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群
摘 要:作為一個特殊群體,盲人在器樂的學習上有著異于常人的困難。但是先天的缺失卻使他們擁有著更強的感知力和表現力,這使他們在對音樂的學習中有著不一樣的優勢。正如著名長笛演奏家吳晶女士一樣,如果他們的天賦能夠得到充分的引導和啟發,加以學生后天的勤奮,就能使他們在音樂的學習上取得卓越成績。目前國內也成立了不少長笛樂團,但盲校的長笛樂團是罕見的,本文主要從盲校學生組織長笛樂團存在的困難及解決辦法兩個方面談談對盲人長笛教學及樂團的訓練方法一些思考。
關鍵詞:盲人;長笛;長笛樂團;教學;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21-0-02
長笛是現代管弦樂和室內樂中主要的高音旋律樂器,屬于木管樂。外形為一根開有數個音孔的圓柱形長管。早期的長笛是烏木或椰木制,現代多使用金屬,比如普通鎳銀合金或專業型的銀合金,9K和14K黃金以及貴金屬鉑等。長笛自19世紀末20世紀初從西方傳入我國,隨之歷史與經濟的發展,中國與世界的交流越來越頻繁,長笛逐漸收到國人的喜愛。隨后中國的長笛樂團也因此誕生。在2013年一個秋高氣爽的秋天南京市盲人學校與社會公益音樂機構合作的長笛樂團也悄然成立。樂團發展至今已是第6個年頭,從最初的四人團發展成現在十四人的大家庭,對于盲校來說實屬不易。期間從選材、組建、教學到排練,校內外指導老師付出與普通長笛樂團不同的努力。本文通過對盲校長笛樂團的劣勢認識和教學及排練做了幾點總結與思考。[1]
一、盲校組建長笛樂團的困難
(一)生理上的困難
盲人學習長笛最大的障礙無異于視覺感官上的缺失導致諸多不方便。比如沒有辦法看譜演奏,只能通過聽老師唱譜或者通過盲譜來背譜練習,以及不能快速地通過視覺對長笛的演奏姿勢進行模仿。除此之外,先天的不足導致盲人的自卑心理,也是阻礙盲人學習長笛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師只有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親人和朋友,給予充分的耐心和愛心,循循善誘、諄諄教誨,用最通俗易懂的方法告訴他們正確且快速有效的學習方法,才能使盲人真正學會長笛演奏。在盲校中有全盲和低視學生,所以在選擇學生的時候也要考慮到全盲與低視的比例。[2]
(二)訓練上的困難
在長笛樂團的訓練上,音準是至關重要的,無論是任何形式的重奏、合奏、甚至交響樂。管樂的音準是所有樂器中比較難統一的, 而在所有的管樂中長笛的音準又是最難控制的。關于樂團齊奏時各聲部發音同步問題,如何能在合奏時做到同步,對于我們盲人學生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還有,在演奏時的音量控制。其中最重要的一環還是如何讓盲人學生理解音準、同步和音量控制。
(三)器樂配置上的困難
之所以稱之為樂團那么在人數與樂器聲部的配備上一定是比較完善的,既然叫長笛樂團顧名思義樂團的樂器都是由長笛家族的各個音域的樂器組成。在我校長笛樂團中常見的有短笛、長笛、中音長笛、低音長笛。由于器樂的精密性導致價格不菲,資金方面也捉襟見肘,所以對于剛剛成立的樂團也是一大挑戰。
二、盲校長笛樂團在實踐中解決困難
(一)如何完成器樂配置
長笛樂團中的樂器包括常見長笛、短笛等。根據樂曲的需要分成低音部、中音部和高音部,同時為了拓展樂團的演奏領域還引入了低音長笛、中音長笛等。然而低音長笛和中音長笛在市面上不是普及樂器,所以購買此類長笛也是一個困難因素。所以低音長笛、倍低音長笛等比較少見,我校長笛樂團受到社會音樂機構的贊助,能夠湊齊樂器進行排練。
(二)如何彌補盲生學習長笛的先天不足
盲人學習長笛最大的障礙無異于視覺感官上的缺失導致諸多不方便。比如沒有辦法看譜演奏,只能通過聽老師唱譜或者通過盲譜來背譜練習,以及不能快速地通過視覺對長笛的演奏姿勢進行模仿。除此之外,先天的不足導致盲人的自卑心理,也是阻礙盲人學習長笛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師只有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親人和朋友,給予充分的耐心和愛心,循循善誘、諄諄教誨,用最通俗易懂的方法告訴他們正確且快速有效的學習方法,才能使盲人真正學會長笛演奏。[3]
我覺得必須做到:多聽、多想、多接觸。在這三點中首當其沖的就是多聽,不管正常人也好還是殘疾人也好學習器樂都是需要多聽,盲人學生更是如此。而且聽的同時不單單是聽樂曲的旋律,還要培養學生能夠聽出樂曲中的氣口。前者比較容易做到,后者則需要老師的指導與學生的自己能力來完成,也是盲生的一種先決條件,因為盲人樂者有與生俱來的好耳朵。第二,要做到的是多想,什么是多想呢?多想就是盲生需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精力來思考作品,細細地品味其中的音樂表情,同時也是需要聽,來結合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從而形成自己對作品的一種架構。這樣才能更好地學習和演奏作品。第三,盲人樂者就需要多接觸,接觸不僅僅是器樂與作品的接觸,還有最重要的是與其他樂者的接觸,不管是健全人還是殘疾人。音樂這門藝術就是需要大家相互交流才能提高水平。但是盲人學生由于自身的約束性,很難與同行接觸,所以需要老師或指導者以及社會人士幫助他們來完成這一點。
(三)樂團訓練方法以及如何解決樂團音準、同步和音量控制
我校長笛樂團的訓練方法有兩種:個人演奏技能的培養與團隊精神的培養。由于我校學生大多都是零基礎開始,其中有兩個學生有竹笛基礎。經過與外聘長笛教師討論采取小組課與大課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小組課上課對象為有竹笛基礎的兩位學生和音樂綜合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大課則是樂團所有學生一起上課,同時小組課成員的學生擔任組長,形成小組教學模式。對最拔尖的兩位同學做一對一的小課培養。為避免樂團高音區出現聲音“打架”現象的演奏打好基礎。做好教學工作只是基礎,樂團中團隊精神時內在要求。所以在平時上課與訓練的時候,教師要時刻提醒學生,我們是一個團隊,認清在團隊的位置,不管是低聲部、中聲部還是高聲部缺一不可。在我們盲生樂團中更重要的還傾聽,在訓練中不僅要傾聽每一個聲部的音樂,同時在遇到問題或是演奏完的時候也要傾聽同伴的想法與建議。這樣大家才能做到心有靈犀,得心應手地完成演奏。[4]
長笛的音準的控制需要由氣流的方向、速度、角度決定的,通常一個人演奏長笛有鋼琴伴奏時也需要隨時調整音高,何況長笛樂團這么多人演奏,所以我們要做的只能是時刻聽著自己同一個聲部是否統一,與周圍聲部的和聲效果是否協和,從而對自己的音高進行調整。在能夠基本掌握音準之后,我們樂團在齊奏時各個聲部如何做到同步?在我們盲校長笛樂團中由于生理缺陷就更加困難,首先要做到心有靈犀,必要的時候需要一位同學數拍開始。與此同時,樂團后期加入短笛、中音長笛和低音長笛,由于不同長笛的體積不一樣,需要吹奏的氣息量不同,由于低音樂器管體比較長所以在演奏時的發音比較滯后,相對樂器的反應也會比較慢,所以要想發音同步那么低音樂器的演奏者在演奏時發音點要比短笛或者長笛靠前一些,要打好提前量。以此訓練,樂團會演奏不同風格的樂曲,所以音量的控制就極其重要。在長笛樂團的演奏中要的是音與音的碰撞產生的共鳴與和聲的音響效果, 而不是某一個人的演奏水平的體現, 所以在樂團中音量一般要比自己演奏時小一些, 盡量與同聲部的其他人聲音更加融合統一,這樣即使每個人演奏的音量較小但是多個聲音碰撞在一起所產生的音響效果更有穿透力更容易產生共鳴。[5]
總而言之,由于盲生的先天的缺陷,在樂團平時的訓練中更多的是要傾聽。同時放慢速度,只有慢速才能方便傾聽與調整,多做慢速練習才能為以后完成作品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結束語
在這里提出的僅僅是一些本人在參與盲校長笛樂團的組建與排練中遇到的問題和自己的看法。盲校的長笛樂團僅僅才是一個開始,以后還會有更多的挑戰與實踐,同時也是一個總結經驗與發展的過程。希望本文能給同類學校長笛樂團組建于排練的一些建議和參考。
參考文獻:
[1]王克勤.談我國長笛樂團現狀及發展前景[J].戲劇之家,2015(15):96.
[2]田春雨,陳明大.盲人鋼琴教學藝術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02(02):85-86.
[3]畢雪.長笛樂團的發展與訓練方法淺談[J].黃河之聲,2016(04):70.
[4]李學彬.團隊合作意識對長笛合奏樂團建設的重要性[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31(12):146-147.
[5]祁壽東.盲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J].現代特殊教育,2009(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