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士紅
摘 要: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適時引入信息技術手段,能夠有效激活學生學習思維,形成嶄新的教學成長點。音樂作為藝術類學科,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巧妙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展開教學實踐,能夠促進信息技術與音樂學科的融合,幫助教師培養創新力強、音樂水準高的優秀人才。
關鍵詞:小學音樂;信息技術;應用路徑
引言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進入了大眾的視野,成為了教學過程中常用的教學手段,借助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能通過畫面形式向學生展示音樂內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更深入的理解音樂。在實際小學音樂教學中,要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特點,從實際出發,找出信息技術融入音樂教學課堂的具體措施。
1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人們只有具備某方面的興趣,才可以熟練認識和掌握某種事物,主動參加到某種活動當中,興趣在人們參與活動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教師。”任何人只要對某件事或者某個東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呈現出熱情、積極以及肯定的心理傾向,在這種傾向的推動下,就會使人們主動探索新事物、鉆研新問題。對于學生來說,只有產生濃厚的音樂興趣才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學習當中,其是產生情感的基本條件,同時還是學生在音樂方面保持長遠發展的重要保障。比如,在《音樂的魅力》一課中,如果只靠教師的講解,學生對音樂的創作背景以及音樂所傳達出的情感,可能不會很感興趣或者理解得不是很透徹。但是借助多媒體的力量,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學生親自動手在網絡上查找相關資料,在查找的過程中,學生所獲得的信息量會大大超出教師事先所準備的。在學生饒有興趣的相互交流過程中,音樂的創作背景以及所傳達的情感,在不知不覺中就已解決,而且學生對于查找資料與發布信息樂此不疲。
2 提升音樂課堂教學的氛圍
隨著多媒體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新課程改革理念在小學教育中的推廣,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采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實現教學方式的改革與教育質量的提升逐漸成為教師關注的重點。但由于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推廣的時間比較短,所以,教師在該方面的教學經驗十分有限,甚至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將多媒體信息技術的精髓展現出來。有的教師雖然運用多媒體技術開展音樂教學,但對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運用只是流于表面,并不能深入到小學音樂教學實際中。基于該現象,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做的是對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進行正確的引導;其次需要運用多媒體技術資源的優勢創設與音樂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教學情境,進而增加教學活動的實效性;最后需要把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授課、學生機械練習的方式轉變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方式。這樣不但可以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而且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 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網絡互動開闊音樂視野
小學音樂教學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得到個性發展。但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學生趨于被動,沒有選擇性。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讓學生展開互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被動局面。在網絡上學生有較大的選擇權,可按照個人興趣、音樂水平選擇不同層次的音樂教學,在自由的環境下,創造力將會得到大幅度提升。網絡無需考慮時空限制,課內的知識大可延展到課外,學生自由支配學習時間,拓展了視野,也強化了學習效果。教學《童聲中國娃》一單元時,教師先播放范唱,讓學生跟著哼唱。隨后指定學生上臺操作計算機,給歌曲進行分句,并標上分句記號。有學生會立馬發現錯誤,主動要求去修改。學生仔細觀察海星、海螺、貝殼、海草等圖片,發現都有相對應的歌曲分句節奏。隨機抽取圖片,練讀圖片后所隱藏的節奏,練讀后還與其他同學互動,互相抽取圖片考驗對方,有不會的分句就互相指導。學生唱成一片,氣氛十分歡快。教師還將歌曲襯詞比作“海風的聲音”,讓學生根據電腦程序流程,練習大三度音程和小三度音程,即便是難懂的音樂理論,學生也積極配合。最后,教師拓展介紹了許多童年歌曲,讓學生自由選擇欣賞,課堂非常具有活力。教師為學生設計了許多不同形式的音樂互動游戲,用電腦程序加強了歌曲分句的練習,還將音樂理論知識加入計算機程序,并且進行教學拓展,創設了優秀的課堂氛圍。
4 活躍課堂氣氛,培育想象能力
想象實際上是人們的大腦對已有的表面現象進行創新,從而樹立新形象的一個過程。想象是一個復雜、高級的認識過程,在人們的不斷學習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想象是治理活動的指導,是個人在理解和掌握知識時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想象有利于提升學習的創造性。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指出,想象力比起知識更加的重要,由于知識有限,然而想象力具有無限的范圍,同時想象還是知識變化的根源。經過動畫想象,然后借助語言將想象的內容進行闡述。比如,在教《課間十分鐘》時,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操場上一群可愛的孩子在做游戲,有的拍皮球、有的跳皮筋、有的抖空竹,玩兒得開心極了。學生課間活動的場面在課堂上再現出來,使學生們有親切感,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欲望。因為唱的就是自己的課間生活,學生唱得很有感情,很能打動人,整堂課能高效又充滿樂趣的完成。
結語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融入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活動中,能有效改善音樂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狀況,為學生音樂知識的學習提供了一定的輔助力量。這種教學方式能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適當減輕學習過程中的壓力,充分體驗音樂學習中的樂趣,最終達到實現陶冶學生情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智超.談小學音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J].教育現代化,2014(10):66-67.
[2]劉紅.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現狀[J].開心素質教育,2015(09):70.-71.
[3]林琴.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應用中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評論,2016(12):150-152.
[4]陳蓉盛.基于信息化環境下的小學音樂智慧教育研究[J].北方音樂,2017,37(1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