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文

書名:先秦儒家禮樂文化的德育價值研究
作者:韓云忠
出版單位: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
ISBN:9787010182254
定價:56元
先秦儒家極其推崇禮樂文化,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大師為了實現社會的有序與和諧,以“禮樂”為核心,在政治層面、社會層面和人生層面闡發了一系列的價值目標、政治秩序、社會理想、人格追求、行為準則等,其中蘊含豐富的、有價值的德育資源,值得今天的我們帶著現代意識重新探索研究。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韓云忠著的《先秦儒家禮樂文化的德育價值研究》為我們介紹了先秦儒家禮樂文化豐富的內容及內涵,在此基礎上,我們更易理解先秦儒家禮樂文化中蘊含的德育資源——豐厚的德育意蘊,超越時代的德育精神,獨具特色的德育特征。其中,先秦儒家禮樂文化的德育意蘊主要是指其中蘊含的天地人和的德育理念,完善人格與有序社會統一的德育目標,豐富具體的德育內容及禮樂相合的德育方式;德育精神主要包含仁愛精神、恭敬精神、謙讓精神及理性精神;德育特征集中表現為天道與人道的統一、情感與理性的統一、內修與外修的統一、自律與他律的統一。由此,作者又進一步系統分析了先秦儒家禮樂文化的德育價值,主要體現為:在個人的陶冶性情、修身養性、為人處事及安身立命等方面的德育價值,在人與人之間敦睦親和、融洽關系、敦厚教化、明達倫理等方面的德育價值,在社會的風氣凈化、移風易俗、消除矛盾、維系和諧秩序等方面的德育價值。
最后一部分,作者著重探討了先秦儒家禮樂文化德育價值在當代實現的基礎、意義及路徑。作者認為,價值實現的依據主要表現為:先秦儒家禮樂文化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并與道德有天然的聯系;同時,先秦儒家禮樂文化注重實踐養成的教化方式,強調禮樂刑政相互為用。價值實現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大方面:一是有利于促進當代人的身心和諧,促進當代人際關系的和諧,以及實現當代社會秩序的和諧;二是有助于構建知性德育、生活德育與信仰德育相融合的德育體系;三是有助于在樹立新的德育理念、重塑德育目標、充實德育內容、拓展德育途徑的基礎上,突破當前德育困境。進而,作者明確提出了先秦儒家禮樂文化德育價值在當代實現的路徑:一是創造性轉化,即將先秦儒家優秀禮樂文化轉化為現代禮儀制度和規范;二是創新性發展,即在傳承弘揚的基礎上,發展完善優良的傳統禮典儀式和禮儀風俗;三是創建現代化教育體系,即建立健全先秦儒家優秀禮樂文化和現代禮儀規范教育體系。
禮樂思想作為反映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的核心范疇,幾千年來一直在潛移默化中發揮著教化育人的作用,從而將傳統中國社會的制度規范和內在精神生活融為一體,由此鑄就了“禮儀之邦”這一重要的中華文化象征,并且持續影響著人們的政治生活、社會生活及精神生活。因此,《先秦儒家禮樂文化的德育價值研究》一書對于當代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