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穎杰,李 妍,王曉櫻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遼寧 沈陽 110004)
思維導圖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可視化教學工具,其能將發散性思維具體化,是由線條、符號、詞匯和圖像等易被人腦接受的元素構成的較為完整的高度組織性的結構圖[1]。思維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一種思維工具,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記憶力。
婦產科學是專門研究女性特有生理、病理變化以及生育調控的一門臨床醫學學科,由產科學和婦科學組成[2]。婦產科學對于本科生來說,內容多,課時少,結構復雜,是高等醫學院校重點課程之一,在醫學教學中有著重要意義[3]。
臨床醫學專業采用大班授課制,教師利用傳統填鴨式教學方式進行婦產科學教學,缺乏創新性,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學習效率和學習熱情。為提高婦產科學理論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學習效率,本研究把思維導圖應用于婦產科學理論教學中,了解學生學習成績和學習體會,評價思維導圖在婦產科學理論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選取中國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101期兩大班學生共116人,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58人。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研究組應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兩組年齡、性別、授課教師、試卷難易度和試卷評閱等方面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對照組采用PPT展示和教師講解相結合的傳統教學法,研究組則應用思維導圖進行創新式教學。研究組的婦產科學理論教學主要分為3部分進行,課前由教師講解該節課重點,介紹思維導圖的主要形式,并根據本次課程內容簡單畫出思維導圖大框架;課上教師以思維導圖為工具,講授婦產科學理論內容;課后學生依據課堂內容繪制完整的思維導圖。
1.3.1 客觀評價 理論教學結束后,同時對研究組和對照組進行課后測試,并對測試結果進行對比分析。試卷是由同一名教師出題,難度適當,題型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和簡答題。考試方式為閉卷考試,總分100分。批卷方式為封閉式批卷。
1.3.2 問卷調查 利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研究組學生進行調查,了解思維導圖的實用性以及學生對思維導圖的評價。問卷內容包括提高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記憶力、學習效率、團隊合作能力與繼續使用思維導圖與應用思維導圖麻煩復雜以及課后復習時間延長。問卷選項設置為“是”“否”和“不確定”3項。為了保證問卷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問卷填寫采用匿名形式進行。課后發放問卷共58分,收回58份,有效回收率為100.00%。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α=0.05為檢驗水準,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研究組課后測試成績為(85.31±8.44)分,高于對照組的(75.91±10.34)分(t=5.364,P<0.01)。其中研究組中 20 人課后測試成績≥90分,20人 80~89分,15人 70~79分,3人 60~69分,0人<60分;對照組中7人≥90分,14人80~89分,19人70~79分,17人 60~69分,1人<60分。
89.66%的研究組學生認為應用思維導圖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100.00%的認為有利于提高學習主動性,91.38%的認為有利于提高記憶力,86.21的認為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77.59%的認為有利于提高團隊合作能力,86.21%的學生表示要繼續應用思維導圖進行學習(見表1)。
傳統婦產科學教學采用大班授課制,教師利用PPT進行教學,學生自主記筆記。由于婦產科學內容繁雜,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課上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缺乏吸收新知識的熱情,學習興趣低。在婦產科學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教師課前講解思維導圖的概念及使用方法,教會學生繪制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的繪制有手繪和機繪兩種方式,教師課上主要以手繪法繪制思維導圖,方便簡單,能較好地展示其教學思路和重難點。

表1 研究組問卷調查結果[n(%)]
思維導圖在婦產科學理論教學中的應用可分為3部分進行,課前由教師講解課程重難點,介紹思維導圖的主要形式,并根據本次課程內容簡單畫出思維導圖大框架;課上教師以思維導圖為工具,講授具體理論內容;課后學生依據課堂內容繪制完整的思維導圖,如宮頸癌思維導圖(見圖1)。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應用思維導圖過程中,每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努力完善思維導圖,而不是僅僅根據教師的講解記筆記,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圖1 宮頸癌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的應用,能將婦產科學課本中枯燥復雜的醫學知識轉變為立體的有邏輯的清晰圖像,使學生以極高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去學習婦產科學知識。思維導圖繪制過程中,學生若遇到不能完善的部分或者不能理解的知識,可向教師請教,教師主要起引導作用。完善思維導圖過程中,學生積極討論、交流,更深入地理解和記憶婦產科學知識。
為促進現代教育事業發展,提高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課上應用思維導圖,使復雜的專業知識以簡單明了的圖像形式呈現出來,也為學生學習其他專業課程提供新思路。
臨床醫學專業大多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越來越不會自主學習。而在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通過完善思維導圖,學生能及時發現問題,并與教師交流,教師起引導作用,學生成為學習主體。學生通過交流、提問、看書、繪圖,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主動性。由于思維特征的相似性,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把握各知識點的內在聯系,提高臨床思維能力[4]。應用思維導圖時,應注重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獲取知識,避免教師課上直接灌輸。
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婦產科學教學中,有利于學生明確學習主題,了解重難點,通過簡單清晰的圖像,了解書本中復雜的專業知識,提高記憶力及學習效率。對于醫學生來說,專業課程多、內容繁雜,應用思維導圖進行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學生由于尚未進行臨床實習,缺乏臨床經驗,同時教師和學生也缺乏及時溝通,教師授課結束后無法掌握學生學習情況[5]。應用思維導圖,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還能使其在期末復習時節約時間,迅速找到需要復習的內容,提高學習質量。在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不僅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及學習效率,還能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間的關系,從而掌握整個知識框架[6]。
綜上所述,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婦產科學教學中,能使繁雜的專業知識呈現于具有邏輯性、整體性的思維導圖中,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自主學習能力、記憶力和學習效率。思維導圖因較好的教學成效及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方面的優勢,逐漸受到學生和教師歡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