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俊
摘 要:將現代信息技術與日常課堂教學進行整合已經當下的必然趨勢。遺憾的是,仍然有很多教師未能充分認識并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提高教學效率。教師更多的只是將多媒體當作一個可有可以無的輔助手段,并沒有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因此,為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應該加強相關整合工作。鑒于此,文章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驗,對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整合的反思提出了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英語;教學整合;反思
引言
在當今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用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之一,它通過利用計算機對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信息進行處理,形成圖文聲像并茂的教學系統,觸發學生多感官參與,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進行直觀化、形象化教學,很大程度上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拓展了學生視野,提高了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
一、小學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意義
(一)符合新時期教育體制改革的要求
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為小學英語教學注入了全新的血液,為小學英語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全新的方向。《關于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通知》中提出了通過信息技術與課程教育改革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改革要求。
(二)創新了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模式
當下,大多數小學英語教學課堂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即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向學生講授知識,學生更多的是被動的接受知識,這導致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未能激發。教師應該認識到,英語教學是一門語言教學,它涉及到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不同方面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學生要很好的掌握另外一門語言,離不開多說多練。然而,當下的教學情況更多的是學生單一渠道地接受知識的灌輸,很大程度導致學生陷入厭倦心理。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進行整合,利用信息技術的優點,創設虛擬的語言學習環境,引導學生加入到英語實踐環境中,多開口多說。另外,學生方面,也可以主動去收集感興趣的學習資料,并進行資源共享,在互幫互助中交流、學習。
二、整合過程面臨的問題研究
(一)目的不清晰
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提高了英語教學獎其與教學進行整合的熱情。然而,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盡管現代信息技術可以為教學帶來很多便利,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一定要進行整合。部分教師由于對整合目的的認知不清晰,他們往往不去思考該項教學內容是否需要信息技術,不加篩選地全部與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整合,再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對于有些內容,是否采用信息技術手段其實差別不大,而教師花在課件等多媒體上面的備課時間可能會多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效率未必得到提高。
(二)不符合小學生認知規律
教師在進行多媒體課件設計的時候,往往過于花哨復雜,不僅使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學重難點部分,而且還有部分學生出現逆反情緒。這使得教師的教學工作出現嚴重問題。
三、小學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策略
(一)巧用信息技術課件進行視聽和模仿
英語教師可以利用光盤視頻來教學單詞發音,讓學生聆聽正確的發音,通過直觀的視覺觀察正確的發音口型,掌握發音技巧。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好視頻資源,時時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前進和回放,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視聽和模仿機會。學生模仿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張口,發音響亮,對于發音不準的地方給予學生糾正。
(二)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不竭動力,學生只有在興趣的驅使下才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去設計教學內容。教師要以新課標大綱的要求為基準,結合教學實際內容,選擇游戲、故事或案例等方式為學生創設一個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融入英語學習之中。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要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課堂之中,保證教學內容的真實性和生動性,以此提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三)巧用信息技術課件鞏固練習對話
在完整呈現學習完情境對話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對話操練和拓展運用。在對話朗讀環節,可以要求學生跟著Flash動畫情境朗讀,模仿對話人物的正確語音語調,然后將動畫課件消音,學生模仿人物口型自主給對話配音。待學生朗讀熟練后,教師可打亂四幅圖片,給圖片用1-4標號,學生兩人一組隨機選取圖片號碼呈現圖片情境,給圖片配音。這種訓練方法有趣不枯燥,學生通過信息技術課件主動選取號碼圖片會覺得有趣,因而不會失去朗讀興趣。
(四)運用信息技術,因材施教,全面發展
在對小學生進行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綜合發展能力,從教學目標、教學層次、綜合運用能力等三方面內容著手展開教學工作。信息技術的應用有效改善了傳統英語教學的弊端,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師要將教和學進行科學結合,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大膽的進行思考,勇敢的說出內心的表達,即便出現錯誤教師也要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教師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利用聲音、動畫、圖片等生動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更好、更快的融入到英語學習之中,另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課件中添加鏈接,結合學生的個體化差異來調整教學進度,實現因人施教的根本目的,給予學生及時的、有針對性的指導。
結束語
信息技術的生動形象化、直觀化、情境化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改善和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程度,提升了教學效率。同時,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培養和鍛煉了學生思維能力,活躍了學生思維,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因此,作為小學英語教師,要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運用信息技術知識,多設計出科學有效的信息技術課件來輔助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發揮其獨特的作用,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芳.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整合的反思[C].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現代化專業委員會.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現代化專業委員會“教科研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高級研修班”會議論文集.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現代化專業委員會:廣東晨越教育發展有限公司,2019:66-68.
[2]田影.淺談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J].考試周刊,2018(22):108.
[3]李昕,王宇.淺談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有效整合的優勢與反思[J].讀寫算,2018(0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