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婧
關鍵詞:疫情工作;音樂;科學方法論
自春節前新冠疫情無情的在中國大地上蔓延,疫情無情人有情,全國各行各業都在盡自己的力量來抵御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疫情的防控工作不僅在于醫藥與衛生,還需要各行各業的幫助與支持。音樂能夠使人精神振奮,音樂可以調整人的情緒,疫情期間音樂工作者以特殊的方式來抵抗這場“戰役”。運用音樂對人的生理、心理的調節功能,疏導人們在疫情陰霾籠罩下出現的焦慮、抑郁和恐懼心理,激發人們情緒的釋放,激勵人們以堅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與疫情做斗爭,為病人傳達生命的希望,為醫護人員傳達溫情和愛,用音樂表達我們守護家園的堅定之心。
沒有禁錮的城,沒有隔不斷的愛。在抗擊疫情的工作上,許多音樂家日日夜夜不斷的修改著歌詞,反復的調整著音律,又一遍遍的錄制著音頻和視頻,只希望盡快將作品獻給在疫情一線的工作者們,用最問最溫暖的旋律和歌聲撫慰病人,給人們帶來希望。
社會矛盾普遍存在,但每一社會矛盾又是具體的、特殊的,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疫情防控不只是醫藥衛生問題,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項工作都要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強化系統思維,運用系統方法,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抓好地域、資源、任務統籌,把疫情防控的各個方面、各種因素有機統一起來,多維度發力、多層面推進,實現協同聯動,形成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正如在音樂領域的工作人員,老師、學生,在抗擊疫情的工作能做的就是用音樂安慰患者,用音樂激勵人心,用音樂歌頌英雄,用音樂給人民帶去溫暖和感動。
疫情沒有國界,世界各國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面對新冠疫情這個全人類的共同敵人,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唯有團結協作,同舟共濟才能打贏這場戰疫。中國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毫不保留的向世界衛生組織分享防控、治療經驗,積極多方面開展抗疫國際合作,中國與世界各國緊密相連、共克艱難,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全球戰爭,共享國家的智慧和力量彰顯大國風范。
在中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諸多國外音樂機構發來聲援,給予我們鼓勵和問候,當外國遭遇同等疫情時,我們同樣為他們送上幫扶、關懷和希望。
全球抗疫期間,上海人民廣播電視臺經典“947”與上海歌劇院共同聯手發起的“用音樂溫暖世界——世界地球日特別直播”節目,空前的線上音樂會,持續時間十二個小時,并邀請到了全球十多個國家的知名樂團、劇院和近百位音樂家參與,引起了幾十萬網友的觀看。
節目中許忠與澳大利亞歌劇院交響樂團共同演奏《黃河頌》,拉開為中國聲援的接力序幕。許忠說:“音樂可以提升我們面對困難時的勇氣和力量。中國國內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很多國外音樂機構、樂團與藝術家發來聲援,現在,我們也要為世界送上問候。”澳大利亞歌劇院藝術總監林登·特拉奇尼說:“我相信,疫情結束后,我們會更緊密。盡管現在很艱難,但我們一定會勝利。”為了傳達音樂帶來的溫暖與力量,許忠聯系來自各國60多位音樂家共同演奏經典名曲《愛的致意》。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音樂總是能為世界帶來力量,中國疫情爆發期間,世界各國為我們加油,給予我們力量,現在我們將這份力量傳向世界!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原有的生活節奏,社會失去了往日的繁榮與活力,開學延期、工廠停工,大到市區城市,小到鄉村街道交通完全處于停滯狀態,所有人居家隔離不得隨意外出,各行各業都停止了運轉。重大的社會公共事件影響的不只是一個人,而是社會中的每一位成員,這時的我們應當正確且全面的認識這場疫情,使用理性的思維來審視疫情給我們帶來的的一切困擾。換個視角來看,這場疫情更像是對世界各國人民的一次重大考驗,考驗了一個國家的治理體系,考驗了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考驗了一個國家危機應急能力,和一個國家的社會動員能力等。此次我國面對疫情最快做出了行動,采取了最有效的管控措施,中國政府展現出了出色的領導能力,應對能力,組織能力,貫徹執行能力,為世界各國防疫樹立了正確典范。
在新冠疫情無情的肆虐期,中國政府不斷的完善防疫體系、不斷的改進制度設計、不斷的強化應急能力,在此新冠疫情防疫過程中,各界給予高度的重視,我們收集了寶貴的防疫數據和總結了豐富的疾病防控經驗,不斷的對現有防疫體系進行完善、提煉、總結,提升危機應急能力和社會動員能力,加強疫情的預防,并在類似疫情再次發生時及時做好應對。
中國政府為了讓人民群眾全面深入的了解疫情的危害和嚴重性,增強全民衛生防疫、風險管理意識,信息透明公開,采用多種手段借助多個平臺,為人民普及風險理念;政府及時公開疫情信息,不斷發布權威疫情數據,確保了大眾的知情權,避免了群眾的過度恐慌,遏制了謠言的滋生和蔓延。疫情肆虐,居民不得已居家自我隔離,企業選擇遠程辦公,轉變生產模式。打破了地域上的限制,使溝通和協作變得更有效率。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有一春。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疫情總會過去,我們定會承受住這突如其來的考驗,疫情過后我們定能變得更加強大。
參考文獻
[1]王瑞.音樂對于新冠肺炎疫情時期的社會作用[J].黃河之聲,2020(05):6-7.
[2]朱亞楠,黃雪晴,王延松.音樂共情的機制及其社會作用[J].藝術大觀,2020(16):135-136.
[3]張琳.淺談音樂的社會作用[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3):155-15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