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豐富的色彩,美麗的圖像和生動的文字組成了繪本,形成了一個個吸引著讀者的圖畫故事書,為兒童認識世界提供了一種視角。繪本作為重要的教育資源,被教育者和家長所重視,主要是因為繪本所具備的獨特的文學性和圖畫內容,使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天馬行空地想象,也使繪本資源與五大領域相互整合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幼兒園的一線教師普遍接觸過繪本,但是對于繪本的解讀和使用仍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因此,筆者以幼兒園繪本教育資源使用情況為例進行實踐研究,了解幼兒園繪本教育資源使用現狀,剖析其原因,并對繪本教育資源實施途徑等方面進行實踐探究。
【關鍵詞】繪本;閱讀;繪本資源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早期閱讀更是在幼兒語言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經常和幼兒一起閱讀,引導他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理解圖書的內容。”學齡前兒童以具象思維為主,豐富的色彩、美麗的圖像和生動的文字組合而成的繪本,對幼兒的視覺震撼效果比單純的文本的效果更直接。可以說,繪本是一個既高深又淺顯的兒童文學,因此教師越來越重視繪本的教育價值,繪本也漸漸被納入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以繪本為媒介,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幼兒閱讀、理解、演繹繪本,通過繪本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習慣和能力。
一、幼兒園繪本教育資源現狀分析
(一)繪本教學資源較少
1.班級繪本的數量少。絕大多數幼兒園班級里的繪本投放量在0-20冊以內,甚至有些班級的繪本數量只有10冊左右。對于一個有三十至四十左右幼兒的班級來講,這樣的繪本數量是遠遠不夠的。這些繪本大多由家長提供,大多數家長接觸繪本少,提供的繪本質量也較差,而繪本來源單一也容易造成繪本數量不夠和繪本質量的問題。
2.繪本的種類單一。幼兒園繪本多以認知類、情感類為主,不同主題的、不同風格的、不同國家的繪本數量也較少。繪本的類型多樣化,可分為人格培養類、情感情緒培養類、生活習慣類、社會行為類、科普認知類、創造類等。但是不管是家長還是教師,普遍停留在重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輕審美、創造性等的培養,因此更加偏好認知類繪本,認為認知類繪本對幼兒的學習認知幫助最大,從而忽略了其他類型繪本的價值,提供的繪本類型較單一。
3.缺乏繪本教學資源共享。對于幼兒園開發過的繪本教學設計,缺乏對當中優秀資源的共享、整合、發展與再利用。為了達到良好的繪本教學效果,幼兒園形成教學共同體或者教研組,對繪本進行解讀后形成的一系列教學資源是重要的繪本教學資源,然而在訪談中發現幼兒園并沒有意識地建立繪本教學資源數據庫,沒有充分發揮繪本教學資源共享也影響了繪本教學的開展。
(二)繪本選擇不合理
1.繪本的選擇不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在繪本的選擇上,很多教師忽視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智發展狀況,沒有充分考慮幼兒自身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能力。缺乏足夠的理論指導,以成年人的心智狀態為出發點,選擇了不適宜的繪本,從而影響了繪本教學的效果。例如,繪本《想吃蘋果的鼠小弟》故事情節簡單,語言重復,更適合小班幼兒閱讀,但是,在訪談中發現有些教師拿該繪本組織大班語言活動,根據該繪本形成的教學目標明顯低于該年齡段幼兒的認知水平,既無法引起大班幼兒的注意,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也無法通過該活動促進幼兒的語言、認知能發展。
2.對繪本認識混淆,繪本質量良莠不齊
在對班級繪本質量進行分析時發現,班級投放的繪本質量參差不齊。家長和教師對繪本概念存在混淆,沒有認識到繪本的本質。他們片面地把繪本等同于圖畫書或者插畫書。大部分家長只是隨著繪本大熱,根據網上的推薦書目選擇繪本,教師再把這些繪本投放到閱讀區,沒有對提供的繪本進行深入研讀,再選取適宜的繪本進行投放,導致了班級繪本質量差異較大。在訪談中,她們也表示,由于缺乏專業的繪本理論和素養,不知道該如何鑒賞辨別繪本。
(三)幼兒園教師解讀繪本的能力薄弱
訪談中,有些教師提到,她們拿到繪本時只是從頭到尾翻閱,能大致理解繪本的故事情節和表達的情感,對于繪本的構圖手法、隱藏的線索、表達方式等難以解析。充分解讀繪本多元價值,整合領域資源是繪本教學的立足點。大部分教師在開展繪本教學前沒有對繪本進行全面的解讀,只是把繪本當作單一的語言教學題材,進行簡單的講述繪本和觀看圖畫,沒有充分發揮繪本的多元價值。教師本身沒有廣泛閱讀大量的繪本和相關的理論書籍,也沒有獲得相關的培訓,因此如何全面解讀繪本、剖析繪本價值和挖掘繪本內涵是困擾教師的問題之一。
二、幼兒園繪本教育資源實施策略
(一)豐富繪本書目
幼兒園要為繪本教學的開展創設良好的圖書環境和氛圍。首先,幼兒園要保證繪本圖書的總體數量是足夠的,繪本教學所用的同一繪本,要確保繪本的數量能滿足幼人手一本。其次,要豐富繪本種類,保證繪本種類的多元化,保證有來自不同國家的繪本,涉及不同主題的繪本和不同風格的繪本。幼兒園可根據繪本分類整理書目,購買各個類型的圖書,再根據三個不同年齡段的特點對各類繪本進行分類標注,在本園建立豐富多樣的繪本圖書庫。除此之外,班級教師可根據本班幼兒的興趣和主題教學開展需要,整理主題繪本書目,并定期向家長推薦經典繪本書單,定期更新班級繪本,組織圖書漂流活動,布置班級閱讀角。幼兒園還應為教師建立電子繪本數據庫,便于教師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開展繪本教學活動,真正做到最大化豐富繪本資源,增加幼兒多元化閱讀體驗。
(二)選擇適宜繪本
在選擇什么樣的繪本進行教學或者給提供給幼兒閱讀時,首先考慮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發展特點。學前教育強調以幼兒年齡階段發展制定目標。幼兒與成人不同,有自身的年齡特點,只有根據這些特點制定目標,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興趣愛好,這樣才能更好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其次考慮幼兒的興趣,繪本是否有趣,是否能吸引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興趣,也是選擇繪本的重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還要考慮繪本的質量,選擇圖文并茂、圖畫設計巧妙、富有想象力和創造性的繪本。作為一名教師,在選擇繪本進行教學或者把繪本作為閱讀材料,都應該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全面看待和分析繪本,再做出選擇。
小班幼兒比較側重于生活類閱讀繪本,對于與一日生活密切相關的繪本較感興趣。如《大衛,不可以》《大衛,惹麻煩》《大衛上學去》等大衛系列的書,該系列繪本畫面非常接近幼兒的繪畫風格,故事情節貼近幼兒生活—大衛雖然做“錯”很多事情,但媽媽依然愛他,而大衛做的事情,與生活中幼兒做的事情幾乎沒有兩樣,既能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又能讓幼兒在閱讀中產生強烈的共鳴感。
中班兒童比較側重于認知類、社會類的繪本。如《小黃和小藍》,這是一本用神奇的童話手法向幼兒講述故事并傳授知識的繪本。作者巧妙地把不同顏色之間的色譜關系融入童話故事的邏輯之中,用溫情的擁抱和友誼詮釋色彩與色彩之間的親緣關系,既為幼兒講述了一個與眾不同的童話故事,又為幼兒展示了一個有趣的知識故事。作品簡潔、透明的水彩插畫既生動地參與了故事情節的演繹,也給讀者帶來了清新別致的視覺體驗。
大班幼兒兒童比較側重于社會類、情感類、生成性的繪本,開始接受繪本中的文字。如《團圓》,這是一本關于留守家庭的故事。新年在即,在外打工的爸爸帶著禮物回家,長久的分別使爸爸的形象在小女孩眼中變得陌生起來,但是小女孩很快喜歡上了和他在一起的快樂時光。新年過后,爸爸又要出門了,小女孩把好運硬幣送給了爸爸。在結尾淡淡的離愁中,彌漫著一種堅定的溫暖。這是一本既傳統又反映當代兒童童年生活現實的繪本,整個故事既天真稚氣,又滿含深情,更適合大班幼兒閱讀。
(三)解讀繪本內涵
兒童文學家彭懿在其著作《圖畫書》中指出,“圖畫書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圖文合奏。說得抽象一點,它是通過圖畫與文字這兩種媒介在兩個不同的層面上交織、互動來訴說故事的一門藝術。”繪本中蘊含著許多內容,如生活習慣、生命教育、科學認知、情感表達、藝術創作等,想要準確把握繪本的價值,教師首先得對繪本進行全面的解讀。教師可以從已選擇的繪本的圖畫風格、文字呈現、情感表達、色彩運動、構圖方式、圖文結合、表征手法、人物特征等方面切入,一步一步解讀繪本。在獲取圖文信息后,進行合理的推論,從直觀的圖畫到抽象的寓意,從外到內,從遠及近,從平面到立體逐步剖析,最后在充分解讀繪本的基礎上,追隨幼兒的興趣愛好,挖掘、運用、整合繪本中多元的教育價值,選取繪本教學落腳點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注重繪本的多元教育價值。
教師對繪本的認識除了自己學習,同事之間的交流會也是很有必要的。每個人對繪本都有不同的見解,對于繪本教育也有不一樣的想法,通過交流可以拓展個人的視野和思路。繪本教學研討會的開展,可以為不同水平的教師提供成長的空間。在研討會上可以針對如何選材、繪本教育的目標、活動的組織、課程之間的整合等展開討論,形成繪本教學共同體。
繪本深受幼兒的喜愛,能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使幼兒在五彩繽紛的閱讀世界里自由翱翔。因此,教師要從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興趣出發,對繪本進行多方面解讀,篩選出適宜的繪本作為教育資源,為幼兒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不斷完善幼兒園繪本教育資源庫,開啟幼兒閱讀之旅。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松居直著,季穎譯. 我的圖畫書論[M].長沙: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1997.
[3]彭懿.圖畫書閱讀與經典[M].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葉晴霞(1992.01-),女,漢族,福建廈門人,本科,教研組長,二級教師,研究方向:親子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