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文運動是文風、文體和文學語言的改革運動,是在繼承古代優秀散文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一種適于反映現實、表達思想的新文體,在古文運動中貢獻最大的是韓愈和柳宗元。
◆關鍵詞:韓愈;柳宗元;古文運動
魏晉南北朝時期流行駢體文,講究聲韻、辭藻、對偶和典故,形式僵化,內容空虛,不切實際。隋唐以來,經濟文化空前繁榮,駢體文束縛了人們的思想,不能反映豐富的生活,也不能表達真情實感,文學改革提到日程上來了。經過隋朝和唐初的努力,直到唐中葉,一些著名的文學家大力提倡古文運動,這才逐漸取代了駢體文的位置。
“古文”是韓愈開始提出的,指的是上繼先秦兩漢的質樸自由、以散行單句為主的散文,古文運動是文風、文體和文學語言的改革運動,是在繼承古代優秀散文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一種適于反映現實、表達思想的新文體,與六朝以來流行的“今文”,即駢文相對立。韓愈及其追隨者大力提倡這種文體,后又得柳宗元積極支持與配合,形成了一種社會風尚,即所謂"古文運動"。這個運動是在儒學旗幟下發展起來的。主張文道合一,以道作為文的內容,強調學古文應從實際出發,"因事陳詞","文從字順",自創新意新詞。在古文運動中貢獻最大的是韓愈和柳宗元。韓、柳等人注意汲取口語中的新鮮詞匯,提煉為一種接近口語的新的書面語言,寫下了許多優秀作品,擴大了書面語言的表達功能,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新的散文傳統。
韓愈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他的政治和學術思想,在當時和以后都有不小的影響。韓愈倡導的古文運動,特別強調文章不僅要從文體上改革,而且內容上要有思想,要“言之有物”,主張“文以載道”。他身體力行,在自身的創作中,留下了很多優秀的散文。在《張中丞傳后敘》中,他寫唐代的南霽云、張巡等英勇抗擊安史叛軍,守衛睢陽城的事。其中寫到南霽云向駐軍將領賀蘭進明請求援軍,遭到拒絕。當賀蘭進明擺上酒宴、招來女樂,請他入席時,他慷慨陳詞,斥責賀蘭見死不救,最后斷指憤怒而去。這篇文章寫得慷慨悲壯,十分精彩。又如抒情散文《祭十二郎文》,他一反傳統祭文的固定格式,用自由的散體文來表達悼念亡侄的哀思。文中話家常,敘身世,字字句句,凄楚動人。韓愈的散文感情真摯,表現深刻,條理通暢,邏輯性強,而且語言新穎,簡潔生動,后世公認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創始人。
柳宗元,唐中葉著名的文學家,唐順宗時因參加政治改革失敗后,先后被貶永州、柳州。在永州和柳州期間,他深入社會,了解人民的疾苦,這對他的文學成就有很大的影響,古文成了他表達自己思想的有力武器。柳宗元在古文運動中,不僅倡導古文,而且還用古文來揭露當時的腐朽政治制度,抨擊維護封建統治的神學。他的作品多產生在貶謫之后,最有成就的是寓言。柳宗元發展了先秦諸子里的寓言片段,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形式,而且加入現實生活的內容,使寓言成了有戰斗特色的諷刺文學。如《蝜蝂傳》,借小蟲的形象,對社會中一些貪得無厭的現象,作了辛辣的諷刺。《黔之驢》借驢子來到貴州的故事,諷刺了盲目自大、愚蠢無知的封建官僚。這些作品文筆簡練犀利,意味含蓄深遠,有深刻的教育作用和現實意義。柳宗元的傳記也寫得很好,如《宋清傳》、《童區寄傳》、《捕蛇者說》等篇,這些傳記多取材于社會下層和勞動人民,通過他們來揭露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恫渡哒哒f》選擇了蔣氏三代寧可死于毒蛇也不肯死于苛政的事實,揭示了封建社會階級矛盾的一個側面。柳宗元寫過很多山水游記,他寫的山水記,不是純客觀地描繪自然,而是把自己的生活遭遇和悲憤感情,寄托到山水之中。他的著名的《永州八記》,從每篇的山水形態中,都可以看到作者的影子。他筆下的山水,形象生動,色彩鮮明,詩情畫意,宛然在目,是山水散文的杰作。
韓、柳所倡導的古文運動在中國古代散文發展史上的主要貢獻,就是扭轉了長期統治文壇的形式主義潮流,繼承了早期散文的優良傳統并有所創新和發展,從而開創了散文寫作的新局面,撥正了古代散文的發展方向。它恢復了散文的歷史地位,擴大了散文的描寫范圍,改革了散文的表現形式,擺脫了驕文的陳言俗套,開創了作家自由抒寫的風氣,對后代文學產生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宋代及宋以后的散文,其主流就是在唐代古文運動所奠定的基礎上繼續發展的。
參考文獻
[1](唐)韓愈.閻琦校注.韓昌黎文集注釋[M].陜西:三秦出版社,2004.
[2](唐)柳宗元,劉禹錫編.柳河東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蔣勛.蔣勛說文學之美[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
李露,女,畢業于新疆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文學學士學位,高級講師,現任職于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為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