熱打鐵,表揚做的好的家長,有了榜樣的引領,家長們的意識和舉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2.環境優美溢書香
除了讓家長和我達成共識外,我覺得靜靜的教室,潔凈舒心的環境,濃郁的書香氣息的營造對孩子閱讀的培養也至關重要。開學第一周,我就開始行動營造濃郁的班級讀書氛圍。扮靚教室,建立圖書角。張貼醒目的讀書標語,學生捐贈琳良滿目的圖書,綠意盎然的綠植,我們班雅致、漂亮的圖書角就建好了。孩子們特別喜歡這個小小的書吧。我鼓勵孩子們借書,好書共享,同時定下借閱的規矩,規范圖書的管理。潔凈的地面,整齊的桌凳,雅致的環境讓師生感到舒心,暖心,靜心,為師生閱讀營造了濃濃的氛圍。
二、多彩活動愛書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閱讀興趣,我認為最好的方法是喚醒。喚醒孩子們閱讀的意識,喚醒他們閱讀的行動,喚醒他們閱讀的激情。激發孩子們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就是一劑靈丹妙藥。
微信群、教室、校園成了我們閱讀的天地,活動開展的小小舞臺。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我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第一招:展魅力,做表率。我在微信群中給孩子們講《韓詩外傳》里的一個故事:春秋時,魯國有個叫閔子騫的人,仰慕孔子的才學,拜孔子為師。開始,他臉色干枯、蠟黃,過了一段兒,慢慢變得紅潤起來。孔子覺得奇怪,便問其原因。閔子騫把自己的美容歸功于讀書明理,閱讀能讓自己變得更聰慧,更優秀。除每天講名人的讀書故事,我還每天堅持在群中推薦一篇美文,親自配樂讀給孩子們聽。孩子們聽后贊嘆不已,“老師,你的聲音真好聽!”“秦老師,你讀的這篇文章我特別喜歡”,“誰愿意和秦老師PK?”在我的帶動下,孩子們讀書的熱情又漸漸高漲起來。
第二招:多宣傳,樹榜樣。我每天總會第一時間將孩子們的讀書視頻、圖片,制成美篇發至樂教樂學平臺,孩子們從美篇中看到了自己,激動之情難于言表。看到其他的同學努力讀書的情景,不禁深受鼓舞。我還利用課堂時間,大肆渲染的講我班山潔、劉兆棋等同學的讀書故事。用榜樣帶動,用榜樣引領。
第三招:多鼓勵,善引導。無論凌晨5點半,還是傍晚10點鐘,我都一一回復每一個讀書的孩子并毫不吝嗇對他們的贊美和表揚,“孩子們,你們做的非常好!你們讀書的樣子最美,你們認真起來最可愛,秦老師喜歡愛讀書、堅持讀書的好孩子!加油!”“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孩子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嗅著書香,聆聽書聲,做一只快樂的小書蟲吧”,行動就有改變,堅持就有收獲。孩子們不僅自己讀,還帶動了家長、朋友、兄弟姐妹一起讀。無形中,孩子們閱讀的種子已開始萌芽,閱讀的激情已被激發,閱讀的習慣已經養成。
除此之外,為了加強家校合作,我將課內閱讀拓展到課外,親子共讀、共講神話傳說故事,為了好書共享,豐富書籍資源,我們開展“好書推薦”“圖書漂流”“最美家書”等一系列活動,孩子們每讀完一本書,我們一起畫海報,做書簽、制作讀書卡片,孩子們覺得讀書原來這么多彩有趣。我們還通過整本書閱讀的導讀課、分享交流課,對孩子們進行閱讀方法的滲透和指導,讀書成果的展示和分享。正是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我們把本認為枯燥無味的讀書變得趣味盎然。它擦亮了我們的每個日子,讓我們的生活也充滿了詩情畫意。
我相信,只要我們家校合作,通過氛圍的營造,活動的開展,方法的引導,一定能激發學生閱讀的小宇宙。讓他們愛上閱讀,為他們的成長插上一雙隱形的翅膀。
參考文獻
[1]李秀香.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20(14):100+102.
[2]牟生愛.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J].學周刊,2020(19):51-52.
[3]賴昌偉.談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J].學園,2014(27):12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