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雅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內蒙古國畜牧業得到快速發展,從而帶動了蒙古族傳統乳制品產業的快速發展。蒙古傳統乳制品產業發展中所凸現出的一些關鍵性問題。主要有經營管理、技術創新與后備人才、規模市場等問題困擾著持續健康發展。筆者從經營與管理,技術創新與人才保障,政府部門加大政策與法律保護等建議解決蒙古族傳統乳制品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關鍵詞:蒙古族;乳制品;發展;問題;建議
蒙古族傳統乳品發展歷史悠久,形成了眾多文化、民俗、等物質文化遺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以制作工藝等)。研究蒙古民族傳統乳業發展有助于豐富內蒙古乳制品產品種類,促進微小企業和地區經濟的發展。有利于增加牧民收入,有助于更為廣泛的宣傳乳品文化內涵,提高公眾的乳品消費觀念。有助于豐富草原文化旅游內容,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也有利于增加民族了解與民族團結,促進邊疆穩定發展。
一、蒙古族傳統乳制品產業現狀
內蒙古畜牧業的持續穩定的增長,保障了傳統乳制品的發展,尤其現代網絡經濟以及線上銷售的模式對蒙古族傳統乳制品行業的發展起到重要促進作用。2016年末內蒙古牲畜總數為13597.9萬頭(總增頭數是指牧業)。從2015年的到2016年總增頭數為6825.82萬頭。其中牛413.65萬頭,馬25.33萬頭,駱駝4.23萬頭,羊6346.08萬頭。【1】蒙古族傳統乳制品的發展是依靠牲畜的發展以及奶乳業的發展。乳制品也主要由牛奶、馬奶、羊奶、駱駝奶等制作。奶的色澤是白的,所以蒙古人以奶為原料制作的乳制品稱“查干伊德”,意為圣潔、純凈的食品。
現代乳業的快速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擠壓了傳統乳制品產業的發展。傳統乳制品主要由家庭作坊以及小微企業為主,所以發展慢、規模小、經營分散、管理混亂等困擾著行業的發展。
內蒙古傳統乳制品產業的地域特點明顯,主要錫林郭勒盟、呼倫貝爾市以及鄂爾多斯、赤峰以及烏蘭察布市為主。其中錫林郭勒盟的乳制品品種以及質量上收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蒙古族傳統乳制品制作上個地方有自己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工具、程序、工藝等等方面。
二、蒙古族傳統乳制品產業存在的問題
內蒙古傳統乳制品主要由家庭作坊以及小微企業制作。“生產加工機械化程度較低,從業人員年齡偏大,學歷偏低,生產規范有待進一步加強等問題。”【2】管理環節薄弱,經營制度不健全,市場規模小、產品質量難保證,科技技術含量低,營銷困難等問題嚴重。
1.經營與管理的問題
經營管理是有很重的份量的,內蒙古傳統乳制品企業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導致體制混亂。傳統乳制品企業或作坊生產規模較小,難以形成規模或營銷環境差,對中間商的依賴程度大,沒形成制作-銷售的產業鏈條。作坊和企業很難對消費者提供全面數量以及質量保障、售后問題處理服務。沒有同意的生產標準以及產品質量規格,有的產品質量和檔次不高,地方政府帶動能力不強,市場拓展能力弱,抵御風險的能力差,倒閉或停產經常發生。
2.規模與技術問題
蒙古族傳統乳制品“傳統”一詞的主要含義就是用傳統技術或設備來制作乳制品。企業技術創主要由發揮傳統意義或基礎上改善生產條件與技術更新。所以很難找到適當的規模化的現代設備,而且對于蒙古族傳統乳制品領域的技術、設備的研究嚴重滯后。技術創新過程的滯后隨之影響了市場規模。
3.人才與傳承問題
隨著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的信息化,越來越多的牧民孩子放下了牧業以及傳統放羊模式。蒙古族傳統奶食品制作人的減少,其工藝傳承收到了嚴重的威脅。企業要發展必須有一定的人才支撐必須有較高的管理人員與實際操作員工的基礎。蒙古族傳統乳制品產業沒有人才與繼承人的保障,導致整體環境變壞,使員工不能積極工作,少了年輕人,人才戰略實施強度低下,不能使企業進一步擴大經營。少了年輕人的,蒙古族傳統乳制品制作工藝的傳承收到了嚴峻的挑戰。
三、蒙古族傳統乳制品產業存在的問題的解決建議
蒙古族傳統乳制品產業要擴大技術與經營規模必須從加強經營與管理,創新技術與擴大規模,保護傳承蒙古族傳統乳制品制作工藝,年輕人返鄉創業以及政府加大政策保護等方面改善。
1.加強經營與管理
經營管理是指企業為了滿足社會需要,為了自己的生存和發展,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2】微小企業的經營與管理上相對大中企業而言生存能力薄弱,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等全方位的落后。但是微小企業對地方就業、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蒙古族傳統乳制品產業面向用戶和市場必須從加強經營和管理入手,充分發揮企業擁有的各種優勢(天然產品、文化產品等等),擴大市場、開拓新市場,取得好的經濟效益,貢獻地區發展。
2.技術創新與人才保障
人才保障是文化產業發展的根本。一方面,內蒙古傳統乳制品產業在迅速發展,但產業人才的增量卻無法滿足產業的發展。由于受到經濟發展、地區生態環境以及激勵政策不足的限制,放牧經濟收到了親所未有的挑戰。從而影響了傳統乳制品產業從事人員下降,產品也隨之下降。由于乳制品產業較其他產業特征不同,支撐產業發展的人才特征也不盡相同,人員保障尤其不穩定。
3.政府加大政策保護立法保護
地方政府對蒙古族傳統乳品質企業政策支持和立法保護。一方面保護微小企業壯大,另一方面做蒙古族傳統乳制品工藝的傳承與保護工作。嚴格執行中央政府制定的乳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和制度、標準。維護市場穩定與公平競爭。
參考文獻:
[1]內蒙古自治區統計局編:《內蒙古統計年鑒2017》,中國統計出版社,2017年,290頁。
[2]雅梅等:《內蒙古傳統乳制品產業發展現狀調查報告》,中國乳品工業,2016年第44卷第7期。
[3]馬俊華:《企業管理概論》.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年.參見與百度百科。
基金項目:
蒙古族傳統奶制品文獻整理研究,代號:2015YBXM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