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愛華,陳敬德,李 霞,張 莉,戴偉平,李昌吉
(酒泉市人民醫院,甘肅 酒泉 735000)
Cornulin蛋白是S100蛋白中的一員,在N端有一鈣結合位點[1]。另一項研究表明,Cornulin基因是融合基因中的一員,可能在表皮分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2]。雖然Cornulin基因在ESCC中表達下調,很可能在正常組織向腫瘤組織轉變中丟失[3],但Cornulin蛋白表達情況及其與臨床病理特征和5年生存率之間的關系無相關研究。黑素瘤是一種高度惡性的腫瘤,多發生于皮膚,占皮膚惡性腫瘤的第三位(占6.8%~20%)[4],其惡性程度高,極易發生潰瘍和轉移,死亡率占皮膚癌死亡人數的70%[5]。統計顯示,在全球范圍內,黑素瘤的發病率正在逐年上升[6],不僅給患者本人帶來極大的痛苦,也造成很大的經濟負擔。而極少數的痣細胞痣有惡變為黑素瘤的可能。因此,研究Cornulin在黑素瘤發病中的機制,對探索新的靶向治療措施有重要意義。我們采用免疫組化方法分析了痣細胞痣、黑素瘤中Cornulin的表達,以探討其在這兩種疾病發生、發展中所起的作用。
收集2010年7月至2016年7月甘肅酒泉市人民醫院皮膚科病理室診斷為痣細胞痣患者的蠟塊38例和黑素瘤患者的蠟塊42例(無其他皮膚病或系統性疾病)。痣細胞痣中,男15例,女23例,年齡14~61歲,平均41.3歲;黑素瘤中,男17例,女25例,年齡14~88歲,平均51.3歲。另選用美容科美容手術切除的正常皮膚組織32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齡19~63歲,平均38.6歲。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兔免疫組化試劑盒及DBA酶底物試劑盒(購自北京中衫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Cornulin兔抗人單克隆抗體(購自CellSignaling Technology公司),抗體工作濃度為 1∶100。
新鮮組織常規固定包埋,切片常規脫蠟、水化后用0.25%高錳酸鉀20 min、5%草酸1 min,以脫去黑色素;3%雙氧水孵育10 min,以去除組織內固有的過氧化物酶;枸櫞酸緩沖液進行抗原修復:92℃水浴5 min,自然冷卻;山羊血清封閉液室溫孵育15 min,以去除非特異性染色。一抗4℃結合置于冰箱過夜,二抗37℃孵育15 min,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鏈霉親和素37℃孵育15 min,DAB染色,蘇木素復染,陰性對照用枸櫞酸緩沖液代替一抗或二抗。
1.4.1 觀察內容 Cornulin陽性表達為細胞質和(或)細胞核內出現黃色、棕黃色或褐色顆粒。
1.4.2 評價標準 在400倍鏡下隨機選取10個視野,觀察細胞染色的強度,計算陽性細胞百分率。
腫瘤細胞陽性率<5%為0分,5%~25%為1,26%~50%為2分,51%~75%為3分,>75%為4分;根據染色強度分為4級,無著色為0分,淡黃色為1分,棕黃色為2分,棕褐色為3分。每個視野陽性細胞百分率與染色強度相乘為該視野得分,最終得分為10個視野得分的平均值。0分為陰性(-),1~4分為弱陽性(+),5~8分為中度陽性(++),9~12 分為強陽性(+++)。
采用SPSS 21.0軟件,用χ2檢驗對各組Cornulin表達的陽性率進行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免疫組化顯示,在32例正常皮膚組織,Cornulin弱表達于表皮基底層,陽性率為56.25%(18/32),見圖1;在38例痣細胞痣患者的皮損中,Cornulin表達于靠近表皮的部分痣細胞和真皮內的痣細胞,陽性率為52.63%(20/38),見圖2;在42例黑素瘤患者的皮損中,Cornulin表達于幾乎所有的瘤細胞中,陽性率為 92.86%(39/42),見圖 3。
在38例痣細胞痣患者皮損中的Cornulin與正常皮膚表皮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2.454,P>0.05);在 42 例黑素瘤患者皮損中的Cornulin表達與正常皮膚表皮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21.644,P<0.001),與痣細胞痣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20.722,P<0.001),見表 1。

圖1 Cornulin在正常皮膚組織中的表達(SP×200)

圖2 Cornulin在痣細胞痣中的表達(SP×200)

圖3 Cornulin在黑素瘤中的表達(SP×200)

表1 Cornulin在正常皮膚組織、痣細胞痣和黑素瘤中的表達
Cornulin也稱C1orf10和SEP53,最初是Xu等[7]于2000年在食管上皮細胞中應用改良的分化顯示PCR方法發現的。由于Cornulin在熱休克后合成明顯增多,并且編碼了一個分子量53 kDa的鈣結合蛋白,故Yagui-Beltran等[8]于2001年又稱C1orf10為SEP53。C1orf10產物是蛋白質,并且它的結構特征與表皮分化復合體的融合基因家族成員相似,在表皮分化中起作用,故Contzler稱之為Cornulin[2]。Cornulin是分子量為53kDa編碼495個氨基酸,且它的N末端有約90個殘基的鈣結合基序和60個氨基酸的保守連續重復序列,Cornulin是編碼在表皮分化復合體的1q21染色體上,主要定位在細胞質和核周區[2-3]。除食管上皮細胞外[2-3,9],口腔鱗狀上皮細胞[10-11]、宮頸鱗狀上皮細胞[12]、表皮鱗狀上皮細胞[13]、瞼板腺上皮細胞和甲狀腺濾泡等也被鑒定出了Cornulin。除在鱗狀細胞腫瘤如食管上皮細胞瘤[2]、口腔上皮細胞瘤[10-11]、宮頸鱗狀上皮細胞[12]、頭頸部上皮細胞瘤[14],還有甲狀腺癌和濕疹等的Cornulin表達也降低。
黑素瘤是來源于黑素細胞、惡性程度較高的惡性腫瘤,部分患者可由痣細胞痣演變而來[4]。我們的實驗表明,Cornulin在皮膚黑素瘤中的表達顯著高于正常皮膚組織及痣細胞痣(P<0.001),在痣細胞痣中的表達雖然高于正常皮膚組織,但二者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其在上述皮膚病中起一定作用。隨著黑素細胞不典型分化程度的增加及病變范圍的擴大,Cornulin表達呈上升趨勢,可能在腫瘤惡性程度的增加及疾病進展過程中發揮一定作用,然而具體機制尚不完全清楚。Cornulin能否作為判斷皮膚黑素瘤浸潤程度及預后的指標,尚需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