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珊
[摘 要] 互聯網等媒體近年得到了良好的發展,使得網絡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方便人們生活的同時,也會帶來輿情危機。對于企業來講,若想得到良好的發展,就要隨時掌握網絡輿情的相關動態,并對員工做好輿情引導,目前這已經成為企業思政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關鍵詞] 網絡輿情 企業 思想政治工作 監管
中圖分類號:D643文獻標志碼:A
在科技水平不斷發展提升的情況下,網絡輿情因為結構煩瑣,再加上相關管理工作比較落后,難以合理地對員工進行網絡輿情的引導。所以如何在企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精準掌握網絡輿情,提升對網絡輿情的管理和引導效果,已成為企業的重要工作內容。
一、網絡輿情的現狀
網絡信息傳播的速度非常快,如果出現對企業發展不利的信息,就會迅速傳播,這對于企業的發展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所以企業要合理引導網絡輿情,全面體現出網絡的作用,這樣才能夠使企業得到良好的發展[1]。
(一)年輕網絡用戶居多
社會的進步促使網絡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普及。目前,年輕員工是互聯網的主要使用群體,他們在遇到全新事物的時候普遍具有好奇心,對于網絡的興趣更濃。所以,現在很多年輕員工將更多的精力都投入網絡中。不過,年輕員工沒有較強的辨別是非的能力,也不具備成熟的價值觀,所以難以辨別信息的真實性,導致他們很難將有價值的信息提供給企業,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二)網絡輿論控制難度大
網絡的進步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諸多的便利,但仍有有不完善的一面。在網絡平臺當中,無論什么身份的人都能發布信息,且信息傳播速度非常快,網絡上可以隨意對內容進行評價,這樣就容易導致社會和企業的不穩定。
此外,網絡具有開放性,這加大了網絡輿情監管的難度。想要合理控制網絡輿論,首先要讓員工具有一定的辨別是非的能力,不過目前我國多數企業還遠遠沒有達到這一要求。
二、網絡輿情監管面臨的問題
互聯網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但是對于網絡輿情的管理還不是很完善,有關的法律也不健全。雖然有關部門采取了很多管理措施,不過從整體情況上來看,依然具有很多的問題[2]。
(一)輿情監管力度不夠
在對網絡輿情進行監管的工作中,有關部門始終在控制新聞傳播的速度和整體規模,但仍然出現了非常多的敏感新聞信息,內容也帶有強烈的商業味道,甚至有個別涉及離退休人員待遇補貼發放以及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等敏感的話題。這些信息的廣泛傳播,容易導致不同需求的群體不能就個人利益與其他人員達成一致時,采取上訪或媒體曝光等手段給企業施壓,以解決有關問題,這也給企業監管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難度。另外,政府監管還沒有完全覆蓋到各個層面,所以一些網站并不在法律監管的范圍內。
(二)泛娛樂傾向明顯
目前,企業的很多年輕的員工在網上最喜歡關注娛樂新聞,娛樂新聞得到了廣泛傳播。青少年是關注娛樂新聞的主要群體,這極大地影響了他們平時的工作。目前,許多的娛樂新聞內容都非常不健康,一些沒有辨別是非能力的年輕人會誤入歧途。所以有關部門一定要提升對娛樂新聞內容的控制,制定相關的法律,做好監管工作,盡最大的可能來降低娛樂新聞的影響力,以此來打造一個健康的網絡環境。
(三)監管工作缺失
之所以會出現此類問題,主要是因為網絡的開放性。互聯網中具有龐大的信息量,傳送速度快,而且關注的人非常多,難以發現信息的源頭,從而導致網絡上有非常多的虛假和不健康的信息,這給網絡監管工作增添了難度。而若想建立完善的網絡新聞平臺,就要做好監管工作,找到信息源頭,準確地判斷信息的真實性,從而讓網絡輿論得到較好的管理。
三、職工利用互聯網反映的主要問題
筆者對企業職工在網絡中所發布的問題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幾點:一是職工福利待遇問題,一些員工認為自己的工資較低,希望能夠漲薪,提高待遇。二是個別退休群體通過微信群傳播一些對企業發展不穩定的信息。三是在具體的工作上沒有體現出較高的職業素養。
四、通過涉企輿情分析企業職工思想動態
通過對涉企輿情的分析,職工利用網絡發表個人訴求的原因包括:一些職工,尤其是年輕的工作者沒有全面掌握管理方面的問題,主要是利用網絡來搜索答案;一些職工由于思想負擔過重,不愿意直接向領導提出問題,主要是依賴網絡引發網友熱議;一些黨員干部缺少較強的工作責任心,職工在提出問題后,根本沒有引起他們的足夠重視,也不進行有效的落實,導致職工不再信任,所以希望利用網絡來提出問題,以此得到更多人的關注[3]。
五、應對涉企網絡輿情,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
要明確涉企網絡輿情的有效解決方式,發現形成輿情焦點的原因:一些單位對網絡輿情監督缺乏主動性,對全新的網絡輿情未按時制止;部分黨員干部思想作風存在明顯問題,導致員工的極大不滿;一些管理者工作態度不端正,即便發現了問題也不重視,而對于員工所提出的意見置之不理;一些員工對“人人皆媒體”的傳播環境沒有足夠的認識,更為嚴重的是,產生了讓網絡輿情“自生自滅”的想法。在網絡環境中,每個人都有發表言論的權利,這讓員工的維權意識得到了加強,而且也多了一種維權的方式,于是“上訪不如上網”就逐漸變成了民眾表達個人意愿的最佳方式。那么怎樣展現出“防火墻”“安全閥”的效果,成為相關工作者的主要工作,所以提升管理人員的思想和管理能力非常重要。
(一)“在線互動”。一部分員工在提問題的時候,習慣隱姓埋名,僅僅是表達某種現象,然后相關監管工作者利用員工的身份進行互動,詳細咨詢。
(二)“線下落實”。若想合理地解決網絡輿情,就要做到有問有答。根據訴求者所提出的問題,責任單位要在第一時間進行解答。而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還要能夠進行思政教育工作。如想要創建互動平臺,企業可以建立“官方微博”;若想解決員工待遇問題,企業可以合理增加員工的薪金;想要提高對員工的福利,還可以給員工創建就餐補貼“民心工程”;建設員工休息室、更衣室等,以此來提升員工的工作環境;此外,還可以通過網絡輿情來掌握離退休老員工的有關要求,上報給上級領導,派專業工作者對老員工做好政策宣講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送上企業關懷,讓離退休人員能夠過上安穩的退休生活。
(三)“緩沖降壓”。在無法合理地解決員工訴求的情況下,若想避免發生矛盾,以及引發負面效應,則可采用“緩沖降壓”的方式。比如:“我們可以把事件向上級領導進行匯報,然后以最快的速度進行解決”。這樣委婉的回答,就會贏得大家的理解,不會引起有同等訴求人員的共鳴,避免了沖突。
(四)“時效回應”。要盡可能快地回復職工所提出的問題,而且最好能夠當場解決。如果不能馬上解決,最好把實際狀況在第一時間婉轉告知,以避免不明真相的人群鬧事上訪[4]。
(五)要依據職工所重視的焦點事件來發表相關的帖文,然后讓他們進行回帖,這樣就能夠掌握職工的思想動態,尤其是離退休人員的心理活動,對反映強烈的重點人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而且還可以讓員工積極參加話題討論,從而全面了解企業,并形成強勢的正面輿論。而且,要根據網絡輿情的實際情況,來豐富管理者和員工的網絡知識,也就是說要加強對于網絡知識教育的力度,以最快的速度改變管理人員對于網絡管理的認識程度,安排管理人員培訓,并采用實時操作和考試的方式來提升管理者對于網絡的認識程度,加強他們的網絡管理水平。此外,還要對職工做好網絡知識宣傳和教育工作,以加強他們的防范能力。
六、結語
企業在平時的工作中,要和員工做好交流、重視職工,進行有效的互動,合理解決存在的問題,這樣才會贏得民心,順利地控制好網絡輿情。同時,重視網絡輿情,還可以找到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有針對性地解決相關問題。此外,還要對職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管理質量。總之,只有做好對網絡輿情的監管和落實,才可以全面提升企業的影響力和在社會當中的形象。
參考文獻:
[1]張麗英.數據驅動的網絡輿情監管和決策支持的框架研究[J].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9(02):87-89.
[2]仲微.完善輿情監管體制,提升網絡輿情引導能力[J].新媒體研究,2018,4(24):59-60.
[3]張瑞.網絡輿情監管的困境及對策[J].新聞戰線,2018(24):41-42.
[4]劉逢.加強涉企網絡輿情監管,做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J].人民公交,2015(04):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