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婉
摘要:學生社團是幫助大學生實現自我管理、進行自我教育、發揮學生自我服務職能的一個重要渠道。隨著大學生貧困人數的逐步增加,現在很多高校都在探索通過組織精品社團,實現資助育人功能,這也是學生高效自治的一個有效途徑。本文以高校學生社團資助育人功能的實現為切入點,淺談優化高校育人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高校;學生;社團;育人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來越多偏遠地區的學生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這是科教興國順利推進的重要一步。與此同時,高校貧困生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強,單純依靠國家資助覆蓋面比較窄,如何更好地將資助與育人相結合,從根本上扭轉學生貧困局面,成為促進教育公平的一個重要課題。社團作為高校學生管理的一個有效模式,在這方面有良好的引導與促進作用。
一、單純貧困生資助教學模式的瓶頸分析
目前多數高校對貧困生都是采取的財物資助的方式,這樣一定程度上幫助他們順利邁進了大學校園,但是與同學在相處的過程中,他們的心理、精神等方面還會有一些障礙,不能有效彰顯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其主要瓶頸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教育形式單一。機械簡單的財物資助方式,因為對學生缺乏精神教育,所以不能兼顧他們的心理及綜合素質發展,不能起到真正的“育人”作用。尤其是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后也缺乏一定的社會融合能力,極易出現誠信缺失、就業不暢等問題。
其二,教育效果微弱。缺乏精神激勵的教育模式,所能起到的教育效果非常微弱,很多學生自身并沒有崛起和奮進意識,所以輔導員和同學的說教不能從根本上改變貧困生心理方面潛在的一些問題。
其三,缺乏社會責任意識。高校單純對貧困生開展一些說教、講座,發放教育手冊等形式的教育,極易使他們缺乏社會責任意識,不懂得幫助自己和他人,一旦遇到挫折,更容易引發一些連鎖問題,還有可能引起悲劇。
二、社團資源育人功能實現的優勢分析
通過社團這樣一種學生更易接受的方式,讓學生們自愿、自發團結起來開展一些社會活動,不僅可以更好地實現學生自治,還能幫助他們樹立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以達到更好地育人效果。
1.有利于提升貧困生的心理適應能力
很多貧困生自身在心理方面存在自卑、敏感、孤僻等心理,與同齡人的相處存在一些障礙,通過社團這種模式,可以把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學生聚在一起,讓他們愉快交流和諧相處,顯著提升學生的心理適應能力,幫助其以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今后的學習生活。
2.有助于提升貧困生的綜合就業能力
大學階段對學生的教育,不能僅著眼于在校內學習,還要為他們步入社會做好鋪墊,因此借助社團活動可以讓他們更早的接觸社會,并進行多方面的鍛煉,提升學生的學習意識和靈活應變能力、活動組織能力和積極參與心理,能很好的鍛煉和提升貧困生的社會交流能力,提升貧困生的綜合素質,有效提升其就業能力。
3.有助于提升貧困生的社會責任感
單純接受外界的資助,很容易使學生滋生懶惰心理,通過社團活動,讓貧困生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在各類活動中學會成長,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同時鼓勵貧困生走進孤兒院、敬老院等參與一些志愿服務,引導他們從“自助”走向“助人”,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三、高校杜團資助育人功能實現的路徑分析
“以人為本”理念的深度落實,為大學生社團的快速成長提供了一個有力契機,而大量社團的蓬勃發展也為社團資助育人功能的實現提供了有效基礎。
1.以社團為單位將其他社團的成功育人模式推廣和實踐
目前我們正處于一個信息高度流通的嶄新時期,各個學校在社團資助育人方面的有效實踐都可以得到快速的分享,因此我們要善于借助這一優勢,將一些優秀社團的成功育人模式有效推廣和實踐,切實提高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的實效性。
如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的明德社,社團宗旨是“立足校園,回報社會,服務同學,提升自我”,社團立志于在幫助貧困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的同時,培養其自強自立、自尊自信、自我管理的良好品格。定期舉辦以“奮斗的青春最美麗”——優秀獲資助學生”公益勵志事跡分享會,并通過樹立自強典型,倡導與鼓勵貧困生要內心強大起來,學會獨立與自助。明德社還定期舉辦“墨香傳情——贈送對聯活動,“明德感恩義賣”等獻愛心活動,培養學生的奉獻精神與感恩意識。以此為模板,在學校內部就可以廣泛開展社團模式學習活動,并鼓勵各個社團積極創新,探索更多新模式。
2.以開放的心態積極鼓勵貧困生廣泛積極參與各類社團活動
校園是一片沃土,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有很多助力作用。走出校園之后,學生需要面對多方面的壓力,如就業、經濟、婚戀、家庭等,因此鍛煉學生積極的心態對于其未來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貧困生他們的心態更易焦慮,所以從學生時期就需要對他們展開鍛煉。以開放的心態積極鼓勵貧困生廣泛積極參與各類社團活動,為他們創造自我鍛煉、自我展現的條件,幫助貧困生實現有效的成長,同時督促他們可以更加獨立自強。通過社團活動,還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潛能發展,如有的學生有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對活動的布置與安排非常的縝密等,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自身的成就感。一些富有挑戰性的社團活動,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意識與進取意識,對于其長遠性發展有很重要的助推作用。
3.推進精品活動的項目化管理深度提升社團育人價值
高校社團資源育人功能的實現還需要依托一些精品活動來順利推進,除了一些感恩教育類、修身勵志類、心理援助類和誠信宣揚類教育活動之外,積極讓學生們集思廣益開展一些精品實踐活動,推進精品育人活動的開展,可以更好地提升貧困生的創新意識,為其后續自主創業項目落地搭建一個有力平臺。推進項目的品牌化建設,讓學生親自參與到項目的組織、籌備、開展過程之中,使他們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鍛煉。如依托互聯網讓學生們參與一些創新實踐活動,如愛心助農——農產品直銷活動等,使學生在活動的組織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樹立品牌意識。
總之,高校學生社團作為高校育人功能全面實現的一個有效陣地,不僅要對貧困生實現有效的物資資助,更要充分調動貧困生的參與意識、實踐意識,鍛煉他們的執行能力,使學生獲得多方面的成長與進步。
參考文獻:
[1]劉麗,黃海明. 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社團在高校資助育人工作中的價值——以南京審計大學自強社為例[J]. 時代教育(15期):156-157.
[2]眭國榮, 鄭慧. 高校社團資助育人的有效路徑探析[J]. 理論觀察, 2015(3):152-154.
[3]朱平. 學生社團資助育人實踐研究——以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勵志學社為例[J].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5, v.14;No.79(06):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