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灝 李定芳

摘要:由于醫療衛生水平的發展,中國的老齡化人口數量成為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隨著經濟發展,以手機為主的移動智能終端平臺也逐步滲透到中老年人群當中。本文旨在探索構建以微信平臺為基礎的適老性強,輕量化,扁平化中老年智能服務平臺。
關鍵詞:中老年人、交互設計、智能服務、老年社交
20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醫療衛生水平也呈飛速發展狀態。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1億7千萬, 占13. 26%,2014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總數為2.12億,占我國總人口的14. 7%。預計到2020年,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2. 34億人,2040年時每3-4人中就有1名老年人。龐大的人口基數,過低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使我國成為發展中國家中老齡化人口第二大國,僅次于日本。
一、中老年人群現狀分析
研究表明,當人步入中老年階段(4653歲),人體的學習能力,社交能力開始有明顯的下降[1],老年人接收信息速度慢,理解能力變慢,加之防備心理較強,因而中老年群體在退休后,變得無所事事,社交圈子逐漸變窄。同時,由于勞動力遷移的影響,長時間工作的子女陪伴老年人的時間寥寥無幾[2],“空巢老人”現象越來越多,目前我國的社區老年服務并不完善,與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相脫節。長期缺乏社交活動的中老年人更容易產生孤獨感,甚至引起一系列生理甚至心理健康問題。
二、基于“馬斯洛人類需求理論下”的老齡人群社交需求分析
我國法律規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要求,男職工年滿60周歲方可退休,女職工年滿50周歲退休。這個年齡階段的老年人雖然可以將更多的空余時間投入在個人生理健康,家庭上,但是他們所關注的重點也從身體健康,轉變為如何提高自身價值。所以在這些老年人身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懷舊情愫”,“情感空虛”、“返老還童”心態[3]。他們并不甘心從此與主流社會脫離關系,所以從信息的流通性上來講,移動互聯網平臺帶給老年人的不僅是社交方式,生活方式的改變,還為他們回歸主流社會創造了機會。
由“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分析上述中老年人的社交需求如下:
1、安全需求:
老年人群普遍具有較強的防備心理,在心理上,物質上都渴望擁有基礎保障。在社交途徑的選擇上,他們寧可選擇面對面式的對話,也不會花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在社交軟件上。他們企圖用一種更為安全,更加傳統的方式來保障社交的安全與可靠。
2、社交需求:
現代經濟發展帶來的醫療衛生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個人生存所需要的衣食住行基本得到滿足,老年人群的個人健康也得到了基本保障。在這些條件基本滿足的情況下,老年人開始尋求其他更高層次的生理需求
社交??释焕斫?,被傾聽,尋求志同道合的朋友,尋找群體的歸屬感。
3、尊重需求:
絕大多數的人都需要一種對他們而言穩定牢固的評價,有一種對于自尊、自重和來自他人的尊重的需求和欲望[4]。老年人雖然已經逐漸退出主流社會,但是他們也渴望被尊重,或者說,應該尊重每個人。在社交方面,無論是傳統社交還是新媒體社交,老年人群也應該被消費市場,被開發行業關注,做出適合老年人群使用的產品,為老年人社交,提供便利。
4、自我實現需求:
根據馬斯洛的理論,自我實現需求是指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對生活的期望,充分發揮自身潛能以實現個人理想。退出主流社會的中老年人群曾經或從事教育類行業,或從事服務型行業,都有一技之長。自尊心和社會責任感驅使他們在退休后,可以繼續融入社會,繼續服務社會,服務大眾,從而實現自我價值。
三、以《老友記》APP為例的中老年智能平臺的適老性設計實踐
2019年,騰訊應用寶發布的《老年用戶移動互聯網報告》顯示,中國擁有8028萬老年網民,占我國老年人口的20%。老齡化程度的不斷提升,老年市場也會具有強大的市場份額的。在我國,老年產品的設計制造水平比較落后,基本處在積極起步階段。解決社交軟件的適老性問題,迫在眉睫。而《老友記》搭載在微信客戶端的小程序,是一款服務中老年人的適老性移動終端社交平臺。
1、以安全為前提的社交模式
老年人接收事物速度慢,理解能力也逐漸降低,對不熟悉的新事物存在較強的安全防范意識,對社交方式的選擇也更偏愛傳統的面對面交流。線上聊天交友,對老年群體來說甚至有點強人所難。所以在創建《老友記》建立時,平臺確保保護每一位用戶的個人隱私,同時要求所有信息必須采取實名制,一個ID僅允許注冊一個賬號。同時,平臺與微信掛鉤,更加確保安全程度。
2、以功能簡化為基礎的操作方式
年齡的增長,記憶力衰退,認知能力變慢等種種問題,使老年人群的生活方式,心理狀況發生巨大變化。老年群體的生活習慣,社交方式與青年時期相比發生巨大改變。對待新事物,老年群體表現出害怕接觸,拒絕嘗試的抵觸心理,除去自身原因,就是目前市面上的絕大多數社交產品并沒有將老年群體作為目標人群.忽略了老年用戶的生理和心理特性。這些產品往往功能繁雜,界面花哨繁瑣。并不適合老年用戶。所以在《老友記》社交平臺的構建上,筆者更加注重“便攜化”、“易操作”。老年用戶可以通過簡單肢體的動作、語言等行為使用軟件;同時可以通過視覺、聽覺進行反饋。平臺將根據老年人的實際操作情況,后臺獲取信息,及時反饋給老年用戶。
3、以情感關懷為導向的日常社交
老年群體的日常需求從無知需求逐漸轉變為情感需求,逐漸脫離社會關系以后,老年群體的社交圈變窄,同時,子女獨立,喪偶等情況,加重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老年用戶可在平臺搭建與子女,親友間得密切聯系,如建立親友關系,自定義上傳子女照片,分享日常等。用戶也可與社區好友建立關系,創建好友圈,尋找志同道合的陌生人,尋找歸屬感。
4、以實現自我價值為目標的社會責任
如上文提到的尊重需求,退出主流社會的老年人同樣渴望獲得尊重。這里的尊重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尊老敬老,而是希望在社交過程中用自己多年積累下來的知識,技能來幫助他人,從而體現自己的個人價值?!独嫌延洝菲脚_開設“你問我答”專欄,用戶可在平臺發布問題,也可以用自身經驗解決問題。為老年用戶的生活增添樂趣,也給予老年用戶自信心,使他們感受到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實現自身價值。
5、以推動經濟增長為終極目標的展望
2019年,阿里以40萬年薪招募60歲以上的老年產品用研員,可見,老齡化程度的迅速增長,使得老年用品產業逐漸發展成為朝陽產業。旅游健身,服飾衣帽,美容美發,醫療衛生,金融理財,乃至網絡社交,這些曾經屬于年輕人的消費方式,逐漸定義在老年人群身上。專家預測,2030年老人口消費規模將達13萬億元,可見潛力巨大?!独嫌延洝分欣夏曛悄芊掌脚_,立足于當今蓬勃發展的移動互聯網行業,以微信APP為基礎,做到輕量化,簡單化,關注老年人群身心健康的同時,為擴大老年市場份額,貢獻出綿薄之力。
四、結論
隨著老齡化問題越發嚴重,老年產業發展迅速,關注老年人身心健康刻不容緩。本文以“老友記”小程序為案例,試論基于中老年智能平臺的適老性,在安全穩定的條件下,更多的關注老年人身心健康問題,情感問題,自我價值問題。為脫離主流社會卻依舊存在赤子之心的老年群體,提供社交媒介。當然,不足之處在于,本例僅適合擁有一定文化知識水平的城市老年人群體,對于信息網絡較為閉塞的山區,西北地區而言,不足以實施。由于研究水平和技術的不足,案例仍存在局限性,需在今后繼續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丁鴿,熊紅云,基于智能移動終端的中老年應用交互設計研究[J].設計,2014, (11):121-122
[2]劉絲筠,基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適老性移動終端社交平臺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17.
[3]曹孫玫,老年人娛樂產品的設計研究[D].東華大學,2007.
[4]亞伯拉罕·哈洛德·馬斯洛.人性能達到的境界[M].方士華譯,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