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宇,王文錦,周曉明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遼寧 沈陽 110022)
對于護理專業學生而言,實習期是將書本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階段,實習教學質量至關重要[1-2]。PBL教學法是一種以問題為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結合實際臨床問題進行分析。翻轉課堂是一種以學生與教師課堂互動為主的教學方法,可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翁”。為進一步提高實習教學質量,我院在呼吸科重癥監護室護理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聯合PBL教學法,現報告如下。
選擇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呼吸科重癥監護室進行實習的護理專業學生64名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2名。對照組:男3名,女29名;年齡 19~25 歲,平均(21.60±3.11)歲;大專生 13 名,本科生12名,研究生7名。觀察組:男5名,女27名;年齡19~24歲,平均(22.12±3.50)歲;大專生11名,本科生13名,研究生8名。兩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選擇呼吸科重癥監護室兩名工作資歷相仿的主管護師作為兩組帶教教師,由醫院對其進行培訓,使其充分掌握兩種教學方法的理念和根本區別。
對照組采用PBL教學法。正式授課前將學生分為4組,每組8人,隨機選擇兩名學生作為本組組長和副組長。帶教教師根據授課內容,結合重癥監護室患者病情提出2~3個問題,由組長和副組長負責將問題傳達給組內的每名成員。問題需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如可依據患者實際生命體征變化讓學生選擇最為合適的護理操作,并分析護理工作中應重點注意的事項等。課前要求所有學生針對問題搜集相關資料并進行解答,組內討論,初步形成本組討論意見。課上,組長和副組長對本組最終討論意見進行闡述,而后進行組間討論,對于疑惑之處由帶教教師進行解答。帶教教師指出學生相關護理工作的不足和長處,最終得出每一個問題的答案,同時積極鼓勵學生對課堂上沒有理解的內容在課后進一步查閱相關資料和文獻進行拓展學習[3]。
觀察組采用翻轉課堂聯合PBL教學法。首先,課上教師對新教學方法進行解釋,使得每名學生都能知情和理解,同時布置下節課重癥監護室護理相關學習任務。此階段帶教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現有護理知識水平布置任務,結合患者實際病情提出相關問題,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實踐掌握理論知識。其次,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引導學生通過組間討論發現問題,如依據患者基本病情(體溫、血壓等)提出相應護理方案,同時指出護理工作中應注意的事項,培養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最后,開展臨床實際操作,讓學生真正理解帶教教師的護理思路和護理方案,通過親身體驗對相關護理工作印象更為深刻[4-5]。總體教學方法為提前布置下次課學習任務讓學生課下進行學習,在課上通過師生互動討論使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內化和拓展。
(1)基礎理論成績:采用閉卷考核方法,由非帶教教師出題,滿分100分,得分越高成績越佳。臨床操作成績:由非帶教教師依據臨床患者實際病情出30個臨床病例操作題,每名學生隨機抽取兩個進行作答,由3位非帶教教師對其成績進行評定,取兩次平均分作為學生最終成績,滿分100分。
(2)主觀能力評分:主要從新事物認知能力、自學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及綜合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每項20分,得分越高成績越佳。
(3)教學滿意度:采用自制教學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價,滿分100分,其中<60分表示不滿意,60~80分表示一般,81~90分表示滿意,>90分表示非常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人數/總人數×100%。
數據均用SPSS 19.0軟件進行分析,其中多組實驗數據兩兩相比較,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基礎理論及臨床操作成績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基礎理論及臨床操作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基礎理論及臨床操作成績比較(±s,分)
n對照組觀察組32 32 t值P值組別 基礎理論成績83.12±3.15 94.31±5.48 6.863 0.000臨床操作成績75.61±4.17 85.91±4.73 6.324 0.000
觀察組對新事物認知能力、自學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及綜合能力的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主觀能力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主觀能力評分比較(±s,分)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32 32 t值P值n 新事物認知能力8.15±2.01 16.37±5.27 5.691 0.000自學能力9.17±3.35 17.61±5.28 6.371 0.001自主探究能力9.23±3.61 15.76±4.67 6.028 0.001綜合能力31.21±6.32 53.21±7.07 8.219 0.000
觀察組教學滿意度為87.5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兩組教學滿意情況比較[n(%)]
呼吸科重癥監護室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治療單元,對醫療和護理質量都有較高要求[6-7]。實習期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護理專業學生臨床護理水平的高低,故提高實習期護理教學質量是一個重要問題[8-9]。
當前臨床護理教學方法較多,教學效果好壞不一[10]。PBL教學法是一種以問題為主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探究、推理、反思3部分,帶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結合實際臨床病例設計相關問題,以臨床實踐為情境,讓學生結合實際臨床問題進行分析,實現基礎知識與臨床實踐的結合[11-12]。翻轉課堂教學法是以學生與教師課上互動為主的教學方法,在重癥監護室護理教學中,翻轉課堂教學法可使學生真正成為“主人翁”。應用翻轉課堂聯合PBL教學法,通過對真實患者護理方法進行分析,使學生更加容易掌握護理技巧[13-14],顯著提高學生基礎理論及臨床操作成績。研究顯示,觀察組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目前,社會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提升護理專業學生綜合能力是臨床教學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應用翻轉課堂聯合PBL教學法,學生與教師之間可以進行有效溝通和密切接觸,這一過程中學生或多或少會受到教師的影響,進而提升綜合能力。本研究發現,新教學方法可顯著提升學生新事物認知能力、自學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及綜合能力。研究顯示,觀察組各方面能力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臨床教學過程中,有些帶教教師反映學生會產生厭學情緒,進而影響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降低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但應用翻轉課堂聯合PBL教學法后,學生教學滿意度顯著較高,究其原因,可能是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基本保持平等關系,這種狀態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教學滿意度。研究顯示,觀察組教學滿意度為87.50%,顯著優于對照組的6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