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要:新時期,為了不斷提高中職學校教育扶貧工作開展效率,要結合精準扶貧背景,科學的開展中職教育扶貧工作研究,從而才利于全面提高中職教育扶貧水平。本文闡述了中職教育助推精準扶貧工作的意義,分析了具體的教育扶貧開展途徑,希望分析能夠進一步為國家精準扶貧工作開展提供有效助力。
關鍵詞:中職;精準扶貧;研究
為了保證中職教育扶貧工作質量,要結合中職教育實際,科學的制定更加完善的精準扶貧方案,從而才利于保證扶貧工作順利開展。在實踐研究過程,應該提高中職教育扶貧認識,要科學的采取更加高效的教育扶貧模式,從而為精準扶貧工作開展提供有效保證,具體分析如下。
1中職教育助推精準扶貧工作的意義
1.1中職教育中的專業設置有助于精準扶貧
中職教育在整個高中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專業設置和教學水平均顯出更為規范化的特征。為了適應我國教育總體規劃,設置更符合制造業、新興產業及現代化服務業需求的相關專業,專業涉及領域囊括大部分與國家經濟性相關的行業。從就業的傾向結構來看,中職畢業生將第三產業作為主要的就業方向,從專業類別上分析,主要為石油化工類、輕紡食品類、加工制造類及休閑保健類等九大類別,就業對口率遠高于平均水平,絕大多數的畢業生找到更適合自己專業能力的就業方向,可見當前的中職教育更符合社會行業發展的需求。提升專業設置的科學性,可使學生在校便能夠獲得與未來崗位需求契合的知識和能力,提升學生的就業適應性,創建新的收入來源,從而提升個人生活的品質。
1.2有助于達成零距離扶貧的目標
通常中職教育以三年制為主要的教學模式,前兩年在校集中學習專業知識,培養技能,最后一年到具體的工作崗位進行實習。學生在校學習的兩年也可以半工半讀或者學徒的形式開展學習活動。上述模式均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則實施,收入與付出對等,從而輔助貧困生靠自己的能力解決生活必須的經費問題,從而為家庭減輕經濟壓力。中職院校在為學生安排實習渠道時,也可嘗試采用頂崗實習的方式進行。指學生到實習期,可與專業對口的企業建立實習關系,通過帶薪實習方式進行崗位實踐,從而幫助貧困生緩解生活壓力,形成經濟方面的補充。帶薪實習可作為實習生新的收入渠道,切實實現精準脫貧與扶貧。就目前我國中職教育機構對學生就業情況的統計可知,目前中職學生通過頂崗實習的方式年收入可達1萬-4萬之間,有些成績優異的畢業生還能獲得額外的獎學金,這種方式能夠較大促進精準扶貧順利落地,而不是只停留于表面的救濟扶貧。
2精準扶貧背景下中職學校教育扶貧對策
2.1提高中職教育精準扶貧認識
要使社會提升中職教育在落實精準扶貧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從而為開展精準扶貧提供前提基礎。提升貧困生的就業率和穩定性,將其融人工業化進程,是徹底擺脫貧困鏈的基礎。教育機構應切實響應并落實國家的扶貧戰略思想,重點關注中職的實施情況,通過媒體和網絡等信息傳播途徑加大中職教育機構對貧困生完成學業的傾向性政策,中職學校也應深入研究并結合實際胯況落實國家有關的助學制度和助學金規定,積極宣傳扶貧思想和策略,從而提升教育扶貧的影響力。貧困生也應同時提升脫貧的意識,以端正的思想觀念努力實現自身的脫貧目標,并在社會各界的扶持下達成社會整體的脫貧規劃。
2.2完善幫扶機制,實現對接精準
第一,應建立學校與鄉村、黨員與貧困戶等對層次的幫扶制度,健全對扶貧對象的識別體系,嚴禁在扶貧工作中出現渾水摸魚的情況發生,充分提升扶貧的精準度。第二,建立科學的幫扶與資助體系。可針對具體的貧困生建立相應的檔案信息,開展心理引導,通過結對方式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培養。第三.加強專業技術與技能的培訓。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可結合地方社會的具體需求開展種養殖業、電商及農村勞動力相關方面的培訓內容,同時做好技能的核查與鑒定工作。第四,應做好跟蹤反饋工作。隨時掌握接受資助的群體的后續變化情況,及時輔助幫扶對象處理問題,提供有效的解決措施。
2.3優化幫扶隊伍,實現培訓精準
在具體落實扶貧工作時,應著重打造更為全面和兼容的幫扶隊伍,其中既要有專業的學者,也要包括各行業的技術人才;既要有善于經營的人員,也要具備在養殖方面具有較高能力的人才。在實施中職教育培訓時,要建立更為穩定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將行業協會與企業、鑒定部門以及基地資源進行有效的聯合,從而共同為脫貧助力。
2.4重視職業道德,實現發展全面
職業道德對于扶貧工作落實的效果具有更為關鍵的意義。將幫扶對象培養成具有現代化思想的新型農民,便需在具備相當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要提升其綜合素養,形成健全的人格。此外在實施素質教育的同時還需注意,不能完全按照教科書的內容進行照搬,將素質教育融人具體課程和技能的教學環節中,從而潛移默化完成人才的全面培養。
2.5完善中職教育精準扶貧體系
目前中職教育機構的扶貧機制較為單一,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區域職業教育機構的長遠發展,對扶貧工作的整體落實較為不利。對此中職教育機構應打造更為精準的扶貧體系,切實實現理想的脫貧效果。要建立東西部職業教育的幫扶體系,側重與行業企業搭建合作關系。深入推進中西部教育機構的融合,更有效地發展中職教育的扶貧能力。通過多種主題工程的實施實現優質學生的求學夢想。此外中職還應進一步明確自身的職責,積極與政府扶貧機構聯手建立更為有效的合作機制,從而優化扶貧教育與管理的總體建設效果。
3結束語
總之,隨著精準扶貧工作的有效開展,作為中職學校,更應該有效的落實國家制定的精準扶貧方法,科學的結合中職教育教學模式,有效的開展教育扶貧工作,從而保證教育扶貧工作開展效率,希望通過以上闡述,能夠不斷提高中職教育扶貧研究水平。
參考文獻
[1]陳超,林欣,精準幫扶貧困地區職業學校的路徑研究與實踐——以幫扶洪江市職業中專學校為例[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8(06):62-68.
[2]李曉靜,郭飛燕,職業教育對接精準扶貧的現狀、困境及出路研究[J].決策探索(下),2019(08):28-30.
[3]吳曉云,精準扶貧視域下農村中職課程優化路徑探析[J].教育現代化,2019,6(68):290-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