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佳倩

【摘 要】:目的:探究無創呼吸機治療對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臨床療效和血氣指標的影響。方法:選擇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間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6例,按照住院時間順序平均分為常規治療的對照組和無創呼吸機治療的觀察組,每組48例,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結果:經分組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血氣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無創呼吸機療法對促進其身體康復具有重要價值。
【關鍵詞】:無創呼吸機;呼吸衰竭;臨床療效;血氣指標;慢阻肺
【中圖分類號】R54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21--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是臨床呼吸系統常見的疾病之一,其病因與環境惡化、常年吸煙等生活習慣存在關系,病發后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1]。目前,臨床治療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多采用呼吸支持療法,傳統的呼吸支持對人體創傷較大且治療效果不佳,而無創呼吸機療法能夠有效避免對患者的機體創傷,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治療中具有顯著療效[2]。本次研究筆者選擇2018年1月至12月期間我院部分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無創呼吸機治療,旨在研究該方法對患者身體恢復的意義,現有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臨床資料
將上述時期96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患者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齡50~77歲,平均年齡(63.50±4.20)歲;病程2~7年,平均病程(4.05±1.20)年。觀察組患者48例,男31例,女17例;年齡51~75歲,平均年齡(62.70±3.80)歲;病程3~9年,平均病程(5.26±1.50)年。此次研究通過我院倫理協會小組的審查,兩組患者的臨床一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
1.2 納入標準
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診斷標準者;②患者及家屬仔細了解并自愿簽署知情協議書者;③治療依從性高者;④無精神疾病者。
1.3 排除標準
①不符合此次研究疾病診斷標準者;②治療依從性差或中途退出治療者;③合并其他器官衰竭者;④存在其他能夠引起肺功能異常或呼吸衰竭疾病者;⑤無法正常溝通者。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治療干預,具體包括服用抗生素、糖皮質激素以及解痙平喘藥物,同時做好化痰、水電酸堿平衡等綜合治療工作[3]。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行無創呼吸機干預,首先醫護人員幫助患者獲取半臥體位,將患者頭部抬高后清除口鼻內分泌物,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呼吸面罩,然后啟動呼吸機,由低到高調整呼吸機參數,最終將頻率定為8~11次/min,呼氣壓設置為5cmH2O、吸氣壓設置為15~25cmH2O之間、氧流量為3~4L/min,每日通氣治療時間超過8h,治療期間可根據醫囑進行適量的飲水、進食。
1.5 觀察指標
①患者臨床總有效率對比。根據呼吸學判定標準將臨床療效分為顯效、有效、無效,其中以疾病癥狀消失且肺功能得到改善為顯效,以疾病癥狀好轉,肺功能改善程度較輕為有效,以臨床疾病癥狀無好轉甚至惡化為無效。臨床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患者治療后血氣指標對比。醫護人員分別檢測患者治療前后的心率(HR)、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并作出分析比較
1.6 統計學方法
本文統計學處理軟件為SSPS22.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以P<0.05表示。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分別采用均數±標準差()和百分比(%)表示,檢驗使用t和卡方。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
經分組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5.8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1.25%,說明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血氣指標
經不同治療措施干預后,觀察組患者血氣指標數值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數據對比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因慢性支氣管炎癥、肺氣腫形成的以氣流阻塞為特征的呼吸系統疾病,該疾病在緩解期支氣管上皮杯狀細胞出現增生,造成分泌亢進,進入加重期后支氣管病變部位粘膜會出現水腫、壞死、充血,進而導致呼吸道狹窄、呼吸受阻,最終造成肺功能受損和呼吸衰竭癥狀的出現[4]。無創呼吸機的應用通過正壓通氣的方式減輕患者呼吸消耗,從而緩解呼吸肌疲勞,減輕呼吸肌負擔,進一步穩定患者病情,達到緩解患者呼吸衰竭的效果。
李譽海等[5]學者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實施無創呼吸機治療的研究中發現,無創呼吸機治療的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和血氣指標顯著優于傳統治療的對照組患者(P<0.05)。本文筆者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血氣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此次研究結果與李譽海等學者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無創呼吸機治療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李海峰,冷靜.無創呼吸機治療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18):102-103.
[2] 萬小兵,陳宇潔,陸海英.無創呼吸機輔助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5,23(9):96-98.
[3] 韓月娥,韓曉群,許小枚.無創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合并重癥呼吸衰竭的臨床護理研究[J].廣州醫科大學學報,2016,44(4):95-97.
[4] 靳莉,曹硯杰.無創呼吸機早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5):125-126.
[5] 李譽海.無創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8,11(1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