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言安
2020年高考語文全國卷Ⅰ詩歌鑒賞題取材于唐代陸龜蒙《奉和襲美抱疾杜門見寄次韻》一詩。最近有不少網友對這道題的注釋、答案以及詩歌主題提出惑疑。本文在南京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生導師鐘振振先生為詩友答疑的基礎上,對相關問題作進一步闡發,旨在對今后高考命題以及學生解答詩歌鑒賞題有所裨益。為了說明問題,先將這首詩以及試卷中的注釋抄錄如下:
奉和襲美抱疾杜門見寄次韻①陸龜蒙
雖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詩②。因吟郢岸百畝蕙③,欲采商崖三秀芝④。棲野鶴籠寬使織,施山僧飯別教炊。但醫沈約重瞳健⑤,不怕江花不滿枝。
【注】①襲美,即陸龜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悍畔率覂葢覓斓尼∧?。指教書。裁詩:作詩。③《楚辭·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北扔髋囵B人才。④商崖:這里泛指山崖。⑤沈約,南朝詩人,史載其眼中有兩個瞳孔。這里以沈約代指皮日休。
一、注釋不夠準確
正確的注釋無疑有助于學生理解和鑒賞詩歌,而錯誤的注釋則往往會誤導學生。就今年高考詩歌鑒賞題而言,如果孤立地看,注釋②③④似乎沒有什么問題,但如果深入具體語境中,就能發現問題之所在。
1.關于“下帷”和“裁詩”
關于詩中“下帷”和“裁詩”的具體含義,鐘先生指出:“詩詞里確有用典,以‘下帷來指教授生徒的,但‘下帷的本義只是‘放下帷幕,并不一定都是用典。判斷是否用典,要看具體語境。比如陸龜蒙這首詩,題目中說‘襲美抱疾杜門,即友人皮日休(字襲美)抱病居家,閉門不出;詩中又有‘但醫沈約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滿枝之句,說只要皮日休醫好了眼睛,就不怕沒有好花看——可知皮日休患的是眼疾。眼睛有病,就怕陽光刺激,所以要‘下帷,即放下窗簾。在這個語境中,‘下帷就與‘教書不相干了。況且詩中也明明交代了皮日休‘下帷裁遍未裁詩——是‘裁詩,而非‘教書。說‘裁詩即‘作詩,并不準確。‘裁遍未裁詩,是把平時寫出而未能修改定稿的詩篇,加以整理、刪改的意思?!睋耍娊淌谶M一步指出這首詩的第一、二句可理解為:“安慰朋友——雖然你不能如約和我一道喝酒、春游,但趁著生病不便出門,有時間靜下心來將詩稿刪改打磨一番,也是好事啊?!?/p>
筆者認為,命題者之所以誤注“下帷”和“裁詩”,是因為他們被這兩個詞語的概念化內涵誤導了。就“下帷”這個詞而言,讀者往往會聯想到教授生徒這件事,卻忽略了它的本義——放下帷幕。這顯然是受到思維定式的干擾。就“裁詩”這個詞而言,多數讀者會理解為寫詩,這并沒有錯。如杜甫《江亭》“故林歸未得,排悶強裁詩”,杜牧《酬許十三秀才兼依來韻》“多為裁詩步竹軒,有時凝思過朝昏。篇成敢道懷金璞,吟苦唯應似嶺猿”,陸龜蒙《謹和諫議罷郡敘懷六韻》“對酒情何遠,裁詩思極微”,等等。在這些詩句中,“裁詩”的意思就是寫詩。然而,在“下帷裁遍未裁詩”這句中,“裁遍未裁詩”似不能理解為“詩篇未能寫出”或“寫盡未寫的詩”,否則未免膠柱鼓瑟。這里的“裁”應該引申為整理、刪改的意思。
2.關于“百畝蕙”和“商崖”
鐘先生指出:“‘百畝蕙語典出自《離騷》,沒錯。原典‘樹蕙之百畝比喻培養人才,也沒錯。但說陸龜蒙詩‘吟郢岸百畝蕙云云也是指皮日休教書培養人才,卻錯了。陸詩只是說皮日休‘吟《離騷》,并不能據此便把《離騷》作者屈原的事跡也加到他頭上。陸詩此句,要點在于以《離騷》里的‘蕙這種香草來象征君子人品的芳潔,贊美朋友的價值取向。‘商崖,并非‘泛指山崖,而是特指‘商山。商山在今陜西商洛市丹鳳縣,是漢初四位高士——‘四皓的隱居之地?!阒?,‘芝也是一種香草,一年開三次花,故名‘三秀……‘采芝,即采集芝草。這是對古代隱士行為的程式化描寫?!辩娤壬偨Y說:“陸詩這兩句是說:皮日休因為吟詠《離騷》‘樹蕙百畝云云,而打算像‘商山四皓那樣去隱居?!边@種解讀糾正了試題注釋的錯誤,揭示了這首詩的主題。
二、答案值得商榷
鐘先生從具體語境出發分析詩意,避免了程式化理解,其解讀和鑒賞頗有說服力。再看高考試卷中的這道題: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陸龜蒙寫作此詩之時,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閉門謝客,與外界不通音訊。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約會被暫時擱置,作者游春的詩篇也未能寫出。
C.作者雖然身在書齋從事教學,但心中盼望走進自然,領略美好春光。
D.尾聯使用了關于沈約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測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命題組給出的答案是A,然而從以上分析看,前三個選項的表述都不夠準確,因此這道題選擇A、B、C均可。A項“與外界不通音訊”的說法不正確,因為詩題《奉和襲美抱疾杜門見寄次韻》中“見寄”一詞證明皮日休與陸龜蒙有書信來往。B項“作者游春的詩篇也未能寫出”有兩個問題:其一,第一、二句的主語應該是皮日休(襲美),而不是陸龜蒙;其二,“游春的詩篇也未能寫出”應該是對“未裁詩”的誤解。C項“作者雖然身在書齋從事教學”說法也有問題:其一,第三、四兩句也是寫皮日休,而非陸龜蒙;其二,這里的“下帷”不是“在書齋從事教學”的意思。
以上問題,鐘先生在答疑中已經說得很清楚。關于D項的理解,筆者作一點補充:“重瞳”不是指眼疾,而是指眼睛。按,古健青等編《中國方術辭典》“重瞳”條:“又名‘重明。目有二瞳子,為一種異相。相術家認為重瞳者天賦優厚,多有大才?!庇帧读簳ど蚣s傳》:“約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聰明過人?!惫识?,“但醫沈約重瞳健”一句中,作者用“重瞳”這個典故,一語雙關,既贊美皮日休有奇異過人之處,又巧妙點出皮日休病在眼睛。因此D項的意思是正確的。此外,在現代醫學看來,重瞳屬于瞳孔發生了粘連畸變,是早期白內障的表現,因此有的答題者會受此干擾,誤認為“重瞳”是眼疾,其實這里的“重瞳”只指眼睛。
這道題選項的設置也不夠嚴謹。一方面,答題者只需推敲詩題《奉和襲美抱疾杜門見寄次韻》,就能選出A項。既然是“見寄”,怎么能說“與外界不通音訊”呢?另一方面,答題者如果依據錯誤注釋解讀詩意,反而會被誤導,選擇B項或C項。
第15題(主觀題)的答案與詩意似不夠吻合。題目為:“請簡要概括本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答案為:“表達了不能與友人相聚、一起賦詩飲酒、飽覽春色的遺憾;寬慰友人,表達對友人能夠戰勝病患的信心和對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备鶕娤壬慕忉?,這首詩的主旨是寬慰和贊美友人。“雖然你不能如約和我一道喝酒、春游,但趁著生病不便出門,有時間靜下心來將詩稿刪改打磨一番,也是好事啊”?!耙浴峨x騷》里的‘蕙這種香草來象征君子人品的芳潔,贊美朋友的價值取向”?!爸灰と招荩悖┽t好了眼睛,不怕沒有好花看”。可見,這道題的答案不夠周全。
三、命題偏難
高考命題不僅要考慮試題的嚴謹性和注釋的準確性,而且要注意命題的難度,保證命題的效度。如果試題、注釋有問題,就會影響學生答題的準確性。如果試題偏難,考查就缺乏區分度。
1.學生對“次韻”一詞比較陌生
汪涌豪、駱玉明主編《中國詩詞》卷四“次韻(步韻)”條:“次韻,又稱步韻,和韻方式之一;指和詩時,用原詩原韻,且先后次序必須與原詩相同。”經查,皮日休原作為《魯望春日多尋野景,日休抱疾杜門,因有是寄》:“野侶相逢不待期,半緣幽事半緣詩。烏紗任岸穿筋竹,白袷從披趁肉芝。數卷蠹書棋處展,幾升菰米釣前炊。病中不用君相憶,折取山櫻寄一枝?!边@首詩的韻腳為:“期”“詩”“芝”“枝”。陸龜蒙這首《奉和襲美抱疾杜門見寄次韻》是回贈皮日休的,因為是次韻而作,所以韻腳與原作相同。但是,中學語文教材中沒有選用過次韻詩,大多數學生不清楚“次韻”這個概念,這會給學生答題造成一定的障礙。
2.第五、六句尤為難懂
第五、六句的句法比較特殊,句意尤為難懂。鐘先生指出:“這兩句沒用什么典故,但由于句法奇崛,解讀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大意是說:野鶴自由慣了,要馴養它,編織鶴籠得寬大一些,不可讓它太委屈。給山寺的僧人布施飯食,須專門另做,不能圖省事,把自家食用的飯菜分與他們——那不虔誠,不恭敬,也不能保證飯食的精潔?!@兩句是對皮日休隱居山林后之生活場景的合理想象。游刃于‘虛,無中生有,是需要想象力的,難為他寫得出來!此外,兩句的前四字不是一般詩人常用的‘二二節奏,而是‘一二一節奏,即‘棲一野鶴一籠‘施一山僧一飯。后三字‘寬使織‘別教炊,句法也較罕見?!边@種句法在中學語文教材中很少出現,且這兩句是虛寫,學生理解起來自然有一定困難。這恐怕是命題者沒有注意到的。
3.是寫皮日休還是寫陸龜蒙
這首詩是寫皮日休,但一些讀者有不同看法。詩歌寫作對象的確不容易把握。如歐陽修《朝中措-平山堂》:“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痹婿壬骶幍摹吨袊膶W史》(卷三)就說歐陽修這首詞“更展現出他(歐陽修)瀟灑曠達的風神個性”。而肖鵬、王兆鵬先生指出:“‘揮毫萬字,一飲千鐘的‘文章太守,過去學界都認為是指歐陽修自己”,“可是這不符合常理。贈詞給朋友,卻夸口說自己是文章太守”,“其實,這‘文章太守是指劉敞。歐陽修筆下的‘文章太守有兩大特長,一是才思敏捷,萬字文章,一揮而就。二是酒量驚人,‘一飲千鐘。而這正是劉敞的寫照”。可見,如何準確把握詩歌的寫作對象,學術名家都感到為難,更何況普通考生呢?
在鐘先生答疑信箱中,有讀者提出:“我覺得頷聯和頸聯是寫自己當時雖教書較忙,也想抽空去領略美好春色,感受自然山野的自由情致。寫春光無限好,自然之美好,更顯因對方生病而不能同賞的遺憾,也更顯對其的祝愿和未來的展望。”另有讀者提出:“原詩按承聯解讀,應是詩人自己。而此時陸正處于教書之境,故應指陸教書育人。于意可通。而此處采用典故,則應指詩人如屈原一樣高潔,并教出同樣品質高潔的學生?!边@說明一些讀者對這首詩的寫作對象存在異議。
關于首聯,鐘先生答疑:“詩一開頭就說春飲‘失期。誰‘失期?不可能是陸龜蒙,因為他沒有不能如約的充足理由。只可能是皮日休,因為他生病了。既然失期的是皮日休,那么次句‘下帷云云,當然也只能是說皮日休?!标P于頷聯,鐘先生指出:“憑什么判定這兩句仍然是在說皮日休,而不是掉轉筆來寫自己?道理很簡單——陸龜蒙不是現任官員,他現在就是個隱士,故不存在歸隱的問題。而皮日休正在職為蘇州從事,故‘欲(這個字非常關鍵)去官隱居山林的只能是皮日休!”“何況,無論此詩還是其他與陸龜蒙相關的文獻,也都無法證實他此時在教書。”關于頸聯,鐘先生指出:“因為前四句都是說皮日休,后兩句也是說皮日休,如果將這兩句理解為陸龜蒙說自己,就顯得很突兀……從章法上來看是說不通的。至多也只能說,這兩句中,或許融入了陸龜蒙自己的某些隱居生活體驗?!笨傊@首詩應該是寫皮日休,而不是陸龜蒙,這樣更加切題,而命題者認為寫的是陸龜蒙,因此14題的B項和C項都是從陸龜蒙的角度設置的。
四、結語和余論
高考命題應該難易適中,避免選擇內容艱深的詩歌。所選詩歌的思想內容應該是明確的、沒有爭議的。詩歌的注釋應該是準確無誤的。選項的設置和答案的擬定應該是嚴謹周全的。又因為詩歌鑒賞題往往涉及用典、格律、句法等專業問題,所以今后高考命題應該多請幾位專家把關,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出錯和引起爭議,確保試題的難易度和效度,增強高考命題的權威性。
最后需要說明一下,鐘先生在為網友答疑時,并不知道這是今年的高考題。如網友守望杏壇說:“求教鐘教授,陸龜蒙詩的頷、頸兩聯如何解讀?又,有教參注釋說……請問,‘身處書齋教學的說法妥當嗎?”可見網友在求教鐘先生時并沒有說明這是高考題。當我告訴鐘先生真相時,他頗感詫異,并擔心自己的答疑會給相關部門帶去不必要的麻煩。不過筆者認為,即使鐘先生事先知道自己的答疑涉及今年高考題,對試題的注釋進行商榷也是可以的。畢竟,這個問題的解答有利于提高中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對中學語文教師的詩歌教學也會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