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娜
摘 要:語言教育在學前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師要利用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培養(yǎng)孩子們連詞成句,流暢交流和表達的能力。對于大班幼兒來說,更要進一步提高要求,增強他們相互之間溝通交往的能力。本文將提出幾種方法,為筆者在教學中總結的經驗,僅與廣大教師交流參考。
關鍵詞:大班幼兒;語言交往能力;學前教育
引言
與人溝通交流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大班的幼兒已經基本能夠與他人進行簡單的信息傳遞,但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還不足,詞匯量也十分匱乏。教師需要結合他們的年齡特征、學習能力特征及思維特征,設計出合理化的語言教學活動。
1.從詞匯積累出發(fā)
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需要以詞匯量的增加為基礎,只有積累了足夠的詞匯才能連詞成句,完整的表達。對于大班幼兒也是一樣,教師應該以詞匯為立足點,結合身邊常見的事物,介紹新詞,再讓他們用詞造句,完整的表達。我們可以在閱讀區(qū)角里創(chuàng)設游戲活動,讓幼兒進行語言鍛煉。例如,出示一個字“電”,讓幼兒給“電”找朋友,幼兒積極主動的動腦,例如電燈、電話、電腦、電視、彩電、電影等等,這樣的口語訓練是非常簡單的形式,從組詞開始、一點點造句,讓幼兒學會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身的思想[1]。隨著詞匯一點點的增加,幼兒相互之間溝通的能力也會進一步增強。
2.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
幼兒日常的溝通都是沒有任何預設的,培養(yǎng)他們即興組織語言的能力很關鍵。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孩子們相互之間在溝通時詞不達意,運用的詞匯令人哭笑不得,簡單的幾句話不斷重復,卻很難表達出自己的意圖。針對這種情況,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表達及交往能力應該從真實的情境出發(fā),增強他們即興組織語言的能力及反應能力。
例如,有一次,我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這樣一個無聲的情境,場景是一個老師,戴了一副眼鏡,一邊看書,一邊在本子上寫,讓幼兒仔細觀察之后進行畫面的描述。有的小朋友說;“他帶了眼鏡在看書,還在寫字”,有的小朋友說;“他在看書,看一下,寫一下。”他們講的都很對,但是其實還可以講的更好,教師引導他們再次仔細的觀察局部與細節(jié)動作,從而可以更加仔細、完整的描述。還有一次,我讓兩個幼兒表演“紅紅吃瓜”的情境劇,大概含義就是紅紅在吃西瓜,吃完習慣性的將西瓜皮扔在地上,這時候奶奶來看紅紅,一腳踩到西瓜皮上摔倒了。全體幼兒看的非常仔細,感覺到非常好奇,幼兒內心的學習興趣被激發(fā),注意力集中,長期處于興奮的學習狀態(tài)。
3.組織多彩的語言活動
為照顧到幼兒的心理需求,教師在設計語言教學活動時不能一成不變,總是用同樣的方法,這樣孩子們會很快失去興趣。只有多彩、多樣,且趣味性更強的活動才能始終吸引孩子們,讓他們以更高的熱情參與進來。因此對于教師來說,這是一項巨大的挑戰(zhàn),對我們的教學設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我總結出了以下幾類有效的語言教學活動,效果良好:講故事比賽、趣味角色扮演活動、歌唱比賽、辯論活動、動手操作活動等。這些活動都需要幼兒與同伴、幼兒與教師之間廣泛交流。
精彩的幼兒語言活動課讓幼兒有了更多傾聽、溝通、交流、表達與展現自我的機會,有了語言能力發(fā)展的廣闊平臺。例如,教師可組織“講故事比賽”,教師提前讓幼兒在家中準備,學習有趣的故事,然后在課堂上以“講故事”的方式呈現故事內容。這種方式不僅鍛煉了幼兒聽故事的能力,同時,提升了幼兒的語言組織、語言表達能力。再如,在繪本閱讀課“小馬過河”的教學中,教師可讓幼兒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趣味角色扮演活動,鼓勵幼兒分別扮演小馬、老馬、松鼠、老牛等角色。幼兒在扮演過程中,語言表達與交流更加流暢,同時,在表演中,幼兒還學習了故事中的深刻哲理[2]。另外,歌唱比賽、辯論活動等對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同樣重要。教師可鼓勵幼兒唱自己喜愛的歌曲,如《拔蘿卜》《小毛驢》《小兔子乖乖》《小螺號》《小跳蛙》等,還可附帶舞蹈。總之,在課堂中,組織多彩的活動為幼兒語言能力培養(yǎng)搭建了平臺。
4.營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
我們之所以能夠掌握一門語言,除了有后天學習的作用,還與我們所處的語言環(huán)境有直接關系。環(huán)境對孩子們的影響是極大的,在環(huán)境中,他們會無意識的接收語言信息,并積累起來,在需要時運用。那么可以說,只要教師能夠打造出優(yōu)質的語言環(huán)境,培養(yǎng)幼兒語言交流能力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表明,任何人的語言能力都絕非天生的,而是在其后天的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出來的,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可以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要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真實的、良好的、可以自由說話的語言環(huán)境。在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幼兒多提問、敢表達,讓幼兒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想法和問題勇敢的說給教師聽。同時,教師要切合幼兒語言發(fā)展的實際情況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例如,中班教師在進行語言活動《happy birthday》時,就可以在課前給當月過生日的小朋友做統(tǒng)計,然后在課上利用多媒體的形式播放《happy birthday》這首音樂,同時伴隨著相關的過生日、吃蛋糕的圖片展示,讓小朋友們一起許愿并一一表達出來。這樣的教學活動為幼兒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相對真實并且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不僅能激發(fā)幼兒的興趣,還能加強幼兒表達的積極性,為今后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3]。
5.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yǎng)幼兒語言能力的工作任重道遠。幼兒教師不僅要具有良好的心態(tài)、高超的教學技能,更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主動遵循《指南》要求,組織更加有趣、生動的幼兒語言課堂。重視營造良好的師幼互動氛圍;采用多元化的語言教學方式,重視幼兒審美情趣的激發(fā);組織多樣的幼兒語言活動,讓幼兒學會傾聽、交流與表達;在幼兒日常教學中見縫插針地培養(yǎng)其語言能力;實現語言能力培養(yǎng)與幼兒生活體驗的結合等是促進幼兒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舉措。這樣的教學對于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十分必要,值得嘗試。
參考文獻
[1]遲麗娟.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同伴交往能力[J].當代教研論叢,2017(2):137-137.
[2]解靜.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能力[J].科普童話·新課堂(下),2016(7):69-69.
[3]郭麗麗.以繪本閱讀為載體,提高大班幼兒語言能力的實踐研究[J].時代教育,2016(18):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