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
關鍵詞:“難民潮”;法國;庇護制度;庇護草案;利與弊
根據1951年 7 月 28 日《關于難民地位的日內瓦公約》(“日內瓦公約”)對“難民”一詞進行了界定,此項公約適用于一切由于種族、宗教、國籍,屬于某一社會團體或因為某種政治見解的原因滯留在本國之外,由于因為恐懼而不能或不愿接受本國保護的人。法國憲法關于庇護也有相關的規定:難民身份可以授予任何因為爭取自由而遭受迫害的人(1946 年《憲法》前言第四條)。
庇護申請者接待中心或是緊急住宿中心(包括公寓、集體中心,或賓館房間)提供近五萬個住宿名額,讓庇護申請者及其家人可直接入住這些住所;難民可以申請庇護申請者津貼 (ADA),該津貼由庇護權改革相關的 2015 年 7 月 29 日法令所設。法國內政部決定從2019年11月5日開始,對法國難民申請人每月提供的難民補助金,將以只能消費的支付卡形式發放,取消之前可以將補助金提為現金的做法;難民一旦登記庇護申請并具有相關證明,即可享有全民醫療保險 (CMU) 的基本補助和補充性補助,讓自己、配偶和小孩皆可免費享受醫療和醫院服務;法國難民可到求職中心 (P?le emploi) 申請登記為求職者。一旦進入工作市場,可在勞工法規定的范疇內得到職業培訓。
一旦庇護申請者受承認為難民,即可獲得十年居留證、有權更新,并可在法國領土自由行動;可得到公民培訓課程,即討論法國機構、共和國價值,以及法國的組織和運作;可上法國生活課程,即提供日常生活信息;可上依照不同程度安排的語言課程,課程結束后,需參加法語初始證書 (DILF) 考試;可獲得專業技能評估,了解自身的才華、能力、潛能、職業與個人動機,以找到合適的職業計劃,并決定培訓需求;還可依照自身的情況,獲得相關機構提供的社會陪伴。重要的是,還可獲得相應的社會權利:取得住所、進入就業市場、取得醫療資源、獲得社會與家庭津貼的權利。此外,還可赴國外旅行,難民將得到有效期兩年的旅行證。最后,自取得難民身份起,即可要求入法國籍,但是必須符合某些條件(如法語水平)才能申請法籍。
2019年上半年,法國難民庇護申請創新高,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2%,同時,接收的難民人數也較去年增加了4萬多人。對此,修改現行的移民和庇護法內容是刻不容緩的事。法國政府也提出了一些對難民有利的草案來應對上述情況。
縮短難民避難申請答復期限。計劃將移民的避難申請等待時間從現有的120天縮短至90天,并把申請被拒絕后的等待上訴時長從30天縮短至15天。避難申請一旦拒絕,移民就會被強制離境;離境前的最長拘留期限也從原先的45天延長至90天(特殊情形下可達135天)。
加速審理申請避難的資格。為提高庇護申請的審批效率,法國難民局 (OFPRA) 將增加200名新員工,庇護法庭也將開設新的分庭,以加快上訴處理速度。
改善難民在法居住期限內的生活條件,意在加快新難民的在法融入過程。為難民提供強化法語課程,目前時數為200小時,將來將增加1倍,增達400小時,甚至600小時,這項措施的花費估計為5200萬歐元;改革公民培訓課程,目前時數為12小時,將來將分期增加為24小時;提供就業培訓與更佳的就業機會,在人手緊缺的行業提供職業培訓;將居留期限由原先的1年延長至4年;為難民提供更多的住房,在公私房源中提供2萬套住房,這項措施的花費預估為每年1億至2億歐元。就此,法國計劃增加移民預算,共計15.8億歐元,相比之前增加13%。法國政府將投入8900萬歐元以改良合法移民融入政策。
增加難民申請家庭團聚的居留卡發放。2018年發放的25.6萬份居留卡當中,超過9萬份是基于家庭團聚而簽發。未成年人申請家庭團聚的條件將擴大到與兄弟姐妹團聚。
法國政府提出的這些對難民有利的草案,意在平衡“人道主義和效率”。法國不能滿足于“接納”了事,而是要“接納好”,這意味著不能讓新難民進入法國之后處于社會邊緣,而要給他們希望,使他們相信在法國奮斗10年到15年后可以重建生活。
面對“難民潮”帶來的利弊,法國陷入兩難。如果法國不接收難民,那它所宣揚的“人道主義”價值觀就會受到質疑,如果大量接收難民他們就要承受難民涌入帶來的負面影響。下面我們從法國國家角度出發,共同探討其利弊。
利:法國接收大量的難民,有助于與那些被收納難民的國家建立一個友好的關系,其實也是為今后的政治談判奠定了良好的根基。這一行為還有助于法國在歐洲乃至全球樹立良好的政治形象。
弊:法國“張開雙臂”大量接收難民,同時,歐洲其他國家提出申請被拒的難民來到法國卻可以重新提出申請,其他國家可以利用這一點來收緊本國接收難民的政策。歐洲國家內部接收難民的數量不平均、不平衡,很容易造成歐洲政治局面混亂,尤其是對于接收難民數量最多的國家—法國而言。
利:在法的很多難民從事法國人不愿從事的底層工作(比如:洗碗工、后廚、飯店服務員等),或某些技術短缺方面的工作,解決了法國缺乏底層勞動力這一問題。此外,有工作的難民貢獻的稅收會超過他們消費的社會服務,間接起到了刺激經濟的作用。
弊:法國計劃增加移民預算,共計15.8億歐元,這無形加重了國家的經濟負擔,國家得投入一部分的人力、物力、財力(增加法語課、住房、醫療資源、社會津貼)進去。法國失業人數本就居高不下,再加上難民難以進入就業市場,政府卻要為這些一無所有的難民群體長期提供高福利保障,這必定會加重財政負擔,從而對經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利:難民緩解了人口不足與人口老齡化問題。法國人口“老齡化”不斷加重,難民可以維持其基本的人口數量。同時,也起到了加強人才儲備以應對老齡化社會的作用。難民也緩解了法國人才持續短缺的問題。難民中也存在少數人才,比如工程師、醫生、技術人員及翻譯者,恰好給法國補充了“人才”資源。難民其實自成一個“團體”,并不能完全融入法國社會,由于同理心的驅使,他們會對彼此以及并非在法國土生土長的法籍人士和外國人很友好、關愛,間接給法國社會帶來了溫暖和團結友愛的氛圍。
弊:大量的難民會造成法國邊界難管控、社會治安差、犯罪率高等問題,甚至影響邊境地區人民生活水平,造成環境污染,帶來疾病等;大部分難民其實是不被法國人民完全接受的,導致他們的社會地位較低,很有可能造成思想偏激,做一些報復社會和民眾的事情,再加上他們中混有恐怖分子,并伴有民粹主義、反移民思潮、疑歐派及極右翼政黨的崛起,這些都成為了威脅國家安全的因素。
利:難民帶著他們原有的文化根脈,給法國注入新的文化價值理念,使得法國社會成為一個有著多元文化的新社會。新舊文化的融合必定會產生新的價值碰撞,擦出新的文化火花,對于法國文化的發展、傳承和更新都是有幫助的。
弊:法國主流文化是天主教文化,大量的難民涌入肯定會增加穆斯林的勢力,可能會改變法國宗教信仰的版圖,由于經濟不景氣和恐怖主義的影響,法國排外的氣氛尤其是排斥伊斯蘭教的氣氛越來越濃,兩種不同宗教文化的碰撞可能會撕裂法國社會。
“難民潮”使得法國擬定了新的應對草案來試圖保證難民的安頓和其融入的生活質量,但是從長期來看,應該同其他歐洲國家制定相似的接收難民的準則、加強同難民來源國的聯系、幫助這些國家實現政權穩定以及采用資本策略,幫助難民改善民生。只有讓難民安居樂業,才能從根源上減少難民數量、提高其生活質量以及減弱“難民潮”對法國國家的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1]宋全成.歐洲難民危機消極影響的三維透視[J]山東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2):9-18.
[2]孫園園.歐洲難民危機中法國的應對與政策調整[J] 同行, 2016, 000(009):395.
[3]黃日涵,李叢宇.國際移民視角下的歐洲難民危機及其應對[J]國際展望, 2017(05):63-80.
[4] 蔣琰.淺談歐洲難民接收問題的利與弊[J]海外文摘·學術, 2018(14):19-20.
[5] 鮑永玲.難民危機和歐洲多元文化主義的黃昏[J]世界民族, 2018(03):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