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少樂,劉 煒
(西安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陜西 西安 710082)
物流網絡空間布局規劃作為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規劃合理與否對構建與完善現代物流服務網絡體系,形成合理的物流基礎設施布局[1],創造良好的物流環境,從而使多種運輸方式相互配合,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推動城市發展和提高競爭力具有極其關鍵的作用[2]。而作為物流網絡空間布局規劃的重點任務,物流節點布局是錨固物流網絡空間布局的關鍵環節,也是物流網絡空間布局規劃的核心[2-3]。因此,如何分析影響物流節點空間布局要素,采用正確有效的定量規劃方法進行物流節點布局規劃,從而使物流網絡的空間布局實現最優化,有著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3]。
本文在對城市物流網絡空間布局多層次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基礎上,嘗試對城市物流網絡空間布局規劃進行定量分析和數據支撐,提出了一種基于秩和比法的物流網絡空間布局規劃方法,探索建立城市物流網絡空間布局規劃模型,并對陜西省城市物流網絡空間布局規劃進行實例分析,對該省下轄的11個市、區物流網絡進行了具體的規劃,構建了具有現實意義的物流網絡布局,為其它地區物流網絡空間布局規劃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物流網絡規劃最基本的一個工作是在所涉及的規劃區域中選擇若干個不同等級的點作為物資中轉、集散和儲運節點的過程,即物流節點布局規劃[4]。物流節點布局確立后,通過物流節點間多種運輸方式的相互配合,從而帶動整個規劃區內商品物流的發展,形成完善的物流網絡體系[5]。
物流節點的選址是一項系統工程,其涉及的目標很多,包括經濟、社會、交通、地理等諸多領域[6],且相互聯系、相互制約。本文從區域社會經濟、區域物流發展潛力、區域物流服務能力等方面出發,選取了能夠反映上述目標的相關指標,建立了物流網絡空間布局規劃的指標體系,從而確定各節點的類型,實現城市物流節點的布局規劃,具體指標如圖1所示。

圖1 物流網絡空間布局規劃指標體系
秩和比法[7](RSR,Rank Sum Ratio)是由我國學者田鳳調于1988 年首次提出的統計分析方法,其特點是集古典參數統計與近代非參數統計優點于一體,在統計預測、質量控制、綜合評價等方面具有廣泛應用[8-9],而且在交通領域應用中得到了一定的拓展[10-11]。本文結合物流網絡空間布局規劃的要求及形式特點,建立了基于RSR 的城市物流網絡空間布局規劃模型。
結合物流網絡空間布局規劃指標的相關數據(m個城市,n個指標),建立初始規劃矩陣。

規劃指標一般包含高優指標、低優指標。所謂“高優”是指該類指標值越大越好;“低優”指標則是指該類指標值越小越好。對于低優指標,應先將它們高優化,再按高優指標處理。
(1)對于高優指標:

(2)對于低優指標:

針對m 個規劃對象,對規劃指標按其實際觀測值從大到小編以秩次,即最大觀測值編秩次m,次最大觀測值編秩次m-1,以此類推,次小的觀測值編秩次2,最小的觀測值編秩次1[10]。如遇同一指標觀測值相等時,則編平均秩次。例如兩個規劃對象的某個指標實際觀測值相等,本應分別編以秩次6、7,這時均編以秩次6.5。
最終得到規劃秩次矩陣R。

針對每一個規劃對象,計算其秩和比值RSRi。

根據RSRi值從小到大依次排列,列出各組頻數、各組累計頻數,計算平均秩次及值,并根據百分數與概率單位對照表列出各組所對應的概率單位值Y[10]。
以RSR為因變量,概率單位值Y為自變量,計算線性回歸方程,并進行顯著性檢驗。

按RSR的合理分檔方法[7],結合物流網絡節點類型對規劃對象進行歸檔。
本文以陜西省11 個市、區的城市物流網絡布局規劃為例,對該省物流網絡具體布局進行實證分析,提出該省城市物流的最佳網絡布局模式,以促進該省城市經濟的發展。結合國家統計局及該省統計年鑒,搜集計算了該省11個地級市(區)相關指標數據,見表1。

表1 陜西省各市、區相關指標數據
因指標同為高優指標,不需要同向化,通過指標排序編制秩次后形成規劃秩次矩陣,計算規劃對象RSR分布及對應的概率單位值,見表2。

表2 RSR分布及對應的概率單位值
以RSR為因變量,Y為自變量,經回歸分析,兩個變量具有線性相關性,其中擬合優度R2=0.970 5,證明回歸顯著,回歸方程為:

物流節點按照主要功能與服務范圍可以劃分為: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和物流園區。根據RSR方法中推薦的3類分檔法,對規劃對象(11個市區)進行節點類型規劃歸檔,見表3。

表3 節點類型歸檔
由表3 可以看出,西安市、榆林市歸屬為物流園區類城市節點,楊凌區、安康市、延安市、銅川市、漢中市、寶雞市、咸陽市、渭南市歸屬為物流中心類城市節點,商洛市歸屬為配送中心類城市節點。
事實上,西安、榆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高,交通網絡發達,潛在物流服務能力強,物流發展優勢明顯;楊凌、安康、延安、銅川、漢中、寶雞、咸陽、渭南社會經濟發展次之,交通狀況也稍優,但城市綜合能力尤其是在物流發展方面較西安和榆林有部分差距,適合作為連接物流園區和配送中心的紐帶;商洛市社會經濟發展狀況一般,物流發展基礎條件較差,適合作為小區域的物流節點城市,承擔小批量的物流配送任務。可見,本文的物流網絡節點類型規劃結果與各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及交通、地理狀況等情況基本吻合,表明該規劃布局可真實準確地反映該省物流網絡的構建條件,可為物流網絡布局規劃提供決策依據。
物流網絡空間布局作為物流規劃的核心內容之一,對提高物資流通效率,優化產業結構,提高城市的綜合競爭力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綜合考慮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產業布局、地區交通、地理區位等因素,構建了分級多層次的物流網絡空間布局規劃指標體系,提出了基于RSR 的物流網絡空間布局規劃思路與方法,并建立了相應的規劃模型。實例分析表明:基于RSR 的物流網絡空間布局規劃思路與方法,嘗試探索了一種有效的定量規劃布局方法,希望能為其它區域的物流網絡布局規劃提供有效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