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綜合國力穩步提升,在全世界的聲譽和地位都出現了快速增長,特別是我國實施改革開放戰略之后。韓語雖然是非通用語種,但是通曉中韓語言的人才在中韓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的交流顯得越來越重要。本文以高校韓國語課堂教學作為切入點,深入分析和探究如何在韓國語基礎教學中引入協同式教學模式。
關鍵詞:協同教學模式;韓國語;基礎教學;交際能力;實際應用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一言堂”的現象極為普遍,從而導致課堂教學本應具備的“協同”性被扼殺在搖籃里,使學生語言交際水平及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受到巨大阻礙,現實教學要求就促進了協同教學模式的產生與發展。
1 協同教學模式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特征
所謂協同教學模式就是指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為教師積極引導、組織和鼓勵學生參與,提高師生、生生協同的頻率,集講解、交流、討論、提問、解答等常用教學方法為一體的合成式教學運作模式,充分體現了一種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思維為核心、以訓練為主線的新型教學模式。該模式注重的是課堂協同,即師生、生生協同,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加入到課堂之中,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地位是絕對平等的,彼此間應相互尊重并虛心接受對方的想法,學會傾聽并善于討論,教師在課堂中要為學生留有參與討論和交流的機會,為學生創造充分展現自我的良好環境,鼓勵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分組討論等方式,早日實現理想化的教學目標,用自己學習到的知識與技能來應對并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困難。
2 協同教學模式在韓國語基礎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為了構建和諧大學課堂模式,營造輕松的大學課堂氛圍,讓學生徹底擺脫傳統啞巴外語教學模式的束縛,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韓國語基礎教學時,對各種有效的協同模式進行充分運用,提高師生、生生協同的頻率,使學生參與韓國語教學活動的主觀能動性性得以激發出來,從而在提高學生學習韓國語的興趣與積極性的同時,促進課堂效率及教學效果的優化進程。
本文從以下幾種方法來深入分析和探討協同教學模式在韓國語基礎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2.1協同游戲模式
協同游戲教學中融人了“樂教”的教育元素,使學習趣味性得以大幅提升,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十分有利;可以提高學生學習韓國語的興趣,克服二語習得中的障礙;促進師生間的情感溝通,使師生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和諧;提高韓國語教學質量,在設計協同游戲模式時,要注重教學目標與游戲內容的一致性,確保教學任務可以按時、按質、按量的完成;對學生已學知識進行充分運用,使游戲過程中的趣味元素變得更加豐富;將學生的生活經驗加入其中,點燃學生學習韓國語知識的潛在欲望;游戲中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構成;主張生生協同,讓學生參與學習廣度與深度得以大幅提升。但我們必須要注意的是,游戲教學不僅僅能起到調節課堂教學環境的作用,其意義不在于博取學生興趣,而是要以這種新模式來引導學生學習,寓教于樂,讓學生在享受游戲樂趣的同時收獲到知識與技巧,增強對已學知識的理解、掌握及運用能力。
2.2分角色扮演模式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角色扮演是一種最為常見的交際教學方法。分角色扮演模式下,學生可以迅速進入到課堂氛圍中,使彼此間的對話變得更加自然,從而對語言中的情感、文化內涵、學習目標等產生更深層次的理解。
韓國語基礎教學中的場景對話與情景對話內容十分豐富,在聽說或跟讀后進行聽讀練習,再加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展開對話,可以有效抵消學生對語境和語義的陌生感,使單純的跟讀跟練轉變為主動交流,可以達到最為理想化的教學效果,最終使學生的會話能力和口語水平都得到大幅提升。
2.3小組式實戰活動模式
教師在開展韓國語視聽教學活動時,出于對學生課堂參與度、班級人數等各方面因素的綜合考慮,一般都會采取小組式實戰活動模式。比如在結合實際教學需求的前提下,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分成單組四至六人的若干個實戰小組,在課堂對話與口語練習過程中,采取分組討論和練習的方法,對學生能力創新性的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提高、獨立感知、獨立行為等行為方式的養成都是極為有利的,最關鍵的是學生能夠通過小組式實戰活動養成協同行動的良好習慣。
2.4提高教師運用協同教學的水平
對于協同教學在韓語教育教學當中的應用程度,教師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大學的教育教學階段學生已經基本擁有了獨立的思考能力,具有很強的個性和相應的思維能力,他們能夠吸收較為先進的知識,這就要求我國韓語教師擁有很強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個性,將吸收到的先進教學理念和知識融入到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韓語教師需要加強學習,做到認真備課,認真準備,全面提高和加強韓語教師的實際教學水平。
3 總結
總而言之,由于我國經濟發展較為快速,在現代經濟條件下,協同教學模式是當前教育的主要模式,也是對于韓語教育教學改革最主要的要求,如果要想讓課堂教學得到最優的條件,我們就需要在課堂教育教學當中積極主動的學習和探索,在協同教育教學模式下,最大程度的發揮師生的主觀能動性,讓韓語課堂教學能夠提高實際的教學效率,滿足時代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張文宣,淺談韓語新聞對韓國語學習的促進作用[J].新聞研究導刊,2016(21).
[2]喬宇瓊.針對高校韓國語翻譯教學問題的策略思考[J].長江叢刊,2019(31).
[3]張亞嬌,在韓中國留學生韓國語教育論文的研究方向探析——韓語語法方面[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01).
作者簡介
劉珊珊(1989. 09-),女,漢族,黑龍江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半島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