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連榮

摘要目的:探討延續性護理預防宮頸癌術后中遠期并發癥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擇隨機信封方法設計,將2018年8月-2020年2月期間我院50例宮頸癌術后患者設為對照組,將同時間段50例宮頸癌術后患者設為實驗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加出院指導方法,實驗組加用延續性護理方法。對照兩組的中遠期并發癥、生活質量。結果:實驗組護理后的中遠期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宮頸癌術后患者增加延續性護理方法能夠降低中遠期并發癥發生率,促進生活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宮頸癌;延續性護理;預防;中遠期并發癥;生活質量;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3-167-02
宮頸癌屬于臨床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疾病,且臨床給予手術治療作為主要治療手段,全子宮切除術、盆腔淋巴清掃術作為常用治療手段,且手術后配合化療治療、放療治療,可以有助于延長生存時間[1]。但是,癌癥疾病作為消耗性疾病類型,且存在較大的機體損害,容易誘發各種疾病,并且對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及治療后恢復,并導致其生活質量明顯降低[2]。因此,開展積極合理的臨床護理干預措施,可以起到十分積極的術后并發癥預防作用、臨床療效改善作用[3]。本文旨在探討延續性護理預防宮頸癌術后中遠期并發癥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現簡述如下。
1資料方法
1.1資料
選擇隨機信封方法設計,將2018年8月-2020年2月期間我院50例宮頸癌術后患者設為對照組,將同時間段50例宮頸癌術后患者設為實驗組。實驗組:有50例,女性,32-65歲,平均年齡為(46.50±3.45)歲;病理類型包括腺癌19例,鱗癌31例。對照組:有50例,女性,33-64歲,平均年齡為(45.75±3.60)歲;病理類型包括腺癌20例,鱗癌30例。兩組入組數據有可比(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加出院指導方法,即常規入院教育,給予一般用藥指導,給予常規飲食指導,術后基礎監護干預及常規出院指導。
1.2.2實驗組
實驗組加用延續性護理方法,具體操作如下:(1)飲食護理。開展患者出院后飲食調查,并結合調查結果給予及時健康飲食指導干預。(2)心理護理。由于該類型患者出院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而且部分患者對于定期檢查、日常用藥等未能有效重視;并開展定期心理護理干預,并給上門隨訪(一月1次),并進行心理狀態評估,并開展系統性心理疏導。(3)用藥護理。給予患者積極指導外遵醫囑用藥干預,并可以起到積極的術后恢復作用、并發癥預防作用;患者出院前,護理人員應給予耐心講解院外遵醫囑用藥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并給予定期詢問日常用藥情況,對患者用藥后反應加以了解,并耐心解釋常規用藥后可能出現的反應,若出現異常反應,則應囑咐其暫時停止用藥,并囑咐其及時復診。(4)并發癥預防護理。結合患者出院后可能出現的相關并發癥危險因子,給予耐心講解出院后可能出現的相關并發癥情況,并給予性生活健康指導,開展凱格爾盆底肌肉鍛煉培訓指導、簡易瑜伽法培訓指導等;在開展隨訪過程中需進行執行程度監護,并對患者的盆底功能作定期評價。
1.3觀察指標
持續跟蹤隨訪6個月,比較兩組患者的(1)中遠期并發癥,(2)生活質量。
1.4統計學方法
經SPSS21.0處理數據,進行t檢驗、x2檢驗,求P值。
2結果
2.1兩組的中遠期并發癥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中遠期并發癥發生率較對照組降低(P<0.05)。
2.2兩組的生活質量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較對照組升高(P<0.05)。
3討論
子宮頸癌作為臨床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之一,而且該疾病病死率較高,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威脅。有臨床相關研究結果指出,近幾年來,臨床子宮頸癌患病群體表現為日益年輕化,而且表現為越來越升高趨勢[4]。臨床針對宮頸癌疾病特點,臨床主張盡早發現、盡早診斷、盡早治療,臨床最常用手術方式選擇宮頸癌根除術,即開展子宮全切術聯合盆腔淋巴清掃術。臨床在積極治療原發病同時,需加強并發癥的積極治療,以避免術后恢復進程及預后效果受影響,以避免術后生活質量受嚴重影響[5]。
臨床針對宮頸癌術后患者的疾病特點、身體狀況及心理狀態,需給予開展積極臨床護理干預,并實施臨床治療方案,從而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狀態,促使其盆底肌肉功能盡早恢復,以及積極預防相關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等[6]。延續性護理方法屬于臨床新型科學性護理模式,在有效保證優質院內護理干預的同時,給予患者開展科學性、針對性、全方位出院連續護理;其次,開展指導院外相關問題、日常生活相關問題,從而促使患者得到更好的術后恢復,以及提高其中后期治療依從性,從而利于各項功能的早期恢復,以及改善患者的術后生活質量[7]。本文研究結果顯示(1)實驗組的中遠期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降低,說明延續性護理方法的開展可以降低宮頸癌術后患者的各項中遠期并發癥發生率,促進疾病預后;(2)實驗組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明顯提高,說明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開展延續性護理方法具有顯著干預優勢,利于提高宮頸癌術后患者對臨床護理人員的認可度及信任度,以減少相關臨床護患糾紛。
綜上所述,增加延續性護理方法可利于降低宮頸癌術后患者的中遠期并發癥發生率,可利于提高臨床護理滿意度,有理想應用療效。
參考文獻
[1]胡珊,趙井苓,張靜,等.中醫延續性護理干預對宮頸癌術后盆底肌功能恢復、生活質量及中遠期并發癥的影響[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21(4):104-107.
[2]楊珍珍,李雪輝.延續性護理預防宮頸癌術后中遠期并發癥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6(32):3646-3648.
[3]李玲,袁媛,魏晚霞.延續性綜合護理對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泌尿系統并發癥及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9,25(33):184-185.
[4]葉建梅.延續性護理干預對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尿潴留及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21):3047-3048.
[5]王晶晶,吳治敏,王卉,等.延續性護理聯合盆腔肌肉訓練對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性功能康復及并發癥的影響[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9,26(4):80-83.
[6]卞扣干,臧林.延續性護理干預路徑應用于宮頸癌后裝治療對生存質量及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20):2622-2623.
[7]盧吉,杜易梅,張宏,等.延續性綜合護理對宮頸癌根治術后病人泌尿系統并發癥及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8,16(5):559-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