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向春++梁雨春++于永恒
摘要: 機械深松聯合整地作業是集滅茬、旋耕、深松、施肥、起壟、鎮壓多項作業一次完成的新的耕整地技術,近幾年來機械深松聯合整地作業得到較快發展。機械深松聯合整地作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一項高效舉措,對提高作業效率,降低作業成本,增加糧食產量具有重要意義,經濟效益顯著。
關鍵詞:深松聯合整地;應用措施;效果對比
中圖分類號: S23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6.23.020
樺甸市屬于典型半山區,耕地中山崗平地、河岸沖擊地、草甸地等平地緩坡地均適合機械深松聯合整地作業。旱田以玉米種植為主,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單位,土地大多條狀分布于大片耕地間,土地分散,適合中小型械深松聯合整地機作業。秋季秋收忙,秸稈處理不了,土地封凍早,適合以春季播種時進行深松聯合整地作業。
1深松整地機型選擇
選擇深松聯合整地機,即旋耕、滅茬、深松、施肥、起壟、鎮壓等多項作業一次完成,達到待播狀態,作業效率高。根據需要和配套動力來選擇,主要兩種耕幅機型,耕幅1400毫米深松聯合整地機,配套動力40~60馬力拖拉機,作業起壟2行,適合地塊小,有一定坡度的坡耕地;耕幅2000毫米深松聯合整地機,配套動力60~90馬力拖拉機,作業起壟3行,適合相對較大地塊,作業效率高。選擇質量可靠,設計合理,符合本地農藝要求,通過推廣鑒定的正規廠家生產成熟機型。
2機械深松聯合整地作業應用技術
樺甸地區由于耕地特點和生產條件的限制,機械深松聯合整地作業基本都在春耕季節進行。
優先對小型機械連年滅茬、鏵式犁起壟、播種、收獲等機械碾壓,土壤板結,形成犁底層的耕地進行機械深松聯合整地,以打破犁底層,改善土壤物理性狀,蓄水保墑,提高抗旱能力。連續兩年深松聯合整地的地塊,基本達到全面深松,可間隔一年作業。
選擇坡度小于10度以下耕地作業,壟長50米以上,壟距60厘米左右,前茬玉米高度在15~18厘米內,最高不超過20厘米。
地表玉米秸稈處理干凈,撿拾凈石塊。適宜播種時深松聯合整地,達到待播狀態,隨后播種,土壤濕度大地塊,晾曬0.5~1天后再進行播種。
深松鏟對壟溝進行間隔深松,調整好壟距,誤差不超過1.5厘米,深松深度以25~35厘米為宜,不能淺于25厘米。過淺不利于農藝對深施肥的要求。根據地塊條件選擇深松深度,耕層深、無石塊應深些,相反宜淺。
肥料倒入施肥箱時,撿拾肥袋中合格證標簽,捏碎成塊肥料,防止堵塞,造成施肥斷條。根據需求,調整好施肥量,有些機型安裝電子控肥裝置,易于操作。粘重地塊勤于檢查施肥狀況,防止黏土堵死施肥管。
機手要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做到不漏耕不重耕,深淺一致,上實下松。進地作業擺正機身,到地頭保持直線行駛,防止地頭壟向傾斜,壟距大小不一。深松裂溝應合墑彌平,達到壟臺平整,土壤細碎。
地頭轉彎時必須提升深松聯合整地機,清理秸稈雜草纏繞,檢修機具時切斷動力,懸掛機具用堅實木樁木板等支撐墊實。
及時更換磨損嚴重的滅茬和旋耕刀片,緊固松動刀片固定螺絲,補充丟失刀片。殘缺刀片影響耕地作業質量,刀片缺失嚴重造成坷垃甚至明條。
3深松聯合整地的特點
深松后在壟溝內形成暗溝,創造虛實并存耕層結構,接納雨水,為旱作耕地建立“天然水庫”,減小雨水對地表形成的徑流,減少水土流失,抗旱保墑。深松聯合整地8厘米耕層地溫平均提高0.5℃,利于春季寒氣散發,吸納熱量,抗低溫冷害。以玉米為例比傳統耕作方式,提前出苗2~3天,出苗齊,利于培育壯苗,出苗率提高5%,搶積溫,促早熟,提高玉米品質和產量。
耕層加深,團粒結構合理,土壤通透性得到改善,利于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微環境,保肥蓄水能力強,利于作物根系深扎,根系增多,助于作物對水肥吸收。同時根茬粉碎還田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培肥地力。
深松聯合整地作業可以做到深施肥,施底肥深度可達20厘米左右,而且位于壟側,種肥隔離效果好,有效防止施肥過淺造成燒苗現象,提高化肥利用率,符合農藝對玉米深施肥要求。種肥隔離遠,注意增施口肥,以保證苗期養分供給。
一次進地完成滅茬、旋耕、深松、施肥、起壟、鎮壓多項作業。作業效率高,降低生產成本,縮短了播種時間,能夠做到適時播種。對于新出臺的玉米價格機制,降低生產成本對種植戶尤為重要。
4存在問題和不足
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單位,土地分散不集中,深松聯合整地不能連片作業,影響機械高效作業,整地作業效率不能充分發揮。半數坡耕地不適宜機械耕整地,一定程度上制約深松聯合整地作業發展。隨著土地流轉,農業規模經營,深松聯合整地作業必將是農民增收,農業穩定增效,提高耕地質量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一項重要措施。
作者簡介:柳向春,中專學歷,樺甸市金沙鎮農業站,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機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