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飛公司成立于1969年,主要從事大、中型運輸機和特種機的研制與生產,屬于大型軍工企業,因公司性質的特殊性,原有的成本管控模式停滯不前,隨著國有企業改革及分離辦社會職能、軍民融合以及軍隊改革調整等全面深化,“提質、增效、升級”成為經濟發展新內涵。中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是在經濟均衡發展的前提下以生產要素、生產力、全要素效率的提高達到目標,而非靠要素投入量的擴大。立足陜飛公司高質量發展,公司實施“成本精細化管理與應用”,創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裝備制造業,是公司應對裝備制造業“微利”經營形勢的重要舉措,是公司降低成本、提升管理水平、促進健康發展的迫切需要。
從2018年開始構建覆蓋公司各業務域的單一數據源信息化系統,保持實物流與信息流的一致性,運用好數據挖掘與分析技術,對生產組織、生產計劃、生產管控、生產執行等提供決策支撐,從而實現生產的精細化管理,促進航空企業產能的快速提升。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全方位精細化的管理模式,它包括精細化的控制、核算、分析、規劃。精細化是公司員工應遵循公司既定的規范和要求,以使公司的基礎運作更加正規化、規范化和標準化;精細化使公司的運作有一個計劃、審核、執行和回饋的過程[1]。陜飛公司采取BOM數據驅動模型,將業務流程的控制寫入信息系統中,強制性地開展業務精細化控制,是在業務運作的信息系統中內嵌二級賬系統;精細化是通過現代化的手段進行全面量本利分析,包括對業務單元的量本利分析,即對組織結構、人員配置、發展前景、工資、業務費用等做出靜態和動態的分析,評價業務單元的生命力和增長潛能,然后合理調整組織結構設置;精細化是指公司所指定的目標和規劃都是有依據的、可操作的、合理的和可檢查的,從多個角度和多個層次對經營中的問題進行展現和跟蹤,去研究提高企業生產力和利潤的方法[2]。陜飛公司精細化管理模式如圖1所示。
為了更好地推行成本精細化管理,公司成立推進辦公室,制定精細化成本核算實施方案,負責精細化成本核算的推進、監督、檢查、考核等工作,及時解決精細化成本核算專項工作組之間的具體協調問題。

圖1 陜飛公司精細化管理模式
陜飛公司成立七個專項工作組:由設計部門牽頭、技術部門負責BOM數據結構構建工作;價格部門負責內部核算價格編制工作;采購部門負責物資編碼工作;信息化部門負責信息系統開發及集成工作;編碼部門負責派工號標準編制工作;動力部門負責能源計量推進工作;財務部門負責核算推進工作。各專項工作組按精細化成本核算實施方案所列分工,組織成員單位細化工作措施計劃,推進相關業務具體實施,并對辦公室負責,使得資源合理配置,提升管理能力。
MBOM結構數據的搭建是開發成本定額管理系統的基礎,只有MBOM結構數據基礎信息準確,才能形成體系化的標準成本,后續將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進行對比,針對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專項管控,從而達到成本的精細化管理[3]。
1.MBOM結構數據搭建總體思路
技術部門以EBOM、PBOM數據基礎作為抓手,MBOM基礎數據構建為牽引,從零件制造、組件裝配、部件裝配、總體裝配形成虛擬數據裝配看板,達到計劃下達、生產制造、實物流轉、成本歸集無紙化作業的目標,最終形成數據流、價值流及物流“三流合一”。
2.陜飛公司MBOM搭建實施方案
陜飛公司以頂層構建虛擬裝配單元為基礎,技術部門劃分裝配單元及裝配流程,反映出生產中各裝配單元之間的先后順序,并滿足與相關工藝文件關聯和有效性管理,根據裝配單元創建完成底層小組合件、零件、成品、標準件結構數據后,自動生成小組合件、零件、成品、標準件的頂層MBOM,結合工藝路線分工形成完整的MBOM基礎數據結構,如圖2所示。
內部轉移價格又稱內部核算價格,是公司內部各核算單位實行“獨立核算、自計盈虧”的價值尺度,是各單位相互移交產品、提供勞務通過內部結算中心進行結算的價格標準,是公司內部實行內部模擬市場、模擬法人運行的基礎,也是進行合理分配的經濟杠桿。建立健全內部核算價格體系,對于實行成本控制,正確處理公司內部單位之間的經濟往來具有重要的作用,直接關系到各部門內部成本核算以及彼此之間的利潤分配與工作業績。建立健全內部核算價格體系是基礎管理的需要,是觀念改變的必然,是提質增效的要求,是目標成本的基礎,是快速報價的前提。
1.陜飛公司內部核算價格體系的構成
陜飛公司依照BOM分解圖示將內部核算價格分解成幾個方面:
外購物資計劃價格主要有外購原材料、鍛鑄件、機電產品、裝機成品計劃價格;外購工藝及裝機標準件計劃價格;外擴零件、組件、部件及外協工序計劃價格;外購機動設備修理用備件計劃價格;外購通用、專用工具和工裝標準件計劃價格;外購辦公用品、勞保用品計劃價格;其他外購物資計劃價格。除外購物資計劃價格外,還包括風、水、電、氣等能源價格;飛機零、組、部件及整機內部核算價格;內部勞務協作價格。
2.陜飛公司內部核算價格制定方法
陜飛公司針對內部核算價格分別采用三種方法用于外購物資計劃價格的制定、內部勞務協作價格的制定及定額的核算。
第一種方法是實際成本加成法:指在實際采購成本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系數換算所形成的內部核算價格,主要適用于外購物資計劃價格的制定。
第二種方法是市場價格法:是以市場價格為基礎制定的內部核算價格,主要適用于內部勞務協作價格和其他內部收費價格。

圖2 MBOM搭建生成示意圖
第三種方法是定額成本法:指以產品的MBOM結構數據為基礎,經過數據多次迭代形成各機型核算用的BOM數據,對應圖號匹配材料、工時定額數據,按照物資編碼抽取對應的外購物資計劃價格計算材料費,按照各單位給定的小時費用率計算其工時費,最終形成各機型零、組、部件及整機的內部核算價格,主要適用于飛機零、組、部件及整機內部核算價格。
3.陜飛公司內部核算價格體系建立的主要措施
(1)狠抓公司內部基礎數據治理
按照基礎數據管理標準規范組織各業務單元進行培訓;持續修訂完善外購物資物料編碼規則及完善物料編碼信息;按照物料新舊編碼對照表,對材料定額系統中歷史數據的舊物料編碼進行轉換;制定材料定額計量單位、出入庫計量單位與采購計量單位轉換關系及轉換系數;完善生產管理系統中計劃下達模塊功能,在生產管理系統中按照全路線信息下達生產計劃。
(2)加快系統集成的步伐,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信息化部門組織制定接口方案,著力解決“信息孤島”和“一公里”問題。各大系統主管單位要按照統一部署和要求,積極主動對本系統功能進行優化,最終實現成本管理系統、生產管理系統、協同制造系統、采購供應鏈系統、合同管理系統集成和互聯互通,如圖3所示。
(3)加快協同制造系統基礎+差異功能開發
提升MBOM結構數據搭建的進度和質量要精心組織、合理安排,各專業廠要高度重視,把MBOM結構數據搭建作為“一把手工程”,親自抓落實,按照統一部署和要求認真搭建MBOM結構數據,同時技術部門要進一步完善考核細則,嚴肅工藝紀律,加強業務的指導與培訓,加大檢查和考核力度,確保MBOM結構數據搭建的進度與質量,對沒有PBOM的在產機型建立符合信息化要求的工藝路線結構化數據。
(4)優化數據比對,提高系統比對效率與質量
對現有協同制造平臺中MBOM數據搭建功能進行優化,杜絕MBOM搭建過程中出現的亂搭、錯搭的現象,同時要對BOM數據比對系統進一步優化,提高PBOM與MBOM數據比對的效率與質量。

圖3 MBOM作用于內部價格核算體系
以成本核算制度為中心,制定合理的費用分攤方法。成本精細化將改變過去由財務部門單一管理、定期核算的成本管理模式,逐步轉變為全方位共同管理,貫穿經營全過程的全面成本、動態管理。要推行這一管理模式,必須在符合企業會計準則和財務制度要求的基礎上,滿足經營管理的需要。成本對象為公司每件或每批產品,以派工號作為產品標識。成本計算采用訂單(分批)法,陜飛公司與業務單元的成本結轉以逐步結轉為主、平行結轉為輔,逐步結轉采用分項結轉,把成本管理滲透到經管過程的每一個部門、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崗位。
為滿足公司成本精細化管理的需求,在經過多輪技術方案論證的基礎上形成了陜飛成本定額系統技術方案,通過成本定額管理系統的開發,形成了統一的管控平臺。如圖4所示,系統主要包括成本模塊和定額模塊兩大模塊,成本模塊主要包括內部核算價格、內部結算、專業廠成本核算、總部成本核算子模塊,定額模塊主要包括材料定額和工時定額管理子模塊。系統的開發為公司開展精細化成本核算奠定了基礎,同時組織制定了接口方案,著力解決“信息孤島”和“一公里”問題,完成了與生產管理系統、協同制造系統、采購供應鏈系統、合同管理系統集成和互聯互通,打破了系統間的數據孤島和信息壁壘。
陜飛公司自推行精細化成本管理體系與應用以來,成本管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成本管理理念實現了“要我降成本”向“我要降成本”的轉變,庫房管理日益規范化,實現了實物流與價值流的統一。2017-2018年銷售利潤率由原來的2.51%提升到了3.63%,如圖5所示,成本費用占比由原來的97.59%下降到了96.64%,如圖6所示,使陜飛公司全面完成了2018年預計目標,成本管控得到很大改善,同時各專業廠也享受了改革紅利。
在精細化成本管控工作開展之前,業務單元零件庫房的出入庫管理未納入財務核算及管理范圍,只是在每年的季度末和年底參加公司下達的資產盤點工作。實施精細化成本管理后,公司將庫房零件移交、入庫、出庫內容納入到財務核算范圍,報表也由從前的平行結轉轉為采用逐步結轉法進行核算。為了減少出錯,提升精細化成本管理水平,陜飛公司改進生產管理系統ERP零件出庫模塊,增加了出庫調錯功能、串批功能、調撥出庫數據歸集功能,為成本核算中出庫數據抓取的完整性和準確性提供了保障。物資周轉周期與飛機交付周期向一致性邁進,庫房管理較往年邁上了新臺階。

圖4 成本管理系統分解圖

圖5 銷售利潤率(%)

圖6 成本費用占營業收入比(%)
精細化成本管控是一種企業管理理念,是建立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上,并將常規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種以最大限度減少所占用的資源和降低成本為主要目標的管理方式。開始實施精細化成本管控模式后,年初對專業廠下達了內部利潤考核指標,同時改變了考核模式,為了完成此指標,陜飛公司業務單元高度重視,想方設法從各個方面節約成本開支,主動推進“降本增效”工作,之前只顧完成任務不講成本的現象得到了較大改善,同時得到改善的業務單元也享受了改革的紅利。
精細化管理是加強企業成本管理有效可行的方法。新時代企業要建立基于價值創造的全面成本管理理念,不斷探索精細化管理措施,挖掘降本潛力,提高效益與質量,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實現企業預期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