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潔
關鍵詞:課程思政;職業院校;專業課教學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要將立德樹人作為高等教育中的核心部分,并要將思政教育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把握好課堂這一渠道來加強思政理論教育,讓各個專業課程能夠和思政教育同時進行,從而實現協同性效應。這充分說明了在新的歷史時期,思政教育不但能夠僅僅由思政課程來負責,而是要與其他的專業課之間進行融合,運用思政教育來充分發揮出課程的育人效果,達到與思政理論教學同行的效果。課程思政的主要內容來源于理論課程,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與思政理論教育同步,并將其貫穿到一切課程當中,達到知識傳遞和價值引領的功效。專業課程除了要對思政內容進行融入之外,也要將課程體系進行融合,這個過程有著較大的難度,因此本文對于課程思政在職業院校專業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是非常有意義的。
缺少思政教育意識。在職業院校當中,主要是由思政教師和輔導員來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專業課教師主要負責專業課的教學工作。對于專業課教師來說,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合理的開展思政教育無論是在能力上,還是在意識和資源上都有待于提高。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專業課教師都認為自己只需要負責管理教學工作,對于學生們在學習中出現的抄襲和舞弊行為都沒有進行制止。另外,大部分專業課教師都并未接受過思政教育培訓,所以沒有掌握良好的思政教育方法,那么在專業課教學中就很難找到進行思政教育的途徑,尤其是在面對思想非常活躍的職業院校學生時,很難順利的開展思政教育工作。
缺少思政教育資源。職業院校中有著多種專業課,大部分專業課教材中都并不包括思政教育內容,怎樣將思政教育的內容和核心融入到其中,針對不同的專業課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拓展方式,如何將專業課知識將思政教育進行結合,這些問題都需要去進行解決。
缺少思政教育與技能知識的結合。專業課教學由專業知識和技能教學組合而成,通過由易到難的方式來逐步的進行教學,那么思政教育內容應該在其中的按個環節融入到其中,并且以什么樣的方式來進行融入,是需要專業課教師去探討和研究的問題。
缺少對思政教育的考評。當前所采用的課程評價方式除了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態度、內容和效果進行評價之外,并無對教師育人內容和方法的考核要求,因此無法在評價中對教師的思政教育情況進行評價。而在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方面,主要的內容為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的情況,并未對學生們的情感、態度、德行進行考核的內容,如果缺少這些考核內容,那么非常容易導致專業課中的思政教育變成形式主義。
提升專業課教師的思政教育水平。職業院校要切實提升專業課教師的思政教育水平,就必須制定相關的實施辦法和措施,對于課程育人的相關要求進行明確,要求所有的專業課教學都要與思政教育內容同行,將立德樹人作為專業課教學中的核心。同時要重視對專業課教師的培訓和教育,將思政教育內容、原則和方法灌輸給教師,從而達到提升專業課教師思政教育水平的目的。專業課教師要在教學中發揮出自身的示范性作用,具備良好的政治素養、文化素養和專業能力,并能夠對傳統文化擁有深刻理解,將傳統文化融入到專業課教學中,通過自身的道德和人格來對學生們的道德觀念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
拓展思政教育資源。職業院校應根據專業類別來組成包括思政教師、專業教師、輔導員和黨員干部的思政教育隊伍,從而實現對專業課教材的有效梳理,通過分析和研究來合理的將思政內容融到專業課教學內容當中。同時,專業課教師也要積極的對思政教育資源進行拓展和更新,將最新的思政成果加入到其中,實現知識和價值之間的統一。
將思政教育融入到專業知識當中。專業課的教學與社會經濟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同時也會影響學生們畢業后的收入,如果把握不好可能會對社會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專業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的對專業課內容進行拓展,將案例、知識點以及思政教育內容相結合,通過新的教學方式和生動的案例來引發學生們的參與和思考。在專業課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讓學生們將自身的需求和國家建設相結合,充分認識到自己與國家富強之間的重要關聯,從而幫助學生們建立勤奮努力和精益求精的良好職業道德。
本文首先對于課程思政融入專業課教學的意義進行闡述,同時對于課程思政在職業院校專業課教學中應用的問題進行分析,最后對于課程思政在職業院校專業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研究。希望通過本文,能夠為課程思政在職業院校專業課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參考文獻
[1]張華磊,楊金麗,李剛."雙高"建設背景下的高職《汽車構造》課程思政教學實踐[J]汽車實用技術,2020,44(15):228-230.
[2]陳筱云,韋家明.新形態下高職教育專業課融合思政課的研究與實踐[J]河北農機,2020(06):82-83.
[3]趙威,李兵.高職院校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能力提升的實踐探索——以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知識經濟,2020(10):140,142.
[4]田應輝,徐森."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機制探究 ——以高職土建類專業為例[J]遼寧高職學報,2019,21(4):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