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胡茂柏

中職學校屬于職業教育系列的一部分,承擔著為社會培養實用性人才的重要任務,除去部分將來打算進入高等院校接受進一步深造的,絕大部分學生都要面臨就業的選擇。因此,部分中職類院校的教育重心放在學生專業能力、職業技能的培養上,相對忽略了綜合素質的培養。當下社會各行各業的競爭激烈,就業壓力巨大,求職者僅有職業技能還不夠,綜合素質、技能、身心健康、適應能力、求實創新都是用人單位會考慮的因素。而體育有著提高學生身心健康、社會適應的重要功能,對學生今后求職有著深遠的影響。
中職體育課程除了承擔公共基礎課程的教學任務,還承擔著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水平的任務。可以說,體育中的一些精神和文化能夠對學生的就業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只有具備了健康的體魄,才能更好地勝任將來的工作。同時,體育教學中的一些運動項目存在著一定的競爭性,學生通過不斷的競爭來提升自己的運動水平,也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更好地發展自己,一些群體類的運動項目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協作能力,這也是將來職場中必備的一項基本技能。
目前,各類中職學校的體育教學覆蓋所有年級,有體育基礎教學,也有根據學生的愛好來進行的選項類教學。雖然畢業年級的課時量不做具體要求,但是一般學校都要求學生在校外實習期間保持一定量的體育鍛煉,回校畢業前會組織相應的體質健康測試并計入學生成績檔案供用人單位選聘時參考,這也是中職體育區別于高中體育的主要功能。其他功能還體現在體育教學與職業教育等相互結合和促進,讓學生強身健體的同時能夠更加精力充沛地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求職的競爭力,同時輔以德育,讓學生將來在職場中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受到用人單位的肯定,促使用人單位加強跟學校的對口就業工作,大大推動學校的生源質量提高。
在中職學生的就業能力方面,就業能力在概念上隸屬于心理學的范疇,并且不同學派對就業能力定義的側重點不同,一些學者強調的是自我認知,只有充分認識自身的條件下,才能發現自己的職業興趣;一些學者則強調的是職業興趣,認為興趣才是職業能力的關鍵,并且職業興趣的選擇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格特點。雖然爭論點不一,但幾乎都與認知和興趣相關,一個具備良好職業能力的個人,其求職、就業、職業發展以及再就業的過程都要比那些職業能力欠佳的人順利得多。就業能力的構成除了良好的知識背景、實踐能力以及工作態度,身心健康也是其一項主要的組成內容。三維體育概念的普及對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社會適應是評估職業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
目前,中職學生的就業率較高,其培養的人才都是適應社會的一些緊缺人才,并且其專業設置與高校專業設置有一定的區分度,人才的階梯式培養能很好地彌補高等教育大眾化之后帶來的社會某些職業的緊缺問題。而且一些院校能跟企業有很好的對接,形成對口招生,不僅就業有保障,也會為其帶來充足的生源。因此,體育教學在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方面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首先,體育教學能使學生的職業體能和素質有一定的提升。不同專業的學生將來所從事的職業崗位不同,但要勝任工作,良好的體能是關鍵,這樣學生將來在工作崗位上才能始終激情飽滿、有斗志。一些技術工種對學生的各項能力,比如耐力、臂力以及身體的靈活度和敏捷度有一定的要求,還要涉及運動生物力學的相關知識,如果學生能擁有健康的體魄,學會巧用力,就能提高效率并降低身體勞動負荷。
其次,體育教學能提高學生的職業穩定性。穩定性也是衡量職業能力的標準之一。良好的身體素質和精神面貌對和諧的工作環境、人際關系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提高學生的職業穩定性。同時,部分中職學生可能會在將來的工作中接觸到一些有毒害的物質,或者從事對身體健康有一定影響的職業,良好的身體素質能提高學生的免疫力,能夠幫助其有效地預防一些嚴重的職業病,使他們知道如何科學避免運動損傷及減少有毒有害物質的侵入,延長職業壽命,大大提升職業的穩定性。
再次,體育教學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工作態度。體育課強調的是紀律性,并且各項運動的開展都要遵守一定的運動規則。職業也是如此,體育精神能教會學生在踏入社會后,嚴格遵守工作紀律和各項職業規章制度。尤其是在機械化的生產型企業,其本身有一定的危險性,如果不嚴格按照制度進行操作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端正的工作態度不僅表現在紀律方面,在責任心方面也有所體現。而體育教會學生尊重對手,不氣餒、不驕傲,勇于承擔失敗的后果,不推三阻四,營造公平的體育氛圍。職業也是如此,工作要認真負責,勇于擔當,有自信心,同時與同事、同行都要進行公平競爭。
最后,體育教學促進學生職業的可持續發展,體育傳輸給學生的是終身體育的觀念,這也需要學生在以后的職業發展道路上始終保持良好的職業道德,嚴守職業準則,努力工作,積累經驗,成為行業中的先鋒、楷模。
中職體育教學對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突出職業性這一主旨,學校和教師可以采取以下主要策略來幫助學生通過日常的體育教學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
首先,體育教師的教學內容要具有針對性。中職學校中,不同的專業對體能方面的要求存在差異,教師在教學中,對那些今后工作對體能要求較高的專業,可以適當提高對學生體能的要求,以便讓他們今后的體能能夠達到工作標準。如一些中職學校的民航空乘專業,需要具備一定的游泳能力,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需要側重進行游泳教學。除了在校內開展體育教學,學校還要時刻保持與用人單位的全方位接觸,了解最新的職業能力需求,進而不斷改進體育教學策略。
其次,體育教學方法要與崗位所需的工作能力相匹配。例如,學生將來從事的是物流行業,物流行業中每個環節之間都需要很好的配合,一個團隊中的人員有不同的工作任務,需要一定的協調性和銜接性。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針對這些尤為需要團隊協作能力的專業的學生,可以選擇開展群體性的體育項目或者趣味體育游戲,增強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與合作意識,讓他們能在團隊分工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最后,體育教學要時刻注重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技能是中職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但職業道德和素養也是培養的重點,光有技能,而缺乏道德品行不是一個合格的畢業生。尤其是會計專業,對職業道德要求極高,要把德育和體育中的公平競爭精神結合在一起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
綜上所述,中職體育教學的開展對學生的職業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幫助,體育中的紀律性、規則性等特點,公平競爭、勇于拼搏、團隊協作等精神都能對學生的職業能力有所影響。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實施差異化教學,使他們相應的職業能力有所突出。同時,體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強身健體、促進心理健康,這是學生將來勝任一份工作強有力的保障。學校要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努力營造良好的體育氛圍,把智育、德育、體育三者有機結合,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