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
[摘 要] 優質嚴謹的統計工作是企業開展經營管理活動的重要保障。在新形勢下,做好企業統計工作是企業發展的有效助力。重新明確工作定位是優化和改善企業統計工作的基礎,強化制度建設和機制創新是優化統計工作的保障。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是推進統計工作變革、保證數據質量的可靠路徑。
[關鍵詞] 重新定位 機制創新 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F272文獻標志碼:A
日益復雜的市場環境給現代企業經營管理帶來越來越多的挑戰,需要企業及時了解市場情況與內部狀況,做出科學的研判和決策。科學決策來源于精準的數據支撐,優質嚴謹的統計工作是開展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重要保障。在新形勢下,重視和優化企業統計工作,不僅有利于國家經濟信息調查統計,同樣也有助于提高企業精細化運營水平,更好地為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長期以來,因為數據采集手段單一、組織內部重視程度不足、統計監督工作相對薄弱等原因,企業統計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應付、被動等問題。然而在新形勢下,如何加強重視,充分利用互聯網開展數據統計和分析,為企業經營管理和科學決策提供數據支撐,成為企業發展中面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重新明確工作定位
所謂的統計工作,指的是通過對職位工作量化指標進行全面有效的分析,并根據結果來反映生產運作過程的變化以及工作人員在單位時間內為企業創造的利益提供相關數據資料的一項工作,其主要的職能為信息、咨詢以及監督。一直以來,企業信息統計工作既服務于企業自身經營管理活動,又服務于政府經濟社會信息數據搜集。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存在重視程度不足,主動性、積極性欠缺等問題。受陳舊的管理模式影響,大多數企業的統計工作長期處于被動狀態,企業管理人員僅將其作為應對政府經濟統計需要的部門。在分析企業經營管理問題時,并未將解決數據失真和數據滯后現象作為改善經營、提高政策精準度的重要依據。為改變這種情況,首先應該重新定位企業統計工作,確定服務對象,界定效用功能。
(一)明晰職能定位
服務于政府部門數據統計的需要曾是較長一段時間內企業統計工作的主要目標,在市場化日益深入的今天,重新捋順工作職能、明晰定位,使其服務于企業發展成為做好該項工作的前提條件。明確工作定位即將信息統計工作列為企業重要工作,明確其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地位與作用。企業管理人員和相關崗位的工作人員必須在思想上、行動上加強對統計工作的重視,強化人財物力保障,提高統計工作實效,解決普遍存在的重財務數據、輕統計信息的狀況。在互聯網經濟的浪潮中,擬定企業生產營銷決策越來越依賴于翔實、迅速的前端信息反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信息數據資源成為企業競爭的核心資料,科學合理地使用相關信息數據資源對保障企業利益具有積極作用。因此,必須重視信息數據資源的搜集整理[1]。
(二)確立工作目標
從功能定位上看,企業統計工作主要有信息、分析和管理三方面的功能。具體而言,統計工作中的信息功能,即通過信息采集體現出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出現的各種指標數據。分析功能是建立在信息搜集基礎之上的一種功能。在實際工作中,企業通過對數據信息的整理分析,數據化地呈現企業運營現狀,發掘發展中的問題,而管理功能則是企業將數據信息作為經營管理活動的重要參考。當企業需要做出決策時,統計部門需要提交規范系統、真實準確的數據為企業管理者提供參考依據,為其判定形勢、做出決策提供一定的幫助,使決策更貼近現實,有更強的針對性。運轉良好的統計工作有助于科學決策的制定,促進企業發展。改變傳統理念,吸收先進經驗是現代企業管理者的必備素質。在當下,了解統計工作、重視統計工作,將信息統計與經營管理相融合,為統計工作有效開展提供有力保障是現代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二、強化制度建設與機制創新
重新理順工作職能、提高工作效能需要管理機制創新,完善制度建設。長久以來,雖然企業組織結構一直在進化、改善,但是在統計工作中人員設置和機構安排等方面,依然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情況。數據統計牽涉多個部門,由于未對統計職能進行明確,使各部門難以提高在信息采集中的重視程度,而是將其作為一份附屬工作,沒有安排專業人員從事這項工作,統計工作的專業性、嚴謹性難以得到保證。在傳統的運營模式中,企業重經營、輕管理,尤其缺乏對統計工作的重視,忽視統計報表在改善企業運營狀況中的作用。在新常態下,對國有企業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企業結構發生相應的變化,體現在減員增效、扁平化管理、價款管理形式等方面的改進和創新。管理機制的變化導致工作體制變化。因此,非常有必要設立專門化,精簡高效的統計部門,將過去分散在計劃、生產、采購和市場等部門的統計職能進行集中,選用專業性統計人員,設立統一的審核程序,降低虛假數據出現的可能,避免因數據失真帶來的負面影響。
在具體工作中,可通過創新優化工作方法。在信息數字化的背景下,企業生產經營伴隨信息時代的經濟發展而出現新的特征,經營范圍和營銷方式出現新的變化,企業的信息統計管理也需要改進和升級。在企業內部建立以市場指導方向,以服務經營管理為核心目標的統計工作運行體系,將數據采集列為各部門常規工作進行考核。在管理模式上,調整和設置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統計指標,在提供政府所需數據資料的基礎上,將企業內部信息數據與外部市場監測數據相結合,提高生產銷售工作的針對性與準確性,提高統計工作質量。只有做好統計工作、健全管理機制、嚴格信息考核,保證統計數據的嚴謹科學,從實際出發,使企業統計工作更好地為企業經管服務、為社會發展服務[2]。
三、以新技術推進統計信息化
互聯網、大數據應用的發展和普及推動了信息技術在社會各領域的滲透和使用,加快了企業工作方式的轉變,有助于提高社會生產力。在企業統計工作中,采用新的信息技術可以提高企業數據搜集能力和分析水平,強化數據的準確性。具體而言,采用新技術在推動信息共享、豐富數據類型和提高數據質量發揮著突出作用。
(一)推動信息共享
企業數據信息涉及多個領域,信息化的發展使企業擁有了海量數據。在大型企業中,日常的生產經營會產生大量的分布于各部門、子公司的數據,集中并共享數據池,對于跨部門協調和精準化指令都有積極意義。然而據調查顯示,多數企業雖有信息系統,但是無法在系統內進行跨部門共享,各部門間信息共享系統建設滯后,數據存儲較為分散。只有破除信息壁壘才能充分利用現有數據資源,建立橫跨產品開發、設計、銷售以及售后全過程的信息共享鏈條,提升數據統計分析工作的價值,為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據。企業通過建構安全可靠的系統內部數據信息共享平臺,實現內部跨部門、跨區域的數據流動,利用云技術對企業數據存儲、提取、共享,充分挖掘數據價值。
(二)豐富數據類型
數據的價值在于真實全面地體現企業生產經營與內部管理活動的實施效果,在大數據背景下,具備了豐富數據類型、擴大數據容量的技術基礎,由此也應該相應的對傳統的統計分析模式進行改變。傳統的數據統計將工作重心放在數據收集方面,而對如何豐富數據分析手段缺乏重視。雖然簡單的數據歸類統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了解運營狀況,但是該手段仍然顯得單一,只能簡單地進行數字描述,解釋性略有不足。因此在信息篩選時,除了沿襲傳統對生產數據進行搜集外,企業統計部門可以從市場需要、用戶分析、投資決策和營銷方式等方面著手,充分收集相關信息,用新型信息化技術實現數據信息的自動化處理。并利用數據挖掘技術構建新的數據模型,尋找數據間的關聯,提高數據分析的質量,發掘經營管理活動中各因素的關聯。
(三)提高數據采集質量[3]
長期以來,企業數據統計主要靠人工報表的方式來完成。一般來講,人工報表、問卷發放等是傳統的數據采集方式,存在著諸多的漏洞和弊端。為了提高數據采集質量,一方面,可以從完善現有統計工作從業人員培養和獎懲制度著手,加強統計從業人員培訓,提高責任意識,強化專業能力,并建立有效的獎懲制度,懲處數據虛報、亂報,提供職業上升通道。另一方面,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數據采集自動化是有效提高數據質量、降低采集成本的有效途徑。通過建設企業內部信息系統,不但可以實現網絡化傳輸、數字化存儲,降低人工處理帶來的技術誤差,而且也有利于自上而下職能體系的建設,確保統計工作的獨立性。此外,通過自動化采集還能有效解決人為因素產生的數據失真問題,防止虛報、瞞報和漏報,提高原始數據質量,保障數據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四、結語
隨著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和信息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國有企業面臨新的發展壓力。在新時代實現新發展,提高企業運營效率,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做好企業統計工作是重要一環。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企業統計工作仍存在各種問題,然而隨著數字化信息體系的建立,逐漸完善自上而下統計工作體系,為統計工作提高效率、規范化管理提供了可能。只有在充分了解既往問題的基礎之上,才能依托數字網絡,對統計工作進改進,使其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發展需要,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維護與提高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王琳.企業統計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與改進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10).
[2]吳高鳳.企業統計工作的創新優化研究[J].現代營銷,2019(5).
[3]周昱彤.大數據時代下企業統計工作的變革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