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邁
摘要:隨著我國廣播電視行業不斷發展,人文情懷逐漸滲透到了廣播電視新聞報道當中,其為我國廣播電視新聞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需求,同時也是社會健康發展的需要。因此,本文再詳細概述人文情懷的基礎上,分析了廣播電視新聞報道缺乏人文情懷的表現,并且研究了在當前新時代如何對廣播電視中的人文情懷進行感悟。
關鍵詞:新時代;廣播電視:人文情懷
一、人文情懷的相關概述
廣播電視臺新聞報道中的人文情懷主要是人本思想的深入表達,從傳播媒介的角度,關注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和精神追求,肯定人的價值和善的本性。在新聞報道中,始終以人為中心,報道內容充分聯系人們的現實生活和思想追求,通過對人文情懷的彰顯來打動新聞受眾,讓人民群眾在新聞報道中尋找到人性的歸屬感和認同感,而不是簡單地陳述新聞事實。通常情況下,廣播電視臺新聞報道的人文情懷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還原新聞事實
新聞報道應該充分地尊重事實真相,廣播電視新聞報道更應該關注人們真實生活的善、惡、美、丑,既要保證廣播電視新聞的真實內容不被歪曲,也要敢于揭露社會的痛點,用客觀真實的殘酷真相警醒人類本身。
2.關注弱勢群體
作為傳統主體媒體,廣播電視的新聞報道更加應該體現人文關懷,主要的表現就是對弱勢群體的關注。廣播電視臺的新聞報道除了對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重大事件進行報道,還往往關注小人物的生活,關注弱勢群體的情感表達。
3.弘揚正確的價值觀
社會輿論的導向往往被各種形式的新聞報道所影響,廣播電視新聞報道在引領正確的價值觀、傳遞正能量方面有著巨大的作用。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人們獲取新聞報道的方式變得多樣化、便捷化,而廣播電視新聞報道恰恰應該回歸新聞內容本身,用普世人性化的情感引領廣大群眾的價值觀。
二、廣播電視新聞報道缺乏人文情懷的表現
1.對新聞內容本身沒有深度挖掘
新聞報道的最終受眾是廣大的人民群眾,因此,報道內容是否反映人民群眾的真實生活、傳達的情感是否被人民群眾廣泛認同,是影響廣播電視新聞報道收聽率、收視率的關鍵。而現在的不少新聞,往往打著關注人民群眾生活的幌子,僅對新聞表面的現象進行描述,而沒有對民生發展、蘊含的情感進行深度挖掘,對人文關懷的理解較為淺顯,進而使得不少廣播電視新聞報道內容膚淺、情感零散,沒有真正體現對國計民生的深度關懷。
2.對弱勢群體的保護意識不足
隨著新聞報道對民生領域的廣泛關注,廣播電視新聞報道也對弱勢群體進行了深度的報道。而在實際工作中,有些采訪記者及后期編輯為了更加真實地展現弱勢群體的生活,甚至為了提高收視率、收聽率,對弱勢群體的生活進行無限放大。這樣的新聞報道雖然對吸引了關注,但也讓弱勢群體在受眾面前被無情地展現。這樣不顧人們正常情感的無情報道,往往對弱勢群體進行了二次傷害,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正常生活都會造成影響。
3.價值觀傳遞錯誤
在廣播電視行業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收視率、收聽率成為衡量一檔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唯一標準。在這種情況,廣播電視新聞報道的采集、編輯往往要跟隨社會熱點或輿論頭條,以博取收視率、收聽率,這就導致一些媒體在新聞內容上媚俗、在語言表達上低俗,傳遞錯誤的價值觀,這不僅對廣播電視新聞行業的長遠發展產生不利影響,還會對社會輿論產生錯誤的價值導向。在錯誤的價值觀念指導下,一些新聞編輯往往追逐社會熱點、大眾“獵奇”點,甚至將封建迷信、反動思想作為了新聞熱點,在違背了新聞報道本身的監督性和真實性的同時,也忽視了人文關懷的傳遞,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真實生活相脫節。
三、廣播電視新聞報道中滲透人文情懷的措施
1.堅持本性,承擔社會責任
廣播電視新聞報道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以延續,不是隨波逐流,而是應該回歸新聞報道本身的性質、原則,脫離媚俗心態、從眾心理。無論是對民生百態的廣泛關注,還是對弱勢群體的深切關懷,都應該從真、善、美的價值導向出發,不盲目跟風、不涉低俗,反映真實的民生,為廣大的人民群眾發聲,將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堅持到底。
2.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
廣播電視新聞報道的最終面世來自于各個從業人員的采集、編輯等,因此,廣播電視新聞報道要想更好地體現人文情懷,必須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一方面,應該提高從業人員的新聞采集能力,對新聞事件敢于深度挖掘、對身邊生活多多關注;另一方面,從業人員應該加強新聞編輯能力,對新聞事件的整理、加工不能脫離廣大群眾的真實生活,而對人們真實生活的描述應該精彩而生動。最重要的是,應該加強廣播電視新聞從業人員的職業教育,堅持新聞報道的嚴肅性,不媚俗、不逐流,關注采編對象的真實情感和心理感受,注重保護弱勢群體,將人文關懷體現在廣播電視新聞采編的全流程。
3.注重貼近生活,采用人性化的報道視角
在廣播電視新聞的采編過程中,從業人員應該采用人性化的報道視角、多多使用平民化的語言,讓新聞報道本身更加貼近生活。因此,廣播電視新聞的采編人員應該深入基層、細致地了解群眾生活,既要關注影響國計民生的大事,也應該關注與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細節小事。這樣,廣播電視新聞報道才能既引領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又貼近生活、讓廣大人民群眾更加容易理解所傳遞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李儂.試析廣播電視新聞報道中的人文關懷[J].新聞研究導刊,2016,7(15):137.
[2]劉明.人文關懷在廣播電視新聞報道中的滲透研究[J].新聞傳播,2018 (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