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霞
摘 要:小學生是祖國的希望,學生的道德教育是現在教育的重點。學校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是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學習解決實際問題的場所。將德育與數學教學相結合,讓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是當前數學教學的一個重點。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改善目前的教育現狀,能充分發揮生活化教學法的積極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其后續發展夯實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德育教學;生活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20)05C-0018-02
在小學數學的德育教學工作中,教師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促使小學數學德育工作不斷改善與發展,最后達到預期的目的。
一、充分挖掘數學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小學數學教材是知識教學、能力培養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結合的綜合載體,深入挖掘精神素質教育的因素,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一般會有很多插圖,和現實生活存在直接聯系,教師應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有效提升教育效果。而培養學生的生活化問題解決能力,與德育工作存在直接的聯系,德育中就存在很多關于生活化的問題,因此,教師應該予以一定重視,通過德育的方式完成數學生活化教學。
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位置》知識的時候,就可以挖掘教材中的元素,為學生介紹國家的地形概況和位置,讓學生全面了解到我國的大江大河、國土資源等等,并將學習內容與實際生活相互貼近,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再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分數》知識時,可以為學生介紹我國土地在世界土地中的占有比例,引導學生了解我國的耕地面積以及分布比重,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掌握分數的知識,還能對國家的耕地情況與生活情況有直接的了解,從而形成正確的愛國主義觀念。愛國主義觀念,就是德育中的重點內容,如果在德育中缺失愛國主義教育,德育工作就失去了價值,不能滿足當前的德育工作要求。所以,教師應該予以重視,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相關的德育元素。
二、營造生活化的德育教學情境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中,為實現德育的生活化,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實際工作中,教師應該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設計,主動創新教學方式,提升課堂情境的生動性與趣味性,并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空間,調動其學習興趣,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全面地凸顯出來。
在營造生活化德育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社會生活實踐情境與數學教學聯系在一起,為學生提供外出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參與到社會的德育實踐活動中,形成良好的教育作用。
如在帶領學生學習《統計》課程時,應該引入一些現實生活中的案例開展德育工作,組織學生搜集資料,制作調查表格,然后按照所學習的理論知識,正確地排序調查表格內容,掌握統計知識。
教師將現實生活中的案例融入到數學德育中,不僅可以提升課堂教學的互動性,還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探究能力,使其養成解決生活化問題的習慣,樹立正確的生活態度。
在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到敬老院義務勞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滲透尊老的傳統美德。具體而言,教師帶領學生到敬老院對老年人年齡、身體健康指標進行統計,讓學生自主搜集數據然后制作調查表格,根據自身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合理地進行調查表格內容的排序,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全面掌握統計的知識,還能有效培養其敬老的美德,達到預期的德育滲透目的。
三、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良好品德
小學數學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具有抽象性特點,并且涉及的數學定理和公式也比較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面臨很多挑戰,很容易導致小學生出現焦慮感、恐懼感,久而久之,就會對數學學習產生厭惡,覺得自己無論怎樣努力都學不會,漸漸失去了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在此種情況下,為了幫助小學生走出數學學習的困境,提高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發展,小學教師就應該利用德育內容,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良好品德,將生活化的教學融入其中,讓小學生在自己所熟悉的事物中學到相應的數學知識,為小學數學課堂增添一定的趣味性,吸引小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促使其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數學學習當中。
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課堂測試題,選擇一些有難度的試題內容,要求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或者小組討論得到答案,學生在面臨難題的情況下,會出現恐懼感或是焦慮感,在此情況下,教師應該給予小學生足夠的鼓勵和安慰,為其講解一些“逆行者”的故事,借助榜樣的正能量,使小學生全面感受到,面對挫折要迎難而上的重要性,并形成吃苦耐勞、勇于拼搏的良好品質。懂得在數學學習中遇到挫折時,可以自信地解決問題,這樣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信心與抗挫折的能力。
四、充分發揮小學教師的德育榜樣作用
作為小學數學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的一言一行、人格魅力以及德育素養等,均會對小學生的德育產生深刻的影響。為此,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德育生活化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德育榜樣的作用,樹立“學高為師,得高為范”的教學思想,時刻保持自身道德素養,不斷增加個人的人格魅力,為小學生做好德育榜樣。
在教學過程中以及日常生活中,教師都要與學生及其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聯系,并且加強彼此之間的有效交流,將自身的優良品德以及德育思想隨時向學生進行傳遞,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逐漸養成良好的道德素養。
例如,教師在備課的階段,提前做好大量的準備工作,為學生呈現了一堂生動、形象的數學課,學生不僅可以高效地學到數學知識,而且也可以體會到教師的辛苦,感受到教師身上的責任感,從而對教師產生敬佩之情,這對學生今后的學習以及生活必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的工作實際以及私下的生活方式,會讓學生認識到不一樣的教師,并在無形中被教師的德育素養所感染,將教師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從而促進自身道德品質的提升。
將課堂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機聯系在一起,充分發揮教師的德育榜樣作用,是開展小學數學德育生活化教學的重要策略。
五、結束語
近年來,在小學數學開展德育教學,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教育工作遇到了一些問題,難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在此種情況下,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形式,在小學數學德育中融入生活化內容,將教學工作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在生活化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參考文獻:
[1]石永紅.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德育功能探究[J].教育界,2019,(32).
[2]曹利.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探討[J].速讀(中旬),2019,(1).
[3]沈勤均.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探討[J].讀寫算,2019,(9).
[4]湯美華.探尋小學數學德育教學生活化的途徑和策略[J].中國教師,2018,(2).
[5]柯振華.試探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課程教育研究,2016,(30).
[6]李術芳.關于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的嘗試[J].中國校外教育,2016,(9).
[7]夏永勝,袁新志.小學德育生活化途徑探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11).
[8]趙百勝.德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20,(3).
[9]許百川.“互聯網+”思維在小學數學德育中的應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25).
[10]邢小梅.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