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媒體的出現和發展,為高校基層黨組織的輿論宣傳工作提供了更多便利條件。因此,高校基層黨組織需要正確認識新媒體的特點,發揮其優勢,通過創新宣傳手段,來提升高校基層黨組織的輿論宣傳水平,并通過加強網絡監管,把握正面的輿論傳播導向,為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校園輿論氛圍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
關鍵詞:新媒體;高校基層黨組織;輿論宣傳;互聯網
“新媒體又稱之為數字化新媒體,是相對于廣播、電影、電視等傳統媒體而言的。新媒體不僅是一種具體的媒介形態,更是一種網絡化的媒介環境、泛在的信息場域和多態的存在方式。”①習總書記指出:“各級黨委要高度重視信息化發展對黨的建設的影響,做到網絡發展到哪里黨的工作就覆蓋到哪里,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改進黨員教育管理、提高群眾工作水平,加強網絡輿論的正面引導。”輿論宣傳工作肩負著高校基層黨組織傳播黨的重要戰略思想和正確引領價值導向的重要使命,是對黨員和群眾進行宣傳教育的重要紐帶。因此,高校基層黨組織必須要不斷推進黨的輿論宣傳工作有序開展,進而更好地發揮高校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當前,新媒體為高校基層黨組織的輿論宣傳陣地的建設發展創造了條件,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新的方向,因此如何有效做好輿論宣傳工作,通過新媒體的強大技術力量積極探索加強高校基層黨組織輿論宣傳工作的建設路徑,則是當前各高校基層黨組織面對的重要課題。
一、奠定思想基礎,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
高校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高校同時也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習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②高校基層黨組織“在宣傳工作中要注重文化育人、教育引導、輿論宣傳、實踐育人等各個方面的結合,讓黨組織成員首先要從思想上武裝自己,在行動上才能落實到實際的學習工作中以及國家的建設上去,真正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范踐行者。”③
因此,在新媒體下各高校必須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網絡上的陣地建設,對互聯網的優勢要有充分認識并加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充分利用互聯網的便利條件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理論成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思想引領網絡文化思想陣地。一方面,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宣傳話語必須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因此在網絡宣傳中要學習大眾話語,用貼近生活的語言表達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避免官話、套話和語言上的空洞泛泛,多采用一些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小故事小插曲,生動具體地展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象地告訴學生什么值得肯定和贊揚,而什么需要否定和批判。另一方面,利用新媒體對身邊的先進模范人物的先進事跡進行宣傳,通過鮮活的事跡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特別是廣大學生黨員、干部必須帶頭學習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高尚品格和模范行為帶動其他同學,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讓高校的輿論宣傳工作切實地助力青年價值觀的形成。
二、創新宣傳手段,提升高校基層黨組織的輿論宣傳水平
在新的歷史時期,輿論宣傳的媒介越來越多樣化、技術越來越先進,高校基層黨組織如何創新手段和話語載體、更新宣傳方式,在宣傳時更好地體現時代性、群眾性,彰顯感召力,更具親和力,不斷提升高校基層黨組織的輿論宣傳水平,是當前高校基層黨組織亟需思考的重要課題。
因此需要不斷創新宣傳載體,借助微信公眾號、論壇、黨政交互平臺(如學習強國等)、微博等形式,采用網絡圖文、小視頻、直播、云平臺互動等方式及時引導輿論,傳播主流意識形態,弘揚主旋律,采用學生最感興趣、最容易接受的載體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由傳統的通過報紙、宣傳欄、廣播等單向的說教和灌輸方式向多維度的對話交流的形式轉變,在提高學生參與度的同時可以更好地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提高輿論宣傳的影響力和感召力。“高校基層黨組織要充分利用和發揮互聯網優勢平臺,創新理念、內容、方式,適應高校主體差異化的傳播趨勢,加快構建高校輿論引導新格局。”④
三、加強網絡監管,把握正面的輿論傳播導向
高校基層黨組織肩負著輿論引導、組織宣傳以及校園思想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在當前只有充分發揮新媒體的自身優勢,加強正面宣傳,傳播主旋律,弘揚正能量,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才能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輿論氛圍,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的和諧健康發展。習總書記強調:“新聞媒體是社會輿論的發射器,也是社會輿論的放大器。如果只看到黑暗、負面,看不到光明、正面,雖然報道的事情是真實發生的,但這是一種不完全的真實。”⑤因此,以此作為高校基層黨組織輿論宣傳工作的重要原則,需要進一步加強網絡的監管和引導。
高校基層黨組織可以與校信息網絡中心進行合作,由校信息網絡中心負責提供技術支持,主管校園網絡安全的應急處置、不良信息的數據監控、封鎖等,保證校園網絡的安全平穩運行。同時,應建立面對重大事件的快速反應和聯動機制,及時就社會上發生的突發性、敏感性熱點事件進行輿論引導,提出輿論引導方案并組織宣傳部編輯人員第一時間根據權威報道,發布評論文章,把握正面的校園輿論走向,強化高校基層黨組織的輿情應對能力,妥善做好各類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工作。“通過監管和引導,營造文明健康的網絡環境,抵制敵對勢力的思想文化滲透,遏制腐朽落后思想文化傳播。”⑥
參考文獻
[1]謝新洲.新媒體將帶來六大變革[N].人民日報,2015-04-19(5).
[2]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EB/OL].
[3]王勤霞,周鑰明.新媒體下高校基層黨組織輿論宣傳工作的路徑探索[J].高教學刊,2019(14):180.
[4]王勤霞,周鑰明.新媒體下高校基層黨組織輿論宣傳工作的路徑探索[J].高教學刊,2019(14):181.
[5]吳學琴.當代中國日常生活維度的意識形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68.
作者簡介:
姜羽西(1990-),女,遼寧沈陽人,法學碩士,遼寧何氏醫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教師,研究方向: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研究。
本文系遼寧何氏醫學院思政教研室主任韓冰的《習總書記重要論述指導下依托新媒體加強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研究》,2019年度遼寧省高校黨建理論研究課題青年課題,課題號2019GXDJ-QN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