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娟娟 徐嘉 王錢超
摘 要: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圖書出版業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傳統的圖書編輯工作面臨新的挑戰。新形勢下圖書編輯應該如何提高“出版力”呢?本文圍繞圖書編輯出版工作展開討論,從嚴把圖書出版關、優化圖書出版流程等方面予以淺析,希望能對相關人員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圖書編輯出版;編輯;圖書質量
中圖分類號:G2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09-0-02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圖書出版行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傳統編輯模式與營銷方式受到制約,出版業面臨規模化、數字化等改革問題,競爭日趨激烈,出版社圖書編輯工作面臨新的挑戰。但同時,挑戰的背后也是機遇,一個新的市場化的出版市場格局日趨形成,這就對圖書編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嚴把圖書出版關
當前,出版物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信息科技的發展直接改變了讀者的閱讀習慣,傳統的紙質圖書閱讀模式正在被數字化、電子化閱讀模式所取代。在這種新媒體模式下,讀者對圖書的各種需求都可以通過微博、微信、論壇等方式傳播,圖書編輯工作的難度相比以往增加了,這就要求圖書編輯必須要能夠有效利用數字化、信息化的閱讀模式,深度挖掘圖書資源,要認識未來的讀者需求和閱讀熱點,掌握讀者的心理變化趨向和市場最新需求。與此同時,作為圖書的第一道把關人,圖書編輯的職責決定了其責任的重大。信息市場魚龍混雜,不能一味地、無條件地跟隨讀者興趣和所謂“熱點”,圖書編輯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判斷力,要有對綜合信息的儲存和篩選能力,嚴格遵守有關出版的重要法律法規,充分重視圖書的政治性問題,避免出現導向性錯誤,推進編輯出版的規范化、智能化、信息化,嚴把圖書出版關。
二、優化圖書出版流程
新形勢下,移動信息技術對圖書編輯工作的影響越來越明顯,但歸根結底,圖書編輯要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需要,就必須在實踐中將編輯理論和編輯實務相結合來優化圖書出版流程。
(一)選題策劃
編輯工作的起點是選題,選題直接影響圖書質量,所以圖書編輯在進行選題策劃時必須要貫徹出版方針、堅持出版方向和突出自身特色。作者投稿、編輯與相關作者約稿、編輯到書店調查等,這是傳統的圖書編輯出版工作,圖書編輯的選題策劃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的專業知識、既有合作的客戶群體以及圖書市場的調研等。新形勢下,隨著各種新興的出版媒介的出現,圖書編輯獲取相關選題信息的選擇途徑越來越廣,除了傳統的方式之外,還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眾號、論壇等數字化的新興方式。信息時代,圖書編輯要審時度勢,主動出擊,跟隨市場熱點,追蹤學術前沿,挖掘出獨特的“題眼”。面對大量的選題資源,圖書編輯要善于從不同視角、不同領域、不同層次捕捉市場的“亮點”,挖掘和培育市場“熱點”,發展選題思路,使選題具有創新性、開拓性,發掘出原創性的、有價值的、高品位的選題。為使選題具有自身特色和更高價值,圖書編輯還要進行多視角、深層次的開發,力爭在選題的撰寫角度、內容、文本形式等方面體現出新意。但同時,圖書編輯也不能盲目跟風,作無理性的依附和盲從。尊重權威,卻不迷信權威;敏銳跟蹤社會熱點,卻不隨意跟風炒作。在實施選題方案時,圖書編輯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發現作者、選擇作者,除團結和使用老作者外,更要選擇和培養新的作者隊伍[1]。
(二)圖書編校
編校工作是一種以作者的稿件為載體的創造性勞動,雖然不產生新的作品,但從推敲書名到文稿的論點、結構、標題,圖書編輯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新形勢下,圖書出版蓬勃發展,使得出版種類與數量日趨增長,這給圖書編輯的編校帶來了很大的挑戰。為了加快出版速度,圖書的出版周期被大幅降低,很多需要打磨的文稿在時間上得不到有效保障,容易出現編校質量低下的產品。在目前的社會發展新趨勢背景下,圖書編輯必須改變自身原本的工作觀念與工作思路,創新思維模式,但是無論什么情況下,都不能放松對于編校的要求。來稿后,要嚴格審稿,著重把握書稿的政治方向,對書稿內容的社會效益、文化價值和出版價值進行全方位的審核,對稿件提出取舍意見和修改建議,對不合格的書稿予以退稿;對建議出版的書稿進行文字的編輯加工、校對及潤色:杜絕政治性錯誤,糾正知識性和科學性錯誤,調整篇章結構,潤色文字,改正病句,訂正錯別字以及使用不當的標點,同時還要核對引文,統一名詞術語,處理圖表等。圖書編輯要嚴格執行“三審三校”制度。同時,圖書出版機構應就提高圖書質量構建相應的編校機制,以確保編校各個環節處于各項規章制度控制之下,編校人員能夠關注自身工作,優化編校細節,規范編校并提高圖書整體質量[2]。
(三)圖書設計
新形勢下,文化環境越來越浮躁,人們越來越習慣于閱讀手機快報、微信、微博、論壇等快餐式的資訊,在讀者閱讀偏好碎片化發展的當下,封面裝幀得美觀大方、富有新意,才能喚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因此圖書編輯應該在圖書的裝幀上面多花時間、多下功夫,力爭通過圖書的封面和版式等外在形象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引起讀者的閱讀欲望。圖書編輯要具有一定的圖書裝幀知識儲備和一定的藝術審美能力,能夠熟練掌握、靈活運用版式設計語言,在與美術編輯溝通交流相關圖書的封面、內文設計時,應當依據每種出版物的內容和特點,根據自己對書稿內容的理解和把握,向美術編輯提出自己對圖書的設計構思,給圖書的文化品位和風格定下基調,這樣也可以減少美術編輯設計的盲目性。另外,圖書編輯還可以與作者商量,有時作者也會提出他們希望設計的風格以及色彩偏好,可以找一些與構想相近的圖書設計樣本,給美術編輯提供參照。經過與美編的商討,最終由美編創意構思完成圖書的版式、插圖及封面的裝幀。但封面畢竟只是外包裝,切忌“自我”意識過強,個性過于張揚,在裝幀設計上忽視了市場,忽視了讀者,最根本的還是圖書內容。因此,編輯在做書過程中,不僅要著眼于外觀美,還要做到圖書內容與外觀形式的統一[3]。
(四)圖書印刷
提到圖書的印刷,人們總認為這是印制部門的事,與圖書編輯并無關聯,但事實并非如此。圖書編輯必須了解一定的印制工藝,并能根據書稿內容確定圖書裝幀的文化品位和格調,在顧及圖書的整體性、藝術性、實用性和經濟性的要求上,選擇最適宜的材料(內文用紙、封面用紙),采用最先進的印刷工藝(覆膜、UV、燙金等),在工藝選擇、技術要求等方面體現出圖書的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審美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統一,做出最富吸引力的好書。
三、保證質量,優化細節
圖書出版不僅僅是一種產業,更是重要的宣傳輿論陣地和意識形態工作,圖書編輯要樹立質量觀念,強化精品意識,要堅持準、新、美的編書理念,把多出精品作為最高追求,在圖書出版過程中要保證圖書的出版質量、優化圖書的出版細節。
四、結語
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說,圖書編輯擔負著傳播文化、塑造文化的使命。新形勢下,隨著人類社會的日益進步和出版技術的不斷發展,圖書編輯要提高自己的“出版力”,就要立足崗位、加強學習。只有以這樣全新的理念投入工作,圖書編輯只有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出版工作中立于不敗之地,才能推動圖書事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姜萍.淺析編輯工作的創造性[J].管理觀察,2013(23).
[2]聶文聰.圖書編輯出版工作應把好的幾個關口[J].現代交際,2019(8).
[3]王勇,單曉巍,鄧曉群.圖書編輯的意識發展[J].學報編輯論叢,2008(00).
收稿日期:2020-3-4
作者簡介:郭娟娟(1983—),女,安徽合肥人,編輯,碩士,主要從事編輯出版研究;徐嘉(1980—),男,安徽合肥人,本科,黨史縱覽雜志社編輯,主要從事編輯出版研究;王錢超(1984—),女,安徽懷寧人,編輯,碩士,主要從事編輯出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