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晨 丁倩玉



摘要:瑜伽發源于印度河流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古老健身術或者說是靜態的有氧運動,距今有著 5000 年的歷史。本研究以鹽城師范學院的學生作為大學生代表進行健康體適能的測試和分析。采用實驗法、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實驗對象選取鹽城師范學院小學教育大一學生30名,進行為期12周的瑜伽教學訓練,每周2次,上課時間90min,探討瑜伽運動對普通大學生健康體適能的影響。進行了為期12周的瑜伽運動后大學生身體素質變化明顯,體脂率、BMI下降,肺活量顯著增加,肌肉適能顯著提高,柔韌性和身體平衡對比實驗前有了非常顯著的提高(P<0.01)。結論:經過12周的瑜伽運動,受試大學生的身體成分明顯改善;提高了柔韌適能、平衡能力和反應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大學生的肌肉適能。
關鍵詞:瑜伽運動;大學生;健康體適能
1 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隨機選取鹽城師范學院教育學院的大一學生30人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滿足以下條件:身體健康,無各種器質性疾病,無系統專項訓練,未系統進行瑜伽鍛煉。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本人利用圖書館學術資源,查閱有關體適能、體育科研方法、體育統計學等方面的書籍。利用互聯網資源,在中國知網和萬方數據庫中檢索查閱具有權威性的有關健康體適能、瑜伽運動等方面的文獻資料,掌握并了解現如今國內外健康體適能和瑜伽運動的近況,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1.2.2 實驗法
1.2.2.1 實驗方案設計
進行為期12周的瑜伽教學訓練,每周2次,上課時間90min。要求學生不但按時按量完成每周的課程外,同時培養學生的瑜伽生活化的觀念,讓學生做到每天都進行瑜伽運動,課后每天練習30min瑜伽訓練,并為學生提供瑜伽場地。
1.2.2.2 測試指標
形態學指標:身高、體重;
身體成分:身體質量指數(BMI)、體脂率;
心肺功能:安靜血壓和心率、肺活量和臺階指數;
肌適能:握力(肌力)、仰臥起坐/俯臥撐(肌耐力)、縱跳(爆發力);
柔韌性:坐位體前屈、閉眼單腳站立、選擇反應時;
1.2.2.3 實驗儀器與設備
身高體重測試儀(型號:HK6000-ST;產地:深圳);身體成分分析儀(型號:InBoby3.0,產地:韓國);臺式血壓計;肺活量測試儀(型號:HK6000FH;產地:深圳),一次性吹嘴(數量:100個);臺階實驗測試儀(型號:HK6000智能型;產地:深圳;臺階指數0-300;男生臺階高度:40cm,女生臺階高度:35cm);握力測試儀(型號:HK6000-WL;產地:深圳);縱跳測試儀(型號:HK6000-ZT;產地:深圳);坐位體前屈測試儀(型號:HK6000-TQ;產地:深圳);閉眼單腳站立測試儀(型號:HK6000-zl;產地:深圳);反應時測試儀(型號:HK6000-FY;產地:深圳)。
1.2.3 數理統計法
采用SPSS21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前后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以P<0.05為存在顯著性差異,以P<0.01為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
2 結果分析
2.1 身體成分測試結果分析
根據表1的數據前后對比顯示,經過12周的瑜伽訓練受試者的BMI指數、脂肪量、體脂率均明顯低于實驗前,形成這一前后變化的主要原因:首先,瑜伽運動是一項全身性的有氧運動,長時間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可以促進人體內的糖和脂肪分解供能,因此可以降低人體內脂肪含量;其次,瑜伽有三種最基本的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胸式呼吸法和混合式呼吸法,其目的是通過呼吸有效的進行按摩內臟,刺激各腺體的良性分泌,激活經絡、穴位的潛在能量,能夠更好地清潔身體,調節生命的質量,以達到瘦身排毒的功效;再次,瑜伽運動會使身體的各個部位和各類肌肉都直接參與運動,運動時對腹部產生連續不斷的按摩刺激,促進胃腸蠕動,使機體代謝脂肪量增加。綜上可知,經過長期瑜伽運動可以明顯的減小體重,降低訓練者體脂率,使其塑造和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
2.2 心肺功能測試結果
由表2可知,通過12周的瑜伽運動,受試者的安靜心率、血壓均無顯著性改變。實驗后,男大學生和女大學生的臺階指數有變化,經統計學檢驗無顯著性差異。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受試者在經過12周的瑜伽運動后,安靜心率和血壓沒有發生明顯改變,但其肺活量有顯著性的提高,進而說明瑜伽運動可以提升機體的供氧效率。瑜伽的呼吸術是由深長、持續的吸氣、呼氣和屏息組成,不僅可以調節呼吸系統的韻律,還可以調整交感神經與負交感神經的平衡。機體肺活量的大小取決于胸腔的伸展和收縮的能力,所以在進行瑜伽運動中,大部分的瑜伽體式含有抬頭、挺胸、收腹、肩部展開,包含了肩部和胸部外展的動作,呼吸時肺部和胸腔要做橫向擴展、縱向上升和圓形擴張。因此,大大增加了胸腔的容積,進而給氧氣提供了更多與肺泡接觸的空間,從而提高了機體的肺通氣量。
2.3 肌肉適能測試結果
根據測試結果顯示,為期12周的瑜伽運動使大學生的握力得到了明顯的改變,從開始的23.04±4.29kg、42.02±9.82kg增長到24.22±4.64kg、43.20±9.64kg,經統計學檢驗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肌力即肌肉力量,是指機體神經肌肉細胞在工作時克服或對抗阻力的能力。而肌肉耐力是指人體長時間進行持續肌肉工作的能力。本實驗主要研究了普通大學生的握力、肌肉耐力(1min仰臥起坐/俯臥撐)和下肢肌肉爆發力(縱跳)。據實驗結果顯示:通過為期12周的瑜伽訓練,大學生的握力、仰臥起坐/俯臥撐顯著提高,縱跳成績提高不顯著。分析可能的原因是:瑜伽運動是屬于長時間小強度的有氧運動,有助于消耗機體內的脂肪,增加肌肉的形成,從而提高了機體的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再者,瑜伽是一項全身性的運動,運動時全身的肌肉都參與了其中。受試者在進行每周有規律長時間的瑜伽體位訓練和力量訓練時,逐漸增強了肌肉力量和耐力。
2.4 柔韌適能測試結果
坐位體前屈是用于反映人體柔韌性的測試項目。由表5可知,經過12周的瑜伽運動使30名大學生的柔韌性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瑜伽運動是一項由屈、伸、旋轉等動作構成的復雜運動,鍛煉者在進行瑜伽體位練習時,機體柔韌素質的優劣決定了動作幅度的大小。擁有一個良好的柔韌素質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是非常有益處的。根據實驗結果(表4)顯示,受試者實驗前后數據的變化,明顯提高了受試者的柔韌性素質。產生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與韌帶的延展性提高、關節的活動幅度增大、脂肪含量的減少等有關。首先,瑜伽運動是以靜力性伸展為主的運動,促使機體的柔韌性得以更好的發展和提高。其次,瑜伽運動也是有氧運動,機體在運動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升高了機體的體溫,使其降低了肌肉的粘滯度和擴大了關節的活動幅度范圍。再次,經過12周的訓練,受試者的脂肪含量也在減少,脂肪含量的減少也有益于擴大關節活動的幅度,從而大大提高了人體的柔韌素質。根據實驗結果,瑜伽運動不僅使機體柔韌素質提高,也逐漸發展了其平衡能力和反應能力。平衡是瑜伽運動中的一項基本要求。瑜伽平衡體式可以改善身體的平衡協調能力。
3結論與建議
3.1 瑜伽運動可以較好的改善大學生的身體成分,對練習者的BMI,體脂率及脂肪量值都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3.2 瑜伽運動可以提高大學生的柔韌適能、平衡能力、反應能力和肺活量。
3.3 瑜伽運動可以提高大學生的肌肉適能。
3.4應重視大學生的體質健康和興趣個性的培養,定期給大學生制定和開展相關的體適能指標測試。
3.5 瑜伽運動對于大學生的體適能有著良好的影響作用,建議各大高校普遍開展瑜伽課程,讓大學生熱衷于身體鍛煉。
3.6 瑜伽運動愈來愈被人們認可,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對于具有健身和修身意義的運動,我們應該加以推崇和提倡,讓更多的人了解瑜伽并從中提高自身的身體質量。
參考文獻:
[1] 潘燕,李宗香.瑜伽運動對職業女性健康體適能影響的實驗研究[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6(1):41-63.
[2] 黃濤,肖紅青,范琳,等.排舞運動對非體育專業女大學生健康體適能的影響研究[J].內江科技,2017,38(8):108-109.
[3] 崔思棟,唐政,康玫,等.主成分分析在大學生健康體適能和健康綜合評價中的應用[J]. 中國學校衛生,2015,36(6):903-905.
[4] 任紅樺,李勇.“陽光體育”背景下“健康體適能”教學之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4(33):86-87.
[5] 韓新英.有氧健身操對肥胖大學生健康體適能的影響[J].當代體育科技,2014.4(23):145-146.
[6] 王明獻,李玉周.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不同順序組合對超重大學生體適能的影響[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漢文版),2014,43(2):259-264.
[7] 杜俏俏.健康體適能的研究與應用現狀[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17,12(4):304-308.
[8] 張先鋒,羅光飛,梁芳梅.定向運動對女大學生健康體適能影響的實驗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4,28(2):75-78.
[9] 武海潭,季瀏.體育課不同累積中-大強度體力活動時間對初中生健康體適能及情緒狀態影響的實驗研究[J].體育科學,2015,35(1):13-23.
[10] 張先鋒,張寧,許崇山,等.國外體適能研究綜述[J].湖北體育科技,2012,31(1):17-19.
作者簡介:
時晨(1996一),女,漢族,江蘇徐州人,在讀碩士,單位:武漢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研究方向:學校體育教學理論與方法。
丁倩玉(1996一),女,漢族,湖北荊門,在讀碩士,單位:武漢體育學院,體育教學專業,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