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TCP英語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模式具有專業課程教學整合度高、教學技能培養安排合理科學、校校合作優化教學技能培養效果、教學技能培養實現一二課堂有機結合四年一體的特點,將教學技能培養全程貫徹到大學四年的培養過程。該培養模式實現了專業課程學習和教學技能培養有機結合、教學技能單項模塊訓練和教學技能綜合訓練(教學技能比賽、教育實習)相結合,能有效提高英語師范生的教學技能水平。
關鍵詞:地方院校英語師范生;教學技能;CTCP培養模式
一、背景
地方本科院校的英語師范生是地方基礎英語師資的主要后備軍,也是未來地方英語基礎教育的主力軍。然而,筆者在多年帶隊實習的過程中發現每年都會有一些英語師范生在實習過程中存在英語基本功不扎實、教學設計能力欠缺、課堂教學能力差等許多問題。這些問題綜合表現為教學技能欠缺。通過對湖南人文科技學院三屆畢業生實習工作的檢查和對實習學校指導教師及實習帶隊老師的訪談發現,學生普遍存在教學技能不過硬的問題。顯然,這些問題嚴重影響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也成為了地方院校培養英語師范生必須面對的挑戰。只有重視英語師范生的教學技能培養,夯實他們的教學基本功才能保證地方基礎英語的教學質量,也只有這樣地方本科院校的英語師范專業才能得到長足發展。基于英語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的CTCP模式正是基于這個背景創建的,旨在提高地方高校英語師范生培養質量;調動英語師范生參加教學技能訓練和教學技能競賽的積極性;提高地方高校英語師范生教學技能,提高他們的就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力。
二、基于英語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的CTCP模式的內涵
CTCP培養模式以培養英語師范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和教學綜合能力為基本目標,換句話說,本培養模式以培養英語師范生具備能順利完成英語教學任務的英語學科專業知識、英語語言基本技能和英語教學基本技能(統稱為英語教學技能)為目標。CTCP模式是指以課程教學(Course)為基礎、以技能模塊訓練任務(Task)為驅動、以技能比賽(Contest)促提升、以教育實習(Practice)促鞏固,結合課程學習、完成技能模塊訓練任務、參加技能比賽和教育實習,培養學生英語教學技能的培養模式。
三、基于英語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的CTCP模式的特點
(一)專業課程教學整合度高。以往的課程教學重理論輕實踐,知識傳授和技能培養相互割裂。學生雖然掌握了學科知識,但技能欠缺。在CTCP培養模式下,在前三年即大一、大二、大三的課程教學中,教師通過教學活動向學生展示如何在教學實踐中貫徹諸如學生為主體,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如何科學處理教學內容、組織課堂教學、如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等等。專業課程教學除了注重英語專業知識講授和英語語言技能的培養外,還要求學生在學習英語專業知識的同時觀摩授課教師如何教學,在觀摩教師教學的過程中內化英語專業知識和教學理論知識。比如語音課堂上,教師教會學生準確發音、辨別語音,老師上課可以特別提醒學生以后如何去教他們的學生,從而引起學生的重視并加強觀摩和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觀摩,在觀摩中學習。專業課程整合度高對授課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精心組織課堂教學,要突出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學生必須具有較強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能自覺完成課堂學習任務,主動去留意和學習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展示的教學技能。
(二)教學技能培養安排合理科學。在CTCP模式下,英語教學技能的培養遵循由觀摩到操練、由單項技能訓練到綜合技能訓練、由模擬教學(教學技能競賽)到實戰應用(教育實習)的過程,循序漸進,符合學生認知和技能發展規律,科學合理。大一新生剛入大學,學習需要過渡期,大一有一周的見習讓學生加強對教育事業和教師身份的認識,培養學生教師職業理想,培養學生熱愛教育事業。除此以外,主要是結合英語專業課程教學進行英語教學技能觀摩;大二的時候除了常規的專業課堂外,開始加強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利用每日早間晨讀時間(上課前半小時)進行“221晨訓”(兩筆一畫,即粉筆字和鋼筆字,簡筆畫)和全院統一沒有安排課的下午時間加設模塊訓練任務(如英語歌演唱,英語演講等),專職教師到場指導,讓學生熟悉掌握各種諸如課堂教學用語、英語歌曲演唱、板書、課件制作、簡筆畫等教學技能,并定期舉行單項技能比賽(如鋼筆字比賽,英語歌曲演唱比賽、簡筆畫比賽,課件制作比賽等),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激發學生訓練的興趣,為此后的教學技能綜合訓練打基礎,做準備。在大三學年,在全院范圍內廣泛開展英語教學技能大賽,教學技能競賽先由班級初選,再在院里實行決賽。所有比賽有專職老師指導,學生參賽,也參與評課,比賽成績實行專家評課和同學評課相結合。綜合考核學生各種教學技能掌握情況,以賽促學,以賽促練。通過準備教學技能大賽學生能調動之前的專業知識儲備和教學理論知識,結合觀摩各科老師上課的教學方法和組織課堂教學方式等等,競賽就是“在做中學”。同時教學競賽也是學生反思自己學習效果的好機會,通過比賽反思自己的不足,學習其他同學的可取之處,取長補短,再通過刻苦訓練,進一步提高教學技能。大四的實習是教學技能培養的練兵場。實習是對學生前三年的學習成果的檢驗,也是對學生的歷練。在真實的教育教學場景中,學生會學著去處理各種問題,他們在實習中學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成長,逐漸實現由學生到“老師”身份的平穩過渡。
(三)校校合作優化教學技能培養效果 校校合作貫穿大學四年人才培養過程,校校合作方式主要有“請進來”和“走出去”。 大一大二的見習主要采取“請進來”。“請進來”是指邀請校外專家主要是中小學校長和一線優秀教師進校做講座,讓學生了解教師這個職業,進行教師職業理想教育。大三大四主要采取“走出去”。“走出去”一方面是指大三見習,學生走進中學課堂去觀摩真實的課堂,由優秀教師上示范課,讓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中去學習優秀教師如何組織課堂教學,如何解決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另一方面是指大四實習,學生在實習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將大學所學知識和掌握技能應用于實踐教學工作中,在實習中學習,在學習中實習,不斷成長。校校合作時間跨度大,合作面大,學生實踐機會和時間都大大增多,也可以獲得更多有效指導,有利于優化教學技能培養效果。
(四)教學技能培養實現一二課堂有機結合四年一體CTCP模式貫穿大學四年,實現一課堂教學和二課堂有機結合,教學技能培養體現在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體現在課堂內外和校內外的教學實踐中。給學生提供足夠的鍛煉教學技能的平臺、資源和機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和資源,對學生進行教學技能培養。以最大限度和最大可能為英語師范生積聚“破繭”的能量,以便他們能“化蝶”翩躚在英語教學的大舞臺。
四、師范生職業技能CTCP培養模式的實踐效果和啟示
本項目自2017年立項以來,師范生職業技能培養受到院部的高度重視。針對之前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的不足,院部從頂層設計開始進行改革。重新修訂了培養方案,將培養目標修訂為“英語專業適應國家基礎教育的戰略發展需求,根植婁底、服務全省、輻射全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理想信念堅定、師德高尚、教育情懷深厚、具有文化自信、創新精神、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學科知識與專業扎實、教育教學能力較強、能解決基礎教育階段教育教學的實際問題、能對英語教學有反思和研究能力,能在中學或其他教育機構從事英語教學和管理的、有卓越潛能的“四有”中學英語教師”。此培養方案從四個方面對師范生畢業做了要求,即踐行師德(師德規范、教育情懷)、學會教學(學科素養、教學能力)、學會育人(班級指導、綜合育人)學會發展(學會反思、溝通合作)英語師范生培養規格更加具體,對于人才培養更具有指導意義。在此基礎上,加強了教師教育課程開設,實施CTCP培養模式,已經取得如下效果。
(一)師范生職業自信和認同感明顯增強。自2017年立項以來,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就開始用該模式培養英語師范生的教學技能。通過對在校師范生問卷調查發現,經過近三年系統訓練后,95.5%的英語師范生篤定以后會從教,從教信念增強,職業認同感增強。
(二)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滿意度逐年提高。實施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CTCP模式后,全院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實現了自覺和常態化,學生在專業學習之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進行各種教學技能的訓練;院里定期舉行各種師范生技能比賽,并將優秀作品在院里展示,進一步激勵學生加強訓練,已經實現了良性循環。全面實施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CTCP模式后,外國語學院每年組織調研小組分赴各實習基地就英語師范生在實習期間的綜合表現進行調研,其中教學技能滿意度逐年提高。
(三)學生在各類師范生教學技能競賽中屢獲佳績。外國語學院的學生多人次在全校師范生教學技能競賽中獲獎,并在湖南省師范生教學技能競賽中獲得一、二、三等獎。獲得較好的社會反響。
(四)提升了學生就業競爭力。盡管有疫情影響,我院英語師范生由于平時注重教學技能培養,教學基本功扎實,頗受用人單位青睞,就業率達94%,改變了以往的英語師范生因教學技能較弱而不被認可的被動局面,有利于師范生的可持續發展。
英語師范生教學技能CTCP培養模式有機結合英語專業知識傳授和英語教學技能培養,充分利用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給學生充分的機會進行教學技能訓練,實現大學四年全程教學技能培養,能切實提高英語師范生教學技能和綜合素質,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有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也有利于地方英語基礎教育,為地方本科院校英語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提供了經驗借鑒。
參考文獻:
[1] 孟慶玲.高校英語師范生教學實踐能力的多維度培養途徑——以韶關學院為例[J], 韶關學院學報, 2017(5):53-56.
[2] 潘景麗.地方本科院校英語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模式研究———以欽州學院為例.黃岡師范學院學報[J], 2012(1):143-145.
[3] 秦東方,王春,王嵐.師范生職業技能“四維”培養體系的建構與實踐———以馬鞍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8(9):57-60.
[4]吳新紅.基于地方院校英語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的CTCP模式應用研究[J], 校園英語2017(28):5-6.
作者簡介:
吳新紅(1977—),女,湖南漣源人,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教學、翻譯理論與實踐。
基金項目:
湖南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CTCP模式在地方高校英語專業生教師職業技能培養中的應用研究”(課題號:XJK17CGD021),此文為湖南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于地方高校英語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的CTCP 模式創建與應用研究”的階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