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靜 陳元英 袁琳

【摘要】 目的:探討實施家屬強化健康教育在肺癌手術患者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7 年 1月 -2018 年 1月行肺癌手術的88例患者,根據健康宣教方式不同分為常規組(強化患者健康教育)和試驗組(強化家屬健康教育),觀察并對比分析住院時間、術后并發癥情況及患者及家屬對護理滿意度、1年復診率。 結果: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常規組,縮短了4.71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4.55%,明顯低于常規組的13.6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患者及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試驗組1年復診率為100%(44/44),明顯高于常規組的77.27(34/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結論:實施家屬強化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提升患者復診率,臨床應用價值大。
【關鍵詞】 健康教育;肺癌;家屬;強化;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743.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3-041-01
隨著環境的改變及人口老齡化的影響,肺癌的發病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而外科手術是肺癌治療的最有效方法。在積極治療的同時,如何進行有效護理,對于患者預后具有重大的臨床價值。本研究搜集筆者所在科室2017年1月-2018年1月行肺癌手術的8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實施家屬強化健康教育對肺癌手術患者的影響,包括手術的并發癥發生率、患者及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患者依從性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科室2017年1月-2018年1月行肺癌手術的8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均有手術適應征,并有固定家屬陪護。排除無固定家屬陪護及存在手術禁忌癥的患者。根據健康宣教方式不同分為常規組和試驗組,平均每組44人,常規組44例患者中,男28例,女16例, 年齡 39~72歲, 平均 (53.42±2.16)歲。試驗組44例患者中, 男25例,女 19例;年齡 40~70 歲,平均 (52.98±2.02) 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而常規組主要對患者進行重點強化健康教育,試驗組則對固定陪護家屬實施重點強化健康教育。具體健康教育方式有:(1)入院健康教育。介紹病房內的主治醫師以及護士等,講解肺癌的臨床相關知識,治療途徑,提醒需要做的檢查,耐心回答提問。(2)心理教育。積極跟患者進行交談,給予心理教育指導,多提供一些成功的臨床案例。(3)術前健康教育。及時提醒需要做的檢查,指導完成爬樓梯、吹氣球、室內慢走等肺部功能訓練;講解肺癌手術治療過程、配合要點以及相關注意事項,示范和訓練掌握深呼吸、胸式呼吸、有效咳嗽、床上排尿、床上翻身等臨床技巧的護理技巧。(4)術中健康教育。向家屬講解各項生命體征的意義、針對疑問進行解答,講解早期活動的意義和配合要點。(5)術后健康教育,術后講解并發癥預防處理方法,告知術后飲食護理要點,引導進行術后康復訓練,如翻身、叩背、肺功能鍛煉、術側肩關節及手臂鍛煉等。
1.3 評價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記錄肺部感染、肺不張、呼吸衰竭等并發癥的發生情況,采用問卷調查方式調查患者及家屬對護理滿意度評分,并追蹤觀察患者的1年復診率。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住院時間及滿意度評分等計量資料以( ?)表示,采用t檢驗,并發癥發生率及1年復診率為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 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常規組,縮短了4.71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試驗組發生肺部感染1例,肺不張1例,呼吸衰竭0例,并發癥發生率4.55%,常規組發生肺部感染3例,肺不張2例,呼吸衰竭1例,并發癥發生率13.64%,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患者及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評分,試驗組為98.6±1.3分,明顯高于常規組的91.5±3.3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而1年復診率,試驗組為100%(44/44),明顯高于常規組的77.27(34/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3 討論
近年來,肺癌的發病率呈現上升的趨勢,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臨床治療肺癌多采用手術治療,若護理不當,極易產生并發癥,威脅患者生命。患者家屬是患者重要的精神支撐,由于患者家屬對于肺癌臨床醫學知識的欠缺,通常情況下,忽略了家屬參與護理對于肺癌圍手術期患者病情控制的意義[1、2]。肺癌手術患者,大部分具有擔憂緊張等情緒,完全配合醫護活動較難,而家屬一般存在盡力幫助患者治病的迫切心理。實施家屬的強化健康教育,是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理念的體現,臨床護理人員對患者家屬提供護理技術及健康行為觀念支持,進而由家屬進行協助護理。患者家屬更容易接受教育內容并能夠積極配合,并勸說患者并監督患者配合,穩定并帶動患者情緒,使患者及家屬均具備最大的主觀能動性,以家庭為中心抵抗癌癥,使患者得到最佳護理效果[3]。術后因家屬的監督,也能按時復診,監控癌癥是否復發。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家屬的強化健康教育優于實施患者的強化健康教育,可以減少肺癌患者圍手術期的并發癥,并縮短住院時間,說明患者屬在圍手術期充分提升了對肺癌護理的觀念,并協助護士更好的護理患者,穩定并帶動患者情緒,積極配合治療跟護理,積極面對癌癥,達到最佳的護理結果。而患者及家屬對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升高,說明了圍手術期護患關系融洽,配合良好,使得護理措施更好的實施。1年復診率的明顯提升,達到100%,說明了家屬健康觀念的提升,尤其是對肺癌相關知識的了解更加深入,并監督患者定期復查,對于及時發現肺癌的復發至關重要。因此,實施家屬強化健康教育在臨床上具備較大的應用跟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朱文玲. 聚焦解決護理模式對肺癌患者負性情緒、主觀幸福感和術后并發癥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8,37(3):320-323,330.
[2]徐旭東. 健康教育路徑在肺癌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J]. 中國健康教育,2016,32(6): 547-550.
[3]何麗萍,徐麗華,沈寧等. 家長對“家庭為中心護理”的認識 [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12):885-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