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博光
摘 要:在隨著我國科技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逐漸衍生出了一種惡碳技術,并使得廣泛運用于我國的文物保護與考古工作中。舉例來說,工作人員在開展考古工作的時候,能夠利用物探技術來進一步研究關于一些古墓以及地下遺址的現存情況,并根據清理出來的古跡來推斷其發展狀況。本文不僅對物探技術的概念進行闡述,也為現在的考古文物工作提供了建議,希望對有關部門提供幫助。
關鍵詞:考古;文物保護;物探技術;應用措施
現階段,我國文物保護部門以及社會群眾都對考古以及文物保護工作愈發的關注起來,這就導致了物探技術的應用越發的廣泛,使用頻率也在逐漸上升,也使得物探技術更加的完善,可以通過建筑物的外觀以及文物的樣式來推測他們的產生的年代。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工作人員在進行物探技術的操作時,需要注意文物的保護工作,以及技術操作的要領,詳細的內容會在接下來的文章中依次闡述。
1 物探技術的概念
物探技術換成另一種說法,就是地球物理勘探技術。通常來說,這種技術是可以通過對地球物理磁場的變化以及分布進行分析和勘測,從而達到準確的預測相關地質的巖層以及特殊地域組成的目的,進一步推測其生成的原因以及組成部分。這項技術投入工作最早開始于20世紀的60年代,物探技術為這期間的考古工作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并且逐步被更多的專家人員所了解。
2 物探技術貫穿于考古與文物保護事務中需要關注的要點
2.1 融合多種方法
總體來說,無碳技術是由多種技術,方法組成的,這些技術跟方法都有各自的優勢,以及缺陷。所以,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工作人員要結合實際情況并熟練運用各種方法以及技巧,不要總是使用同一種方法,要盡力將考古工作的誤差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
2.2 實時性革新技術
伴隨著考古工作的不斷進行中,工程進行的速度也需要不斷的進行調整,并且后續工作的難度也會逐步加強。因此,對物探技術使用的熟練程度以及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各種規范以及標準,也會隨著工作難度的增加而加強。在這個大前提下,相關的專業人員要更加全面的投入到新技術的研發過程中,使得考古技術變得更為全面與完善,從而更加適應如今社會的發展趨勢。
2.3 多關注實際并做好安全防范
要想對我國的歷史文化進行跟深入的了解與研究,就必須要做好文物的保護工作。這就對相關技術人員有著較高的技術要求,必須要在考古的工作現場一心一意的進行研究,不能有絲毫的馬虎。雖然現在已經有物探技術來幫助考古工作的開展,但它只是作為一項輔助工作。更多的還是需要工作人員懷有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以及對工作認真負責的心態,再結合物探技術的運用,從而創建出更加安全且規范的操作流程,這是考古工作得以有效開展的重中之重。
3 現代考古和文物保護工作中物探技術的有效應用措施
3.1 古墓探查方面的應用
通過對以往的古墓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發現大部分的古墓埋藏的深度都是有限的,并且古墓埋藏的土壤的性質也是有著很大的差別,僅僅靠人力是無法得出具體的結論,這就需要借助物探技術進行更深一步的勘測。此外,不同的墓穴,它的構造也是不同的。一般來說,古墓的磚石與洞穴與自然土壤有著較大的電阻率差,工作人員就可以通過各種技術方法來測量不同位置的電極。了解了不同深度土壤的電阻率,就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古墓的構造情況,對古墓的大致構造也會有一個準確的判斷,就可以達到令勘測人員更加深入的了解古墓內部結構的目的。
目前辦隨著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物探技術的種類也是越來越多樣化,向重力測量、探地雷達、彈性波反射等多種方法都開始以物探技術的形式普遍應用于考古工作中。然而需要令人擔憂的是,隨著我國的經濟不斷發展,城市也在不斷的進行建設,地表的建筑也是在逐漸的增多,這就為考古工作的進行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也成為了一個嚴峻的挑戰。針對這種情況,工作人員就要在進行考古工作的同時,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對古墓的規模進行一個大致的推斷,盡快準確的判斷出古墓的結構。通過這些前期的技術鋪墊,希望可以為今后的考古工作提供一些參考方案,從而便于考古活動的開展。
3.2 古建筑地下遺址探查方面的應用
此外,通過對目前現存的一些古建筑進行觀察和分析,發現一些古建筑在地面上的保存情況并不完好,而埋藏于地下的部分卻十分完整。但是,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古建筑的保存也變得越來越困難,嚴重的會使得文物被埋沒在土地中。所以,要想解決這類問題,就要考慮通過無碳技術來探測相應的地下古建筑的遺址。
舉例來講,在研究朱元璋在安徽鳳陽縣創建的京城遺址時,工作人員就首先對一直所留存下來的殘缺部分及文物進行深度的剖析,再配合行測來進一步的確認京城的分布位置。接下來,就是利用電阻率法來確定城南以及古城墻的埋藏深度以及位置,了解它的大致結構以及組成部分。由于所處的位置地質情況較為復雜,加上工作人員對遺址的情況并不了解,如果貿然進行勘測的話會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素。所以,選擇物探技術更有利于研究的進一步進行。再比如考古工作的進行當中,很有可能會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從而出現古城墻塌陷的情況。這時,就需要利用地下鉆孔法來判斷地下的情形,再通過各種物探技術的配合,便可以很快地鎖定城墻的位置,來進行深層次的研究。
3.3 石雕和石窟裂縫探查方面的應用
由于石雕和石窟存在的時間較長,因此會受到風沙等自然災害的影響,還有一些不確定因素,這就導致了現存的大量石窟和石雕出現裂縫,如果放任不管的話,地下水會隨著這些裂縫大量的流出,非常不利于文物的保存。因此,技術人員在維修這類石窟石雕時,可以提前設置一個排水口,合理的引導排水方向,使得地下水沿著預定的方向流出。另外,工作人員還需要對石窟以及石雕的裂縫進行維修,為了防止裂縫的數目不再繼續增加,要及時的在石雕表面噴灑防風化液。
4 結束語
結合全文來看,物探技術在考古工作的進行中扮演著不可缺少的角色。相關工作人員要熟練的將物探技術與實際操作進行有效結合。此外,也要對文物以及各種古跡進行詳細的勘察,來判斷出各類文物的特性。除此之外,還要結合考古工作現場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開展方案來進行操作。相信堅持下去,肯定會對我國考古行業的發展貢獻出不小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吉艷華.關于我國考古和文物保護工作中物探技術的應用探析[J].神州,2013(3):94-99.
[2]高建強.我國考古和文物保護工作中物探技術的應用探究[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15):130-134.
[3]平小娟.簡析考古挖掘及博物館保管中的文物保護[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3):14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