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當下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模式加以分析,具體研究其出現的一些問題,同時明確社會化管理模式的優勢,提出相應能夠提升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模式有效性的應對策略,以期可以充分促進我國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更加良好有序地穩步發展。
關鍵詞:企業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工作;社會化;舉措
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模式,其實就是企業員工實際退休之后,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不再由原就職企業負責,而是要統一歸于城市街道及社區進行屬地化管理,養老金統一按照社會化發放,同時由社區服務機構為退休人員提供具體的服務。當前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些區域逐步落實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模式,以社會化方式為企業退休人員發放養老金,同時社區組織各項活動豐富企業退休人員的生活內容,為企業退休人員提供有效的管理服務保障。
一、現行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部門未將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有關政府部門并未充分意識到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因此沒有在資金方面進行有效投入,使得很多社區根本沒有配套建設退休人員專用活動場所,或者存在的情況是有活動場所但是環境老化不適宜退休人員活動使用等,在社會化管理方面制定的服務經費標準不合理,使得難以充分滿足廣大的企業退休人員逐步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企業退休人員很難有機會充分地參與各種文化體育類的休閑健身活動,企業退休人員的晚年養老生活缺乏良好穩定的質量保障[1]。
(二)社區退管機構基本管理服務未全覆蓋
盡管我國一些地區已經逐步落實企業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模式,并且也收獲了相應的效果,然而基層社區退休人員管理機構基本都沒有安排專職的工作人員來擔任服務管理的基本職責,而多以兼職管理為主,對于企業退休人員的個人情況沒有人負責進行動態化的及時跟進和了解,對于退休人員現實的生活情況掌握不到位,在發生有關退休人員死亡的事件時,社區退管部門也沒有做到及時為已亡故的企業退休人員家屬快速申請有關補助津貼,比如喪葬補助金、遺屬津貼等等,同時社區機構并未有效組織開展各項帶領企業退休人員參與的文藝活動或者體育健身活動等,社會化管理并未充分落實到位。由于體制以及歷史方面的因素影響,企業離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模式通常主要針對國企和集體企業的退休員工群體,社會上很大一部分企業退休人員并未充分納入社會化管理的范疇之內,因此我國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整體范疇并未實現全面覆蓋,所以廣泛性不足。而且現實情況下一些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員工和非公有制經濟的退休人員等都沒有全面納入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模式當中。
(三)基礎工作還存在一定問題
盡管當下一些社區存在和其自身比較匹配的社會服務保障組織,然而組織機構的整體結構并不夠完善健全,而且沒有建立起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規范,工作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服務能力存在嚴重不足。同時在民間社會組織以及志愿者服務隊伍的建設方面也存在很大缺陷,這些都阻礙了社區自身的社會保障能力的全面改善。
企業和社區之間還會存在一些相互不配合的矛盾情況,站在企業的角度,一些企業認為員工在辦理完退休手續之后,交由社區組織進行接管,那么救和員工的原就職單位脫離關系了,企業不需要再去管理或者詢問退休員工的情況了。但是社區角度又表示社區本身工作非常繁雜,管理企業退休人員的各項工作工程離不開企業的協助。因此當企業和社區進行實際退休人員信息交接的過程中彼此不配合,直接導致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難以順利有序的進行開展。我國本身在社區服務方面硬件配套設施建設不夠充分到位,一些社區連居委會都沒有明確的辦公場所,想要給企業退休人員建設專門的活動場地那就更難實現了,所以政府部門如果要進行規劃必須要充分重視社區自身的服務功能建設。
二、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模式的優點
(一)促進建設和諧社會
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模式,其本質目的在于合理有效的配置企業退休人員的各項資源優勢,充分保障人與社會以及企業之間的和諧化和統一化,充分推進整個社會和諧穩定的持續發展。同時也可以為企業退休人員提供良好的社會保障,適應社會發展的潮流,避免社會矛盾的激化,充分展示出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模式應用的重大價值。
(二)保障退休人員的生活質量
因為我國傳統的養老觀念根深蒂固,大多數老年人都認為個人養老問題應當由自己的子女負責,然而因為家庭環境等各種因素的限制,很難全面保障企業退休人員能夠享受到健康豐富的晚年養老生活。而對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模式的舉措,可以有效地提升企業退休人員的晚年生活品質,可以為那些存在家庭養老困難問題的企業退休人員提供更加健全有效的晚年生活保障。
三、完善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模式的策略
(一)創建更加全面的企業退休人員信息庫
社區退休人員管理機構必須要構建健全的企業退休人員信息管理系統,利用標準規范化的數據信息管理,積極收集錄入每一位企業退休人員的個人信息情況,登記每一位企業退休人員其養老保險的繳費狀況,保障企業退休人員可以獲得非常全面系統的養老保障。強化社區退休人員管理機構以及企業的黨組織發展建設,全面完善企業退休人員黨組織關系與社區黨組織的信息交接工作,保障企業退休黨員職工信息轉接工作的及時高效性,保障企業退休人員中的黨員群體在納入社會化管理之后,依然可以緊跟黨的領導,積極學習黨的政策理念等,并在退休之后還可以發揮黨員本身的模范帶頭價值,為達成一個社區一個黨支部的黨建目標規劃而努力。
(二)做好企業退休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
有關政府部門、企業以及社區退休人員管理機構,必須要加強對于落實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具體政策方針的推廣宣傳,堅持以人為本以及從實際出發的準則,把解決企業退休人員的實際生活困難放在首位,強化心理健康方面的疏導管理,幫助企業退休人員充分適應退休后的晚年生活,保持健康樂觀的身心狀態,為企業退休人員創造良好的晚年生活保障,全面保障企業退休人員可以享受到安定有序的晚年生活,在為廣大退休人員積極服務的同時充分獲取其對于社會化管理工作的支持和認可,有效提升企業退休人員的思想政治意識,共同維護和諧有序的社會環境,進而有效推動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質量的全面提升。
(三)提高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人員素質
社區退休人員管理機構應當聘用一些溝通協調能力相對較強的專職人員,加強對于管理人員的工作素養能力的管理,積極打造高效率、積極熱情的社會化管理人員隊伍,更好的幫助企業退休人員解決他們的生活現實問題。防止出現因為工作人員自身的素養和能力不足,使得企業退休人員的現實需求和困難無法及時高效的獲得處理,造成矛盾激化的情況發生,最終為整個社會、企業以及社區退管機構都造成非常嚴重的不良影響[2]。
(四)完善現有社會保障體系
政府部門必須結合實際退休人員的情況,針對當前實行的社會保障制度加以優化和調整,針對養老保險的整個體系實施統一化和分級化管理,促進社會保障機制能夠全面發揮其重要價值,為企業退休人員的晚年生活創造更加有效的保障條件,幫助解決企業退休人員在納入社會化管理模式之后的各項基本需求保障。
(五)加強社會退管機構建設力度
社會退管機構必須要不斷完善自身的發展建設,構架合理有效的退管管理標準和規范,強化對于社會退管機構的硬件設施建設投入,加強管理人員的素質能力培養投入,明確機構組織內部的各項權責,充分實現社區退管機構各項工作能夠有章可循,照章辦事,規范管理,熱情服務,為企業退休人員創造良好的晚年生活條件,促進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模式的有效發展和完善。
(六)為企業退休人員開設老年活動場所
社區退管機構應當積極想辦法為企業退休人員建設相應的活動場所,可以發揮一些閑置資源的價值,進行一定的改造建設,以不同的方式為企業退休人員創設完善的活動場地,保障設施設備的健全,促進企業退休人員能夠充分享受到更加豐富多彩的晚年生活,提升其生活的質量,滿足其不斷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效發揮社區退管機構的各項職能作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模式需要繼續努力落實和推進,同時也要積極高效地處理在應用這一模式的過程中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加強對于各項社會資源的全面有效利用,不斷擴大對外的宣傳,同時加強對于社區退管機構各個方面的有效建設,全面提升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人員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企業和社區退管機構之間完善退休人員信息交接工作管理制度,建立信息管理系統,充分提升企業退休人員的退休生活品質。
參考文獻:
[1]蓋宗江.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現狀及其完善[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20):66.
[2]于萍.我國典型的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模式[J].現代國企研究,2015(24):102.
作者簡介:秦曉紅(1978—),女,漢族,河北秦皇島人,經濟師,文化程度:大學,主要從事經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