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延霞 盧海德


【摘 要】目的:比較復方丹參滴丸與阿司匹林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中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期間到本院治療的81例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作為實驗對象,采用隨機化分組法,把實驗對象劃分A組(n=40,阿司匹林)和B組(n=41,復方丹參滴丸),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B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A組,比較兩組之間數據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治療中,應用復方丹參滴丸,臨床療效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復方丹參滴丸;阿司匹林;短暫性腦缺血;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541.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21--02
在腦血管疾病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較常見,倘若治療不及時,很容易發生缺血性腦卒中。臨床上,主要通過擴張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改善循環等方式治療該病[1]。雖說,阿司匹林應用普遍,但復方丹參滴丸有利于抑制患者的血小板功能,以免血小板聚集。近年,復方丹參滴丸作為中藥制劑,逐漸被應用到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治療中,實施效果好,該藥物備受臨床醫師認可。本研究選取病例對比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治療中復方丹參滴丸和阿司匹林臨床應用效果。詳陳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間選定81例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開展研究。通過隨機化分組方式,劃分A組40例和B組41例。A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范圍62-84歲,平均年齡(73.42±2.51)歲。B組男女比例20:21;年齡最小者61歲,年齡最大者79歲,年齡均值(70.35±2.48)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病歷信息比較差異不顯著,P大于0.05,可比較。(1)納入標準:①臨床癥狀、體征與短暫性腦缺血診斷標準[2]符合;②發病時間2周以內;③頭顱CT或NRI檢查未見出血;④患者及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配合度高。(2)排除標準:①伴有意識障礙;②合并其他腦部器質性疾病;③伴有心、肝、腎等臟器類疾病;④近期曾出血。
1.2 方法
A組采用阿司匹林(生產企業:廣東九明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1139)治療,口服,每天1次,每次100mg。B組實施復方丹參滴丸(生產企業:天士力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0950111)治療,口服,每天3次,每次10粒。兩組均治療30d。
1.3 觀察指標
臨床療效[3]:依據臨床癥狀、體征劃分顯效、有效、無效。顯效: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中止,1個月內未見復發;有效:1個月內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緩解,發作頻率少,發作時間縮短50%;無效: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頻率未見任何改善,甚至加劇,發作時間長。總有效率=(1-無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選定統計學軟件SPSS23.0錄入實驗數據處理。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通過()、(n,%)表示,各自以t、X2驗證。如果P值小于0.05,提示實驗數據之間存在明顯差異。
2 結果
B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著比A組高,比較兩組之間數據差異明顯(P<0.05)。具體見表1
3 討論
短暫性腦缺血為腦梗死一大誘因,其發病機制復雜,涉及到的相關因素比較多。患者在頸內動脈和椎—基底動脈粥樣硬化基礎上,伴有微栓塞、腦血管痙攣等[4]。臨床治療中,主要針對發病原因,對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情況給予有效控制。在內科治療中,阿司匹林應用普遍,其本質上是一種抗血小板聚集劑,有效性強,但該藥物作用機制過于單一,僅能夠對TXA2合成進行阻斷。部分患者經口服之后,作用不明顯,仍有可能發生血栓栓塞情況。
復方丹參滴丸屬于中藥制劑,內含三七皂甙、水溶性丹參素、冰片等。其中,三七皂甙的作用在于改善內皮功能,使血小板表面活性降低,對其黏附、聚集情況進行抑制,達到良好的抗血栓效果。該藥物不僅能夠使患者體內環磷酸腺苷含量提高,還能夠抑制因二磷酸腺苷誘導所致的血小板聚集,使患者的血液黏稠度降低,局部微循環得到明顯改善,并有利于增強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以此對高凝、高聚、高黏性因子有效清除,避免氧自由基損傷血管,把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率降至最低。實驗證實[5],復方丹參滴丸通過對血小板旁路活化途徑進行抑制,與阿司匹林協同起來,共同對抗血小板。除此之外,復方丹參滴丸還能夠延緩、消除動脈粥樣硬化,對血栓進行有效預防,使腦血管疾病發生率降到最低。結果顯示,B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5.12%,顯著比A組的77.50%高,兩組之間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價值,P小于0.05,提示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中應用復方丹參滴丸,臨床療效顯著。
綜上所述,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治療中,復方丹參滴丸療效顯著,說明該治療方式有效性強,值得臨床推廣應用。然而,由于樣本數量太少,實驗時間短,以至于研究結果普遍性有所缺失,未來一段時間,將搜集整理更多臨床病例信息,再次開展實驗研究,得出更加科學、準確的研究結論,為后續同類臨床工作開展提供理論借鑒。
參考文獻
[1] 勞榮海,陳開遠.復方丹參滴丸聯合阿司匹林治療冠心病的臨床療效探討[J].臨床醫學工程,2019,26(7):911-912.
[2] 蔡婷,蘭艷麗(.復方丹參滴丸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療效觀察[J].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18,16(2):49-51.
[3] 任紅杰;.血府逐瘀湯聯合復方丹參滴丸治療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臨床療效觀察[J].亞太傳統醫藥,2018,14(1):179-180.
[4] 張亞麗.尼莫地平聯合復方丹參滴丸治療腦供血不足的效果分析[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9,17(1):83-84.
[5] 陳睿.曲美他嗪聯合復方丹參滴丸治療冠心病伴心絞痛患者的臨床效果[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18):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