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金
(湖南德誠水電建設有限公司,湖南 長沙 410003)
拱壩結構的優勢在于穩定性好、擾動性小,在斷面狹窄的“V型”河谷等多種施工場景中都具有可行性,可有效確?;A加固質量。大壩工程建設領域,建基面巖體的穩定性對工程整體質量的影響較為顯著,需要以妥當的方式做好施工作業[1]。并且,我國西南地區地質條件更加復雜,常存在斷層、溶洞等特殊地質條件,對施工質量的影響更為顯著。出于提高壩基承載力的目的,必須充分協調好基巖與壩體的關系,使兩者達到變形相協調的狀態,做好壩基的固結灌漿施工作業,以確保大壩的穩定性。
為解決傳統施工技術所存在的灌漿壓力不足、灌漿效果差強人意等問題,取得良好的固結灌漿效果。本研究系統性地提出全壩基無蓋重固結灌漿施工技術,該技術的主要特點,具體分析如下。
一是“表封閉”,選用的是高性能材料,可有效填充基巖裂隙,以免在灌漿期間發生外漏卸壓等質量問題;二是“淺加密”,所設置的加密淺層深度最大不超過3 m,適當增加灌漿孔的布設密度,目的在于使孔間微裂隙得到充分的填充,能夠切實確保淺層巖體灌漿質量;三是“深提壓”,充分發揮出淺層巖體的蓋重作用,提供較高的灌漿壓力,在此條件下完成深度超過3 m的灌漿作業,延伸了漿液滲透范圍;四是“嚴監控”,加強對灌漿區巖體變形的全方位監測,配置高效的水泥灌漿智能控制系統,以達到提高灌漿精細化水平的效果。五是“少引管”,重點處理的是建基面與混凝土接觸巖體,于該處預埋適量的引管漿管路,伴隨混凝土澆筑高度的逐步升高,通過混凝土的壓重作用順利完成灌漿作業。河床壩段排距適當加大,引循環灌漿管路至壩外,隨著混凝土澆筑量的逐步增加,其高度隨之提高,可利用引管漿管路完成接觸灌漿作業。
無蓋重固結灌漿方法的適應能力更強,解決了傳統方式下只能在深部孔段、局部壩基以及穩定性較好的Ⅰ-Ⅱ級巖體灌漿的局限性,能夠擴寬至所有孔深、全壩基以及Ⅰ-Ⅲ級圍巖中,有效保證了注漿效果。建基面開挖作業有條不紊地推進,混凝土澆筑與壩基灌漿協調性較好,壩體基礎混凝土薄層長間歇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冷卻水管受損概率大幅減小。
灌漿前的準備工作應落實到位,即封閉建基巖體表面裂隙,若采取傳統的砂漿嵌縫方法,將難以取得良好的封閉效果,灌漿壓力的控制難度較大,易發生外漏現象[2]。針對此問題提出了全新的裂隙封閉工藝。
選用高性能聚合物水泥和改性環氧膠泥,2種材料充分攪拌后,將所得的混合材料用于基巖裂隙的封閉處理。通過該混合料的應用可有效封堵各類規格的裂隙,具有施工效率高、抗滲壓力大等多重特點,以往水泥異常損耗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在0.3 m深度內的淺表層灌漿施工中能夠顯著提升灌漿壓力,正常情況下可達到1 MPa,為灌漿施工提供了重要支持。
對于D<2 mm或D>10 mm的裂縫,通過聚合物快硬水泥可有效處理裂縫,該材料的水灰比為0.4∶1,抗滲壓力>1.5 MPa,即便在有水條件下也可正常使用,具有較為顯著的應急封堵效果。對于2 mm≤D≤10 mm的裂隙,則利用改性環氧膠泥封閉,具體由質量比為10∶5的A、B雙組分共同構成,可操作時間能夠延長至8~10 min,具備的抗滲壓力>1.5 MPa,能夠快速完成裂隙封閉作業,力學性能表現較為良好。
改性環氧膠泥包含了A、B雙組分,根據特定的比例混合并攪拌后即可投入使用,裂隙封閉效果較好,可有效減少材料損耗量,為順利使用該材料,配置了相應施工裝置,具體組成見圖1。A、B雙組分材料的儲料桶分別對接一臺小功率計量泵,在其作用下將材料抽出并使其轉入腔體,經過葉片的攪拌后形成均勻性較好的混合料,再利用推進葉片將其擠出,此過程中出料嘴引導該部分混合料進入裂隙內。膠泥混合攪拌擠出的速度對裂縫封閉效果的影響較為顯著,以0.5 L/min較為合適,封閉裂隙的長度可達到5~8 m/min,全程效率較高。結束封閉作業后將兩端蓋拆除,清理其中的葉片組。

圖1 雙組份材料混合擠出充填一體裝置
針對D≥10 mm的寬大裂隙,此部分的處理宜采取“外封堵內填充”的方式,具體見圖2。利用高壓水深度清理裂隙內的雜物,對裂隙采取預封閉處理措施,從而形成外部封堵層,該部分經過10 min后即可達到終凝狀態,再配制純水泥漿,通過靜壓灌注的方式封堵縫內空洞,充分發揮出漿液的自重和流動性作用,以達到充分填充的效果,終凝后即可組織壓水檢查。外部封堵層施工選擇的是快硬水泥,厚度要求為≥2 cm。

圖2 “外封堵內填充”的巖體裂隙封閉結構
按照“建基面全方位清理→裂隙素描及清理→批刮封閉材料→養護→壓水檢查”的流程依次施工,最終完成裂隙封閉作業。具體而言,利用高壓風深度清理建基面的各類雜物,如浮石、浮渣等,經過裂隙素描作業后再利用高壓水沖洗[3,4],經一段時間后建基面恢復至干燥狀態,此時可批刮封閉材料,持續24 h的養護作業,再鉆進灌漿孔。通過預壓水檢查的方式掌握其施工情況,若存在外漏現象則利用快硬水泥及時處理,終凝后再次檢查,直至滿足要求為止[5]。通過此工藝的應用,可以顯著提高裂隙封閉質量,灌漿壓力所造成的不良影響也得到有效的控制,避免了封閉體外漏的問題。若因某些特殊情況而引發冒漿現象時,應該立即暫停灌漿作業,精準確定冒漿點,使用快硬水泥封閉該處,待該部分材料終凝后方可恢復正常灌漿作業。
配置水泥灌漿智能控制系統,其應用優勢主要有以下幾點:①灌漿操作便捷性好,可實現一鍵啟動,全程自動化控制;②灌漿壓力處于可控狀態,保證壓力的精準性;③可以創造較良好的裂隙處理效果;④環保效益顯著,漿液污染問題得到有效的控制;⑤實現全程透明化監測。
水泥灌漿智能控制系統各項功能的實現得益于各模塊的共同作用,具體包含工藝控制、壓力控制、配漿控制以及數據處理4個模塊,嚴格加強對灌漿能量(指的是灌漿壓力與注入率兩項指標的乘積)的控制,并以設計壓力、水灰比等工藝參數為指導,灌漿期間若出現漿液性能不良等問題,則通過自動增加原漿等方式有效處理。由于配置了自動閥門,因此可根據實際需求合理調整灌漿壓力,達到灌漿工藝精細化控制的效果,確保巖石裂隙得到密實填充,漿液得以充分利用,不存在漿液浪費問題。
傳統無蓋重固結灌漿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諸多局限之處,文章通過現場生產性試驗后,提出了全新的無蓋重固結灌漿技術,充分發揮出新材料、新設備以及新工藝的優勢,能夠達到保質增效的效果,并促進特高拱壩全壩基加固技術水平的提升,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