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型文化演出活動是繁榮地方文化、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重要載體,也是對當地群眾文化工作者業務技能的點驗場。要讓一場大型文化演出活動受到多方肯定,節目編排十分重要,也是很多文化工作者亟需強化的業務技能。本文以臨海市文化館牽頭組織的系列大型文化演出活動為研究樣本,從常規節目、鄉土節目、群眾節目三個維度來探析大型文化演出活動的編排技巧。
關鍵詞:大型:文化演出活動:節目編排;技巧
大型文化演出活動就是地方文化部門在特殊節日或者特殊節點策劃推出的文化藝術節目的集成展示,對節目編排的要求比較高。筆者作為資深媒體節目導演轉型而來的群眾文化工作者,長期參與臨海市本地的各種大型文化演出活動的創意策劃和節目編排工作,并且一直在實踐中探求節目編排的技巧,也積累了一些實踐心得,具體如下:
一、要精選常規節目
一般情況下,一臺大型文化演出活動的時長都在90分鐘以上,需要圍繞演出活動的主題來設置不同的章節,這其中就需要策劃者來牽頭在不同的章節里配置相應的表演節目。這其中,歌曲、舞蹈、語言類節目等常規節目都屬于“規定動作”。因為是“規定動作”,所以對于我們群眾文化工作者來說,更要做到精選精編。
如何做到精選精編,我們主要是建立了完善的節目海選聯審機制。一般情況下,在接到大型文化演出活動的策劃任務后,臨海市文化館會由分管領導牽頭組成歌舞組、語言類節目組等若干個小組,圍繞活動的主題分頭擬定一份節目編排的策劃案,然后再集中討論后確定初步的編排方向。在編排方向確定后,我們在現有排練成熟的節目進行精選的同時,配合主題需要由我們的文藝專干進行重點創作,尤其是歌舞類的節目,確保常規節目能出新出彩。
如筆者所在的臨海市,每隔兩年會舉辦古城文化節,而一臺大型演出活動則是古城文化節的開幕盛典,也是整個古城文化節的重頭戲。2019年的古城文化節,筆者作為主要策劃者之一負責常規節目的編排,這個演出分為五個章節,共14個節目,其中一半以上是常規的歌舞類節目。在編排過程中,我們既要保證節目質量,又要突出展示古城形象,因此筆者就在本地遴選了富有古城特色的《臨海好》、 《臨海美》等比較成熟的作品加以創新后精編到節目中,同時又根據演出的主題臨時創排了舞蹈《紫陽雨巷》等節目精編到節目中,收到了很好的演出效果。
二、要巧用鄉土節目
對于地方來說,一臺成功的大型文化演出活動,除了做好常規節目的編排外,更要注重地方文化的融入,從而凸顯演出的貼近性和地方性。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我們在節目編排時,巧用鄉土節目,將地方曲藝和適合舞臺呈現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給有機串聯起來。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每一場的大型文化演出活動的策劃會都會要求臨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鄉土文化專家參與其中,并邀請他們結合演出的主題開列適合的表演節目,然后再根據策劃組的需要來進行統籌編排。一般情況下,每一場全市性的大型文化演出活動,我們都會編排一到兩組的鄉土文化節目,作為整臺晚會的一個“點睛之筆”進行呈現。
如2019年的臨海春晚,作為臨海本地年度最重要的大型文化演出活動,是我們全年的一個重點任務。因為是本土春晚,所以在節目編排上更要注重鄉土節目的編排,因此我們特意在前期策劃時就在“頭、中、尾”三個時段中為鄉土節目預留了空間,經過三輪的討論和篩選,我們在開場節目里引入了本地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視橋大鼓,在中層穿插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沙獅子的表演來烘托喜慶氛圍,在結束時編排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張秀娟用臨海剪紙來送上新春祝福,在濃濃的鄉土味中讓整臺晚會更加吸引人。
三、要多用群眾節目
大型文化演出活動的基本屬性是群眾文化活動,既然是群眾文化活動,作為我們節目編排者就一定要注重群眾性,在節目編排中多用群眾自編自演的節目,體現群眾的參與性。
結合近年來群眾文化活動的持續開展,臨海市文化館和本地的很多群眾文化團體都建立了良好的互動關系,并且將他們作為大型文化演出活動的“節目后備軍”。在實踐過程中,我們在接到每一場的大型文化演出活動任務后,除了專門會設置幾組群眾文化團體自編自導的節目之外,還會吸收一些有文藝愛好的群眾參與到配舞環節中,突出我們“群眾文化群眾參與、群眾文化群眾喜愛”的總目標。
在連續兩年的臨海春晚中,筆者作為節目編排負責人,在節目編排過程中,都安排了三個由群眾作為主要演員的節目,這其中既有農民排舞隊的原味表演,也有年輕輪滑愛好者青春活力的展現,總計有13個群眾文化團體近百名群眾演員參與了我們的演出,不僅讓他們有了秀文化的舞臺,也讓我們的演出更加接地氣。而在2019年的古城文化節的演出過程中,筆者更是和團隊成員創新編排,結合臨海古城遭遇超強臺風“利奇馬”襲擊這個難忘瞬間,加入了馳援臨海的救援人員和本地參與救援服務的群眾的元素,讓他們走上舞臺,質樸地還原了災難中的那一幕幕溫情,將整個演出的群眾性體現地淋漓盡致,得到了多方的好評,也成為了整個演出最大的亮點。
四、結論
綜上所述,對于我們群眾文化工作者來說,在策劃大型文化演出活動時,一定要在節目編排上多下功夫,多花心思,既要做好“常規動作”,也要做好“自選動作”,通過常規節目、鄉土節目和群眾節目聯動呈現,為群眾帶去一道道“文化大餐”。參考文獻:
[1]崔慶安.如何做好文藝演出的策劃和組織工作[J].大眾文藝,2018,(18).216-217
[2]趙亮.城市化進程中群眾文化工作路徑優化探討[J].藝術科技,2016,(10).329
作者簡介:陳黎(1974-),女,漢族,浙江臨海人,本科,研究方向:群眾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