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鍇 郭葉舟
上海體育學院,上海 200082;
本研究以提高青少年運動技術水平及運動成績為目的,通過對青少年游泳初期發展階段對青少年女子運動員蛙泳的技術教學中,選擇在這時期進行在蛙泳的技術改進與技術意識的培養,在低年齡時期培養好運動技術的基礎和技術意識。波浪式蛙泳技術是最近國際賽事中是運動員采用最多的一種競技比賽技術動作,在本次實驗中通過采取波浪式蛙泳技術教學對運動員進行技術意識的培養與技術改進。通過實驗結果可以了解青少年女子運動員在生理發育初期對技術意識的形成、培養與技術動作的改進是否會對成績提高有效果。
上海市長寧區游泳學校游泳隊四年級組10名10-11歲女子運動員。
采用波浪式蛙泳技術進行技術改進與技術意識的培養,通過文獻綜述法和觀察法對“技術訓練”“波浪式蛙泳”“青少年”“訓練方法”等關鍵詞進行充分檢索、分析和利用,為本研究提供一定理論依據。實驗法、數理統計法對實驗前后所獲得的實驗數據錄入計算機,利用SPSS和EXEAL軟件,對研究所得數據進行數理統計分析,將獲得相關數據再進行比較,最后再把結果進行分析、整理,得出有效和科學的結論。
本次實驗對象在相同的訓練條件下進行了四年的訓練隊訓練,并且還未對其進行技術教學與技術動作糾正。在實驗初期準備相關資料對波浪式蛙泳進行調查研究,通過調查文獻綜述、觀看比賽視頻及訓練隊跟隊學習了解波浪式蛙泳的技術與指導方法。通過跟隊訓練的方式了解受試運動員的訓練教學階段與技術水平,為后期對技術糾正找到有效的技術講解與改進提供幫助。實驗期間處在正常訓練周期中,受試運動員每周進行6次水上訓練每次訓練時間兩小時。在10名隊員進行波浪式蛙泳技術訓練前,對所有運動員進行初次的測試收集原始成績。在實驗期間運動員保持與平時相同的訓練強度與訓練量。實驗開始后對參與實驗的運動員進行波浪式技術的講解與動作示范,使運動員掌握基本波浪式蛙泳技術與概念,并不斷在技術訓練中對運動員強調,提高運動員技術動作的意識。
1.3.1 實驗時間
實驗隊員每周會進行波浪式蛙泳技術訓練三次,每次訓練時長為一小時,另一小時由主教練執行常規訓練計劃,實驗訓練持續兩個月的時間。實驗遵循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原則,在第一個月以改進手和腿的技術動作,使運動員掌握波浪式蛙泳基本手、腿技術,并提出技術意識在練習中的重要性。
1.3.2 實驗計劃設計
根據應靜莉《對少年游泳運動員“波浪式”蛙泳教法的探討》中采用的對臂、腿和配合分段的訓練方法進行訓練。腿部練習可以減少運動員在游進過程中收腿時的阻力增強蹬腿推進力,使運動員感受在改進蛙泳腿技術后減少髖關節上下浮動的影響。臂部練習可以提高運動員劃水效果,更好地保持核心位置與身體流線型,感受運用劃水技術時,拉高身體與伸手前沖使上半身肌肉的發力時機。在第一個月的基礎技術練習后,通過配合練習協調配合手與腿的技術動作,使運動員在游進時保持良好的流線型身體姿態,提高動作間的滑行效果,使運動員形成完整的波浪式蛙泳動作的技術意識。
通過對運動員談話了解在實驗前期運動員對技術意識的認知階段處在教練有意識地進行教學而運動員處于沒有自主意識的進行訓練。在實驗中對運動員強調技術的講解以及通過對波浪式蛙泳的技術模仿練習,在運動員腦海中建立正確的技術動作。逐漸將實驗前教練有意識的教學運動員無意識學習的方式,轉變為教練與運動員有意識的對技術進行掌握與練習,大大的提高了運動員對于技術學習的學習速度與學習技術的準確性。在實驗第二個月中,通過配合的練習對技術意識整合與鞏固,使運動員形成完整的波浪式蛙泳技術意識,實現對運動成績的提高。
在對表1對運動員實驗前、中、后期的平均成績數據對比發現,實驗初期到中期的100米蛙泳平均成績提高大于中期到實驗末期100米蛙泳平均成績的提高。根據實驗的設計在實驗初期到中期測試間,對運動員進行了針對劃手與收蹬腿的基礎技術教學與技術意識的培養。通過分析認為,進行基礎劃手與蹬腿技術訓練與技術意識的培養,對技術基礎較弱且暫無技術意識的青少年運動員,提高基礎動作技術和初步的形成技術意識的概念,起到成績提高的效果大于進行完整技術的訓練。因此在學習新的技術動作前打好基礎與對技術意識的培養是十分關鍵且有效的。
根據表1中P值的數據進行分析,分析出在進行一月的劃手與蹬腿的基礎練習后,原始成績與中期成績通過t檢驗得出(P>0.05)并無顯著差異。而在第二個月的完整配合訓練后,通過最終成績再與原始成績進行t檢驗發現(P<0.01)有極顯著差異。在實驗結束后對運動員的采訪,了解到運動員經過技術訓練后,能夠清楚的理解波浪式蛙泳的技術重點,熟練掌握波浪式蛙泳手與腿技術動作相結合的運用,也能夠清楚地形成波浪式蛙泳的技術意識。在通過中期成績與原始成績這兩項反映出,在初期進行一個月的技術訓練后,針對蹬腿與劃手的技術進行改進,對運動成績的提高并無顯著的效果。但加上第二個月對波浪式蛙泳技術完整配合訓練后,通過最終成績與原始成績進行的t檢驗發現,實驗前后有著極顯著的差異。這表明在前期通過對運動員進行手與腿的基礎技術訓練后,需要再通過配合的練習方式相結合,使運動員在游進時掌握正確的動作節奏和對技術動作的保持,在練習中形成正確的技術意識,對運動成績的提高效果有效。

表1 實驗前后成績平均值變化與t檢驗
經過實驗后通過數值變化與對運動員的采訪后,了解到在經過技術訓練后形成正確的波浪式蛙泳的技術意識,能夠使運動員在訓練中,由教練的不斷地叮囑轉變為主動注意技術動作的細節,逐漸對成績起到提高。建議注重青少年訓練中對游泳技術意識的培養,只有在平時的訓練中運用正確的訓練方法與教學手段形成規范的技術動作,才能使運動員在日后的訓練與比賽中受益。
在對實驗前后期平均成績的對比分析,在得到基礎的手腿技術提升對成績的影響和后期配合技術的訓練都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因此建議在進行技術教學前,注重對基礎技術的教學,只有打好技術基礎形成正確的技術動作,才能使在之后的技術學習中更快的掌握技術要領。
通過實驗結果得出通過對青少年運動員進行波浪式蛙泳的技術教學,對提高運動成績是有效的。在青少年女子運動員發育前期進行技術訓練改進,提升對波浪式蛙泳技術的運用,掌握正確的技術節奏與保持良好的流線型身體姿態,能夠提高運動成績,減少進行大力量訓練對正在生長發育的青少年產生的負面影響,提升青少年運動員的技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