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佃凱 尹壹

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圍內不斷蔓延,各國紛紛出臺居家令、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等管控措施,人們的生活和經濟活動受到嚴重影響,全球經濟受到了嚴重沖擊。目前美國是全球感染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根據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受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經濟大面積“關門”影響,美國第二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下滑32.9%,這是自1947年開始公布季度數據以來的最大降幅。作為周期性行業,銀行業受到宏觀經濟環境變化的影響最大。隨著銀行半年報的陸續公布,美國銀行業的盈利狀況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問題。根據各家銀行的財報,摩根大通、花旗等大型銀行的盈利出現了大幅下降,富國銀行更是出現了自2008年以來的首次季度虧損。大型銀行的盈利狀況之所以會出現大幅度下降,除了有經濟活動停擺帶來的不利影響,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實施了新的會計準則,要求自2020年初開始實施按當前預期信用損失(CECL)模型來計提壞賬準備有關。按照這一新的計提損失準備模型,美國大型銀行對所持有的金融資產進行評估,計提了大量的壞賬準備,從而導致盈利出現下降。那么,新的準則對美國大型銀行的盈利影響程度是怎樣的?在這一新準則的影響下,美國銀行業的盈利接下來又會出現什么樣的變化呢?
疫情沖擊下的美國大型銀行盈利狀況及原因
為了控制疫情蔓延,各國政府都實行了居家令、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等政策,全球經濟處于半停擺狀態,這使得銀行的經營受到了巨大沖擊,業績不斷下滑。從美國大型銀行的盈利情況來看,2020年上半年,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和花旗集團分別實現凈利潤75.52億美元、75.43億美元和38.38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59.9%、48.5%和59.6%,而富國銀行上半年出現了17.26億美元的虧損,這與2019年各大行亮麗的成績單形成鮮明對比。盡管市場對于銀行的盈利狀況下降已經有了預期,但是公布出來的業績數據仍讓市場感到驚訝。美國的疫情是從3月份以后開始逐漸蔓延的,因此3月份之前各大銀行的經營并沒有受到多大影響。盡管第二季度以來,隨著疫情越來越嚴重和各項防控政策逐漸嚴格,銀行的業務開始受到沖擊,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銀行業務都出現了萎縮,有些業務甚至還獲得快速增長,比如交易業務收入就超出了市場預期。根據上半年財報,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團分別實現證券交易收益76.5億美元和48.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了103%和107%,這抵消了凈利息收入的下降,從而導致凈收入分別增長了14.2%和6.3%。從各銀行的營業總收入和營業總支出變動情況可以發現,在上半年,美國四大銀行的營業總收入和營業總支出的變動情況并不像盈利狀況變動那么劇烈。從營業總收入(扣除貸款壞賬準備前)來看,花旗銀行和摩根大通銀行同比上漲了8%和6%,美國銀行和富國銀行分別也只下降了2%和13%;從營業總支出來看,與2019年同期相比,這四家銀行的營業總支出基本持平或略有增長。那么,為何銀行的盈利下降會如此之大呢?
如果考慮到計提的壞賬準備之后,銀行盈利狀況的巨幅變動就可以得到解釋。由于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衰退和居民收入下滑已成定局,銀行信貸資產質量必將受到沖擊。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壞賬損失,美國各大銀行紛紛進行了計提準備。根據上半年各銀行的財報,花旗銀行、美國銀行、摩根大通、富國銀行計提了149.3億美元、98.78億美元、133.98億美元、188.31億美元的貸款壞賬損失準備,分別是2019年同期的3.67倍、5.28倍、9.94和7.09倍(見圖1)。四大行計提的撥備規模創下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按照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的要求,自2020年初開始金融機構計提壞賬損失時,要采用當前預期信用損失(CECL)模型來計提。各大銀行要根據自己對未來經濟或市場的主觀判斷,采用風險評估模型對金融資產的整個存續期都進行計提減值準備。由于使用了這種新的會計準則,直接導致了銀行撥備大幅上升。上半年美國大型銀行盈利的不佳表現,主要是因為各大銀行按照新準則計提了大量的壞賬準備所導致的。換句話說,為了應對疫情可能帶來的壞賬損失,各銀行需要對金融資產進行計提準備,而新實施的會計準則為銀行大量計提壞賬準備提供了依據。
新準則的變化及其對銀行的影響
新準則的變化
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之所以要求采用CECL模型來處理金融資產減值,主要原因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原有的關于金融資產減值的會計方法受到了廣泛的質疑。長期以來,金融資產減值的處理基本采用“已發生損失”的會計方法,即有客觀的證據表明貸款風險狀況已經惡化并可能導致發生損失,才會對資產計提損失準備金,并計入當期損益,而不用考慮未來可能出現的損失。這種會計方法具有一定的順周期性,即在經濟衰退期,容易高估計提的信用損失,而在經濟繁榮期又容易被低估。這不利于銀行全面、準確地評估和管理金融資產的信貸風險。針對這一問題,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在2016年發布了最新的美國通用會計(USGAAP)準則,將金融資產減值準備計提方法由“已發生損失”修改為“當前預期信用損失”(CECL)模型,要求對全部貸款組合都需要按照整個存續期來計提壞賬損失準備金,以確保計提的準備金能覆蓋所有預期信用損失,從而滿足資本充足率的要求。與舊準則相比,CECL模型更加符合巴塞爾協議III關于審慎監管、防范系統性風險等要求。
新準則對于銀行的影響
對于已經受到不斷增強的監管壓力的美國大型銀行來說,采用CECL模型無疑會產生廣泛的影響。首先,容易加大銀行的市場價值波動幅度。由于上半年壞賬準備計提的規模大量增加,盈利狀況變差,從而導致美國大型銀行股價迅速下跌。2020年以來,美國大型銀行的市場表現慘淡。截至8月初,摩根大通下跌了25.54%,花旗下跌了33.75%、美國銀行下跌了22.85%、富國更是下跌了51.9%。根據Bloomberg的報導,2020年7月美國銀行業估值處于30年來的低位。其次,對于銀行的數據收集和整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滿足披露要求,銀行需要進一步收集大量數據。對歷史數據的準確記錄與界定業務的風險屬性都會成為CECL模型應用的基礎。與此同時,CECL還需要的是數據集成與數據整合,要求銀行內部各系統的數據能夠相互引用,這會對銀行風險防控形成挑戰。第三,對銀行整體的風險管理能力形成壓力。作為披露要求的重要組成部分,CECL模型要求銀行不僅需要用經濟預測方法測算金融工具的生命周期,還需要根據對未來宏觀經濟形勢的判斷來對資產組合的風險進行界定,這對銀行內部風險防控團隊預測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FASB并沒有規定具體的“當前預期信用損失”模型標準,銀行關于減值模型、宏觀經濟變量、減值條件的不同選擇,會對計提準備金的規模影響很大。容易出現銀行因其他目的而選擇最有利的會計方法,為粉飾報表留下了較大空間。因此,FASB要求銀行要對減值模型選擇、宏觀形勢判斷等重要信息進行完整、清晰披露,這就要求風險防控與會計準則要高度集成。只有會計人員與風險防控團隊要實現無縫對接,銀行方面才能滿足新準則提出的披露要求。另外,由于實踐中不同銀行對這些標準、模型的理解和應用會出現不一致,這可能會削弱會計信息的可比性,干擾到市場參與者的判斷。由于對未來經濟形勢的預判將影響到計提準備金的規模,但是在黑天鵝事件頻發的當下,歷史數據對于未來形勢判斷的支撐作用下降,銀行更傾向于保守估計,從而降低風險偏好,計提更大規模的壞賬損失,可能會對整個金融體系產生較大的影響。
新準則影響下的美國大型銀行盈利展望
目前來看,影響美國大型銀行盈利狀況的因素主要有宏觀經濟形勢、銀行資產結構、政府宏觀政策等,其中影響最大的因素是疫情下的宏觀經濟形勢。由于疫情發展的不確定性很強,全球宏觀經濟形勢不容樂觀。目前銀行已經開始積極應對,同時也不得不做出最壞的打算。政府一系列的宏觀政策調整也對銀行盈利有較大影響。
疫情的不確定性導致全球宏觀經濟形勢不樂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實時統計數據,截至當前,全球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已超2250萬例,全球報告死亡病例已經接近80萬例。從國家來看,美國、巴西和印度是全球每日新增病例和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另外,歐洲多個國家因放松社交限制措施,疫情也出現了反彈。由于疫情蔓延目前并未得到有效控制,人們的生活和經濟活動仍然受到管控。從全球范圍來看,大部分的行業仍處于半停滯狀況,全球宏觀經濟形勢不容樂觀。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和旨在遏制這種疫情的封鎖措施重創,2020年全球經濟將出現4.9%的負增長,其中美國經濟2020年將下降6.6%。
大型銀行都在積極應對,資產結構正在發生變化。根據財報數據,與2019年同期相比,盡管各家銀行的總資產仍在擴張,但是資產結構已經在發生變化。在總資產方面,與2019年同期相比,富國銀行、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和花旗集團分別擴張了2.4%、17.8%、14.4%和12.3%。在總資產擴張的同時,上半年四大行都在調整資產組合,其中商業貸款均被壓縮或略有增長。富國銀行商業貸款同比下降1.15%,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商業貸款雖有所擴張,但占總資產比重卻是下降的。消費信貸持續壓縮,其中信用卡貸款規模壓縮較大,按揭貸款也出現了壓縮,反映出銀行面對未來較大的經濟不確定性、居民消費意愿下降的情況做出的調整。另外,四大行的銀行業同業存款大幅擴張,表明了四大行風險偏好下降較快。
政府的宏觀政策調整對于銀行盈利影響較大。自2019年7月以來,美聯儲的政策取向發生改變,重新進入降息周期,2020年疫情沖擊之下美聯儲降至零利率附近,各大銀行凈息差已經降至歷史較低水平,預計美國銀行業凈息差下半年會延續下行趨勢,仍將成為拖累美國銀行業績的主要因素。為了減輕疫情對于企業經營和居民生活的影響,美國公布了新冠疫情救助法案,推出了一系列救助紓困政策。比如,要求銀行對于企業和居民即將到期的貸款進行展期,但是由于展期條件非常復雜,這增加了銀行判斷貸款經濟價值的難度;另外,政府給企業和居民發放的臨時救助資金也對銀行判斷貸款質量產生了干擾,從而對銀行計提壞賬準備以及確定核銷標準產生了較大影響。
由于疫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再加上保護主義使得國際經濟環境逐漸惡化,全球經濟衰退已成定局。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由于展期和政府救助等政策的原因,餐飲、旅游、商業地產貸款的違約率并沒有完全顯露出來,再加上石油和天然氣的疲軟態勢仍將持續,盡管美國大型銀行已經在積極應對,但是如何管控貸款風險仍將是銀行面對的一大挑戰,因此銀行不得不做出最壞的打算。當然,銀行對于宏觀經濟下行的嚴重程度、持續時間以及恢復常態的路徑的判斷,將會直接影響計提壞賬損失準備的規模。綜合看來,下半年美國大型銀行的盈利狀況也不容樂觀。
全球視線月度資訊
中韓年內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
8月1日,中韓經貿聯委會第24次會議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行。雙方重點就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推動中韓經貿關系發展及有關區域和多邊經貿合作議題深入交換意見,達成廣泛共識。
歐元區PMI一年半來首過榮枯線
8月3日,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歐元區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從6月的47.4回升至7月的51.8,優于市場預期的51.1,為2019年年初以來首次超過榮枯線50。
英央行維持基準利率在0.1%不變
8月6日,英央行公布利率決議,維持基準利率在0.1%不變,維持資產購買總規模在7450億英鎊不變。預計二季度GDP將比去年四季度下降20%以上,全年失業率將上升到約7.5%。
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揭曉
8月10日,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揭曉,中國大陸(含香港)公司數量達到124家,史上首次超過美國(121家)。上榜企業營業收入達到33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上榜門檻提高到254億美元。
美聯儲宣布調整市政流動性便利工具定價
8月12日,美聯儲宣布調整市政流動性便利工具定價,將每種信用評級類別的免稅票據的息差降低了50個基點,減少了應納稅票據相對于免稅票據的利率。
日本二季度實際GDP環比下降7.8%
8月17日,據日本二季度經濟速報,日本二季度實際GDP環比下降7.8%,按年率計算下降27.8%,為有可比數據以來最大降幅。至此,日本經濟已連續三個季度下滑。
美聯儲宣布關于長期目標和貨幣政策策略聲明的更新
8月27日,美聯儲宣布一致通過有關“長期目標和貨幣政策戰略聲明”的更新,在通貨膨脹率持續低于2%的時期內,適當的貨幣政策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力求使通貨膨脹率適度高于2%。
美聯儲新策略是“靈活形式的平均通脹目標制”
8月27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美聯儲新策略是“靈活形式的平均通脹目標制”,持續疲軟的通脹給經濟帶來風險。在持續低利率環境下,新策略將助政策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