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佳文
摘 要:十七世紀的西歐就開始以鉛筆作為主要繪畫工具,大多數畫家在風景寫生中采用木質外殼包裹的石墨作為素描畫鉛筆。與其他畫筆相較而言,鉛筆有著無法比擬的優點,而鉛筆素描風景畫所展現的語言及藝術形式也具有代表性,不僅能夠展現物體豐富的內容,還以其技法增添整體繪畫效果。
關鍵詞:鉛筆素描;風景畫;技巧
中圖分類號:J2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12-00-02
經濟適用性、操作便捷性作為鉛筆的優勢,在素描風景畫中,其在線條及色塊描繪后不需噴灑固定也不會發生脫落。而因其自身所呈現的優越性,使得其逐步步入藝術之堂。多年來,風格多變、流派紛呈的藝術大師們在藝術園地中仍對鉛筆畫素描進行探索與耕耘,而其自身所具有的工具性能特點融合審美情趣后展現自身獨特的風格。
一、鉛筆素描風景畫的藝術性特點
(一)語言表達性素描
顧名思義即是對被描繪者的樣態、輪廓運用簡單的顏色進行基礎描繪,但單純線條疊加并不屬于素描的一部分,而是利用簡潔的線條勾勒出一副具有語言的完整作品,在十五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人們發現素描能夠通過簡單的結構輪廓、樣態以展現其所想表達的內容,而其作為人類歷數歷史發展過程中最早的繪畫形式,極具藝術的語言表現出世間美好。而素描種類繁多,不僅限于鉛筆繪畫只有單一種類,顏色、繪畫方式都是素描繪畫,但就現在的素描總體繪畫形式而言,更注重于內在表達,會簡化對外在色彩的應用,其重點在于構造被繪畫事物的神態,鉛筆素描風景畫雖然沒有絢麗的色彩與后期精心的修飾,但仍用其神態準確傳遞畫者的思想,使觀賞者能夠在賞析過程中領會作者所表達的意境。素描畫的靈魂在于神態,而且是決定畫幅精彩程度的核心,完整的繪畫構圖,雖然能夠展現線條的規范性與完整性,但卻無法表達作者的意圖,只因缺少靈動的神態,而這也即是鉛筆素描風景畫中所具有的語言表達特性。
(二)素描形體塑造
對于被畫物體而言,素描的形態作為展現作者內在意圖的關鍵核心,需要以扎實的繪畫基礎予以豐滿,而完整的圖畫與塑造良好的造型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繪畫時重視神態,只有神態與塑形相輔相成,才能夠使觀賞者更進一步賞析作品,而好的形態則是吸引觀賞者的契機,使其能夠在賞析過程中深切體會畫者所表達的意境與當時的心態。素描畫所展現的立體效果以及色彩飽和無外乎點、線、面組合而成,而只有準確把握相關層面,以干凈的素描造型才能清晰向外界傳遞繪畫者所想表達的感覺。
二、鉛筆素描風景畫的技巧
(一)畫前觀察注重線條排布的合理性
與色彩畫相對而言,素描所展現的方式則更為質樸,利用單一顏色進行繪畫即是鉛筆素描繪畫的基本特征,其在繪畫過程中極為注重對象的結構及形態,但并不是完全忽視繪畫總體色彩,而這種分歧也成為近年來色彩畫與素描畫兩者之間存在的最大爭議。素描畫所展現的意義即是繪畫者想表達的形象,通過質樸的畫面能夠更加理解繪畫者所表達的含義,而在最原始的藝術發展道路中人類對于簡單形象的描繪多過于繁復的內容,其能夠利用單一的形狀展現神奇妙效,但就鉛筆素描而言,其對于繪畫者的觀察力與概括力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繪畫藝術形式隨著人類文化藝術的發展已經度過數場風雨、多個浪潮,但素描這一形式非但沒有被冷落反而越發出眾。素描學習中,以素描畫前觀察為起點,其實能否學好素描畫的先決條件,是學習的過程中無論針對素描風景畫學習還是其他類目的學習,都應當以觀察為基礎,做好前期準備,目的在于只有掌握大致輪廓,才能以最佳狀態尋找繪畫角度,進而保證最終所詮釋畫面的完整性,使素描畫表達出繪畫者自身所想展示的意境。在繪畫前觀察中以“胸有成竹”作為最佳狀態,積極定位所要繪畫的物體,以保證其能夠在畫前觀察中以思維草稿進行繪畫,從而將心中所感所想付諸筆落于紙上,比直接進行繪畫時邊畫邊想所展現出的效果更為完整且立體。而練習線條排布作為畫前的重要準備工作,其目的在于通過長期練習,以保證在鉛筆素描風景畫中所展現的整體質感。除此之外,注意整個畫面的明暗對比,以加密線條保證所展現感覺的強烈性,而線條排布則應以逐個、逐條為主,通過暗面、灰面及亮面的多種形式展現,加強整體的豐富性。另外,繪畫者在落筆時應當果決,而不是反復猶疑,過于猶豫所畫出的線條不夠干凈,難以保證整體畫面的呈現效果。
(二)運用風景透視畫法養成觀察習慣
用線造型作為中國傳統繪畫所強調的重點內容,其與西方素描畫存在較大差異,而今,經過幾代畫家的探索與實踐研究,其雖呈現出與西方素描較大的差異,卻也獨樹一幟,自成一派。點、線、面及多項基礎因素、內容的應用需要繪畫家在表達時將其形體、陰影及氣質等進行充分展現,但在實際付諸筆上時則應當予以側重選擇,而偏愛點、線、面作為的鉛筆素描風景畫的特點,以范圍著眼于光色、焦點,進而展現點、面兩者之間的關系。素描風景畫的風格更注重寫實,而以明暗對比為主體呈現物體全貌,以客觀看待外界事物,即是人、眼、心在運用風景透視法所遵循的基礎,其應當掌握視覺規律,以總結、歸納的特點,將視覺所采集內容進行系統性優化。而為體現鉛筆素描風景畫的真實效果,應當保證其畫紙中圖畫的立體性與空間距離。眼睛作為人體起主導作用的器官,應當從繪畫的本體為出發點,“眼作于萬象成像”的基礎,所看到的事物與繪畫者占據位置的多樣性而呈現千差萬別的效果,因此,繪畫者跟隨眼睛變化輔助物體變化,以豐富、繁雜的內容進行提煉。除此之外,在透視選時是應當確切掌握其內容的三項構成要素,通過選擇不同位置進行準確記憶,以保證其能夠在透視全過程中結合“眼、物、畫”三項要素充分轉化實物,使得其平面圖像能夠極具立體感與空間距離感。繪畫者還應當重視自身的位置變化,只有確切掌握自身與物體、地平線三者之間的位置關系,才能準確查找準定位。在繪畫中透視法作為繪畫者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其目的即是為后續進行繪畫奠定基礎,透視畫法能夠保證鉛筆素描風景畫所呈現出的立體感,而在透視畫法前期訓練過程中應當養成透視觀察的習慣與思想,繪畫者在進行繪畫時應當改變為完成畫畫的心態,只有以正確的態度認真觀察將要繪畫的事物,才能打破原有的距離感與疏離感,以接近現實的感覺,展現繪畫的立體性,豐富整體繪畫層次。在繪畫學習中透視畫法作為繪畫者的必修課程,只有掌握透視畫法,才能保證其在后期繪畫過程中所塑形的正確性,而以正常的科學性進行繪畫時應當改變原有憑借想象進行塑造的方式,使得繪畫圖形效果能夠與繪畫事物保持一致。但在其實際展現過程中,繪畫者應當明確認知只有掌握透視畫法,才能保證其塑形的準確性,但這也需要繪畫者的堅持練習[1]。
(三)運用明暗對比技巧提高畫面飽滿度
繪畫的基本功底與畫前觀察掌握素描基本造型,除應用透視畫法進行線條構物外,還應當對明暗之間的對比予以熟練應用。在藝術創作中無論是何種繪畫方式,明暗對比都是其中的關鍵因素,其不僅能能夠加深整體視覺效果,還能夠以其視覺現象為對比展現整體的立體性,而整幅畫若缺乏明暗對比,則會過于平面[2]。因此,有機結合透視畫法與立體效果,使兩者能夠在配合下提升整體效果,而明暗對比則是全幅繪畫的點睛之筆,其能夠延伸透視效果。在鉛筆素描風景畫中所采用的顏色過于單一,若缺乏對明暗對比的合理應用,則難以展現其畫面的真實樣態,無法提升整體繪畫效果,在作畫過程中繪畫者應當謹慎處理神態,只有準確把握其內心情感,才能以更加得心應手的方式處理簡單的明暗對比,進而提升繪畫效果。把握神態作為繪畫基礎的多樣性,只有奠定良好的基礎才能為后續會話提供扎實的條件,因此,繪畫者在作畫過程中即便掌握所有技巧,也應當謹慎考慮其接下來落筆的每一步,以提升畫面飽滿度。
(四)根據實際情況調換鉛筆補充明暗
在補充明暗時,為加深對比繪畫者合理調換鉛筆是極為常見的。一般人認為鉛筆素描風景畫只使用2B鉛筆即可呈現完美樣態,但在實際繪畫中,繪畫者為保證其作品的完整性與完美性,轉換鉛筆B數已成常態。理論學習對于鉛筆素描風景畫而言是遠遠達不到其想呈現的理想效果,因此,重視實踐,通過長期積累和練習才能進一步提高藝術性,練習不僅能夠掌握鉛筆素描風景畫技巧,還能夠將技巧融合與畫面中,進而保證所呈現神態的真實性[3]。
三、結束語
對于鉛筆素描而言,其在實際繪畫過程中有著較多地使用技巧,繪畫者掌握素描鉛筆運用的方法能夠在創作中水到渠成。而強化基礎功底,提升整體繪畫效果,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多加練習后掌握相關技巧,才能創作出較為精妙的鉛筆素描風景畫。
參考文獻:
[1]任金龍.鉛筆素描風景畫的技巧與方法[J].美術大觀,2014(01):60.
[2]蒲新成,周愛民.鉛筆素描風景畫技法(續)[J].華中建筑,2005(03):173-174.
[3]蒲新成,周愛民.鉛筆素描風景畫技法[J].華中建筑,2005(02):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