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合塔爾·沙地克
摘 要: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長遠的戰略計劃,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和進一步推進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本文通過開展全面實地調研,結合新疆實際,系統闡述了新時代深入實施新疆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意義,全面分析了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深入實施新疆鄉村振興戰略面臨的現實問題,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對策建議。在新疆深入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這些對策和建議為有效解決新疆“三農”領域的突出問題和短板,以及為鞏固提升新疆脫貧攻堅成果等,提供一定理論依據和政策導向。
關鍵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新疆;對策建議
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深入實施新疆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之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現“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啟動之年。打贏脫貧攻堅戰消除絕對貧困,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逐步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現實問題,作為當前“三農”工作的重點任務和目標,關系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尤其是實現農業農村全面現代化的至關重要的戰略部署和硬任務,在頂層設計、政策落實、實現路徑上具有互補性、互促性。當前,新疆農業農村現代化方面存在很多短板,尤其是在南疆四地州,城鄉發展不平衡、鄉村發展不充分的矛盾最為突出。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階段,一定要準確把握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積極尋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無縫銜接的路徑。在政策措施、銜接方式、實施方向等方面實現適度調整和環節細化,通過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為早日實現新疆鄉村全面振興,實現農業農村全面現代化打好基礎,提供堅實的保障。
(一)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的客觀需要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是解決新時代城鄉發展不平衡、鄉村發展不充分矛盾的必然要求。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城鄉之間的發展開始出現較大的差距。在社會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的背景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發生變化。隨著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廣大農村的勞動力、產業、資金等多種要素加速向經濟發展的城市和其他產業流動。這種現象導致一大批農村人才流入城市,成了城市社會建設的主流,為現代化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發揮了不可替代的支撐作用,但是也導致了鄉村資源的缺乏。人才和資金的流出妨礙了鄉村發展,影響了農民增收,也引發了新的問題,有些鄉村出現了老齡化、空心化現象。
從農村綜合發展的角度來看,雖然近幾年我國農村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教育、醫療、住房、基礎設施等領域不斷完善,尤其是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年年快于城市居民。但是,城鄉發展差距還是比較大,2019年新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03元,其中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是34664元和13122元,兩者之間的比例約為2.64∶1。很多農村地區,尤其是南疆深度貧困地區農村生態環境、水利基礎設施、農業生產環境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農民老齡化、土地碎片化問題比較突出,農民持續增收、農業持續增效難度大。農業生產條件落后,其發展速度落后于城市,而且二者之間的收入差距越來越大。從全新疆城鄉收入差距來看,全區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從2015年的16850元增加到2019年的21542元,雖然兩者之間的差距比例有所下降,但是差額還是比較大。以上所述的問題都需要通過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抱有更大的決心來逐步解決。
(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對鄉村衰敗現象的及時響應
從我國當前全面現代化進程來看,部分發展較快的地區慢慢出現鄉村衰敗的現象。隨著二三產業的不斷發展,農村很多強壯年輕勞動力都流入到大城市打工,在鄉村慢慢開始出現“老人農業”和“婦女農業”。從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歷程來看,其社會經濟、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到一定水平以后,針對在發展中出現的鄉村衰敗問題,都會通過一些有效的改革措施來全面振興鄉村。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正處在城鎮化加速的過程當中。2019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0.6%,從我國現在產業升級步伐加快這樣一個特殊階段來看,城鎮化率的拐點可能在75%左右,仍然有30%左右的人在鄉村生活,不可能像發達國家那樣達80%,甚至90%以上人口在城市生活。鄉村仍然是我國人口聚集的一個區域,較長一段時間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體地位不會有明顯改變。因此,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可以有效地解決在現代化進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跟工業化、新型城鎮化、信息化同步,盡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補齊全面實現現代化強國偉大目標進程中的短板。
(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保障
新疆作為我國農牧業生產大區,經濟社會發展較為滯后,貧困人口較多,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較低,特別是南疆四地州,是脫貧攻堅主戰場,是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致貧因素復雜、生態環境較為脆弱、產業基礎薄弱,脫貧難度大。近幾年脫貧攻堅成效比較顯著,全疆35個國家級貧困縣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3年的5400元增加到2019年的12035元,年增長率為12.09%,比全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3.59個百分點。今年需要脫貧的人口約16萬,跟往年相比,看起來脫貧任務不是特別重,但實際上,剩下的貧困人口大部分集中在自然條件較差、發展水平落后的地區,變成了目前脫貧攻堅中最難啃的硬骨頭。因此,要根據新疆的實際情況,通過更有效的措施,深入實施新疆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構建有特色的現代化農業生產經營體系,進一步提升農村剩余勞動力就近就地穩定就業水平,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保障。
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深入實施新疆鄉村振興戰略面臨的困難
(一)農業經營規模分散,農業農村現代化短板較多
新疆作為全國面積最大的農業生產大區,農業生產發展水平和種植結構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和短板,因自然條件、地理位置、農民素質、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差異,各地區之間呈現出不同類型的生產結構和生產方式,且生產中都存在“散、小、雜”的共性問題。新疆目前農村耕地面積78634.299萬畝,人均耕地面積3.12畝,戶均面積11畝,耕地和養殖業規模化程度較低。這讓機械化和現代化技術推廣面臨困難。這種小而分散的生產方式往往成本較高,產量有限,不利于提高自身競爭力,也使得新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難以有所突破。
(二)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產業融合發展水平有待提高
首先,鄉村基礎設施等公共事業建設相對滯后,農村水電、天然氣、農田灌溉、網絡等基礎設施還不能完全滿足廣大農村群眾的生活發展需求。比如,目前新疆絕大部分鄉村已經完成了富民安居房建設,農牧民已經搬進了結實、明亮、寬敞的新房子。但是,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進一步深入實施,農村富民安居房的下水管道、污水處理、天然氣、廚房、廁所等基礎設施跟不上,影響了農牧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其次,產業發展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新疆鄉村產業發展水平較低,產業結構單一,尤其是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水平亟待提高。南疆四地州深度貧困地區農村土地碎片化問題比較突出,農業生產集約化、規模化程度很低,農民“小農”思想比較嚴重,鄉村產業都存在經營分散、規模較小、同質化嚴重、品牌意識不強、綜合競爭力弱等問題。
(三)鄉村人才短缺問題較為突出,創新力度不夠
在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需要大量的人才儲備,有了足夠的人才才能夠順利實現農業農村的現代化。想要鄉村振興戰略落實到位,就需要有專業的技術管理人才。從新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實際來看,緊缺鄉村產業創業創新人才,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管理、農村電商、農村金融、市場開拓、營銷策劃等方面嚴重缺乏實用型人才。很明顯,新疆作為西部偏遠地區,農業生產大區,鄉村實用人才缺乏是目前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進程中必須要徹底解決的關鍵問題。沒有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很難實現農民持續增效、鄉村全面振興、建成現代化強國的偉大目標。
三、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深入實施新疆鄉村振興戰略的對策建議
(一)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完善鄉村基本經營制度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農業現代化,沒有農村繁榮富強,沒有農民安居樂業,國家現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新疆地區農業現代化水平較低,必須要加大力度,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盡快補齊“四化同步”中的短板。進一步完善新疆獨特的農產品市場體制,構建起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產業體系、經營體系一體化的農業生產產業鏈。同時引入現代企業制度,通過吸引人才、資金優惠、優先發展等靈活的方式組建各類形式的涉農企業,重點發展高科技鄉鎮企業、進一步加強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競爭力。將現代農業三大體系構建起來,首先要加快和完善產業體系,有效推動種植業、農產品精深加工、農業社會化服務業轉型升級。其次,農業生產體系充分利用先進技術,帶動農業生產,轉變生產模式,提升農業生產整體水平。再次,農業經營體系,加強職業農民的培育,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充分利用農村電商、現代化物流等新業態,進而實現新疆農業農村現代化,完善鄉村基本經營制度體系。最后,要從金融制度上入手,在鞏固基層基礎上加以完善,結合新疆農業生產實際,把農村各項改革落到實處,進一步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體系,著力解決農村土地確權過程中出現的歷史遺留問題,有序促進農村土地流轉,真正讓農民享受農村改革的紅利,吃上“定心丸”。
(二)大力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鞏固和拓展產業就業扶貧成果,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的主要載體,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深入實施新疆鄉村振興戰略,補齊鄉村產業發展短板的有力措施。首先,依托各地州特色優勢產業,進一步創新扶貧模式。重視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通過“農戶+合作社+企業”“農戶+農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多種靈活有效的模式,有序促進農村土地流轉。其次,要進一步建立健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管理監督制度機制,全力支持和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使其進一步發揮作用,進而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為早日實現新疆鄉村全面振興打好堅實的基礎。再次,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過程中,必須加大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應當充分展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經濟發展、脫貧攻堅戰中的作用和地位,對于具備資質的企業和項目應當為其提供一定的財政支持。
(三)進一步加強鄉村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促進鄉村全面發展
鄉村振興作為一個全方位的戰略,需要熱愛農村、熱愛農民、懂農業的科技人才。李克強總理在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支持農民就近就業創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擴大以工代賑規模,讓返鄉農民工能打工、有收入。”當前新疆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急需要優秀的鄉村人才隊伍。人才問題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出路,只有正確的科技指導才能給鄉村產業指明方向,才能破解農民增收、農業增效難題。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首先要鞏固和完善基層黨建工作,強化鄉村振興的領導機制,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實的基層保障。其次,要通過繼續引進高校“短平快”項目吸引和鼓勵更多優秀青年人才返鄉創業,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再次,要進一步完善鄉村人才培養制度機制。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了新時代,更是進入了高科技信息時代,鄉村產業的興旺、生態環境的改善、優秀鄉村文化的傳承和傳播都需要人才。因此,要進一步引進和培養一批懂技術、懂農業、愛農村的優秀人才,促進鄉村全面進入信息化時代,推進鄉村產業融合發展,繁榮鄉土文化,樹立良好鄉風。
參考文獻: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網站,http://www.xinjiang.gov.cn/xinjiang/xjyw/202004/a53b44a4bc84461a8e4c87a3ceaa10b0.shtml,2020-04-01.
[2]雪克來提·扎克爾.沖刺攻堅決戰決勝堅決打贏新疆脫貧攻堅戰[N].學習時報,2020.4.24(01).
[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2019年新疆統計年鑒[J].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11.
[4]李克強.2020年全國政府工作報告[J].新華網,2020.5.22
[5]阿班·毛力提汗,曹茲綱:脫貧攻堅戰,新疆一定打得贏——2019年新疆脫貧攻堅報告[J].新西部,2020(2).
[6]顧華詳,陳宏:論辯證思維視域下的新疆南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J].新疆農墾經濟,2019(8).
(作者單位: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