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筆者自身經驗為基礎,結合工作實例與相關文獻記錄,將廣播電視發射臺作為文章切入口,為確保其安全播出,針對管理系統方案做出了設計與完善。本文分別從實現方法、注意事項、系統功能以及設計原理四個維度進行闡述,通過此方案的設計與優化,希望能為今后有關系統建立及完善提供理論依據與技術參考。
關鍵詞:自臺監控;廣播電視發射臺站;安全播出;管理系統
中圖分類號:TN9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09-0-02
就廣播電視發射臺而言,其內在機器設備每天必須運行18小時以上,因此,經常會有各類故障與問題發生,有時候還會發生停電、信號中斷以及衛星攻擊等多種特殊情況,進而造成廣播電視停播與劣播等情況發生。因此,為有效保障用戶可以正常、平穩接收信息,有關管理部門就必須對廣播電視發射臺的日常運行及工作提出更為嚴苛的要求。
一、廣播電視發射臺安全播出的影響因素
筆者通過大量的調查與剖析得知,有許多影響因素會打攪與擾動廣播電視發射臺安全播出。第一,節目信號的傳送安全。節目信號源屬于有關部門必須關注的基本內容,可以以技術手段為基礎,科學落實節目監聽及檢測工作,防止非法插播情況的發生。第二,發射系統的可靠、安全。從廣播電視發射臺的實際安全播出流程可知,發射系統的地位與作用尤為突出,然而發射系統會遭受多種因素的干擾與影響,按照影響來源分為自然與非自然兩種。自然因素大多都是自然災害,而非自然因素大多由人為破壞及設備故障構成。第三,電力系統安全。廣播電視發射臺中電力系統扮演著基礎與保障角色,廣播電視發射臺要想有效落實安全播出任務,必須有穩定與安全的電力系統作為支撐。第四,技術人員隊伍。人與設備間的協同配合度會直接決定廣播電視臺播出工作好壞及質量優劣,技術人員要以掌握設備運行情況為基礎,通過高效、科學的配合確保廣播電視節目有序、安全播出。
二、廣播電視發射臺站安全播出管理系統項目概述
國內各省市都會在廣播電視局下轄設置無線管理中心(下文稱無線中心),其承擔著廣播電視信號的傳輸及覆蓋重任。無線中心的業務主要有微波傳輸、地面數字電視、中波廣播覆蓋、模擬電視以及調頻廣播。通常各省的無線中心會設置10個左右的傳輸發射站,而且大多數都會設置在本省地域當中。針對廣播電視發射臺的實際安全播出而組織開展的管理系統探究及實施活動,就是想在各臺站中設立中波發射、微波傳輸以及調頻電視發射自臺監控系統以及在無線中心當中設立集成監控平臺,達到預先設定對各臺站集中管理目標。
(一)自臺監控系統
無線中心會根據自身情況,綜合數量與功能兩因素,設置相應的臺站,其主要任務就是微波傳輸、中波發射以及調頻電視發射等。自臺監控系統可基于不同的工作任務選擇不同的監控及采集方式,科學落實自臺監控及遠程監測關鍵任務。當自臺監控系統有序完成實時數據采集之后,不僅要將數據提供給臺站內的值班人員,還要利用微波網絡傳輸將數據回傳至無線中心的集成監控系統當中,由該中心負責統一管理。
(二)集中監管系統
集中監管系統必須設置在無線中心平臺中,用于監測展示臺站當中微波設備的實際運行情況,基于各站臺安全播出實際情況的監測與展現,及時、盡早發現問題。通過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等多種現代管理手段,有效提升無線中心的實際管理水準,確保全省范圍內廣播電視的安全、有序播出。與此同時,還要為全省范圍內的廣播電視傳輸以及業務系統的有序運行與建設決策提供科學、有效的技術支撐。
(三)微波傳輸網絡
系統傳輸網絡必須選擇中心節點同各臺站有效連接的微波專網,各傳輸鏈路的實際傳輸速率要在4—6Mbps之間。此外,各臺站必須配備二層交換機,而且中心節點必須配備三層交換機,要選擇星型方式實施組網。還必須在中心節點配備防火墻與審計服務器,科學落實網絡安全及防范工作。
三、廣播電視發射臺站安全播出管理系統技術方案
針對廣播電視發射臺中的安全播出而開展的管理系統探究與實施工作,可達到管理與調度可視化這一目標。有關部門要以各臺站實際情況為基礎配備相應設備,科學落實同自臺監控系統對接及數據采集工作,把采集所得數據利用網絡回傳到中心節點,讓其集中監管。筆者發現,中心節點同各站臺間的溝通與通信必須以數字微波網絡為基本載體。中心節點必須匯總并集中監管各分站傳回的各項數據,此外,還要通過應急指揮、GIS地圖、報表查表、業務展現以及異態上報等業務有效落實數據分析、監控以及可視化呈現工作。此外,在中心節點中配置的集中監管系統大體由信息采集層、可視化平臺、數據管理層以及業務處基層等組成。
(一)信息采集層
對于中心所屬臺站且已納入監管范圍當中的所有設備而言,要讓中心的智能監管系統來集中管理,還要在臺站前端配備運維與信號數據的適配系統。此外,還要利用利用已有微波網,以規定間隔分布式為指導,科學落實對于自臺監控系統當中數據的回傳與讀取工作,還要將其匯總后集中處理。
(二)監測數據管理層
該層主要負責對臺站采集數據及自身產生數據實施歸檔與存儲,要按照無線電中心的實際要求擬訂適宜的存儲時間與策略,匯總為基礎數據,使其成為安全管理當中開展數據剖析活動的基礎。
(三)業務處理層
監測業務系統的主要功能就是對被監測對象產生的信息數據實施剖析與處理,根據有關規則進行判斷,并以各類事件及性能數據的剖析與處理為基礎,集中展現系統業務。此外,還要擬訂臨時停機上報與處理機制,要由臺站負責申請,無線中心負責批復。此外,基于各臺站開展的安播管理工作而言,還要通過設備監管、監控中心快照以及值班員在崗等多種方式,盡量滿足應急處置與中心調度的實際需求。
(四)可視化平臺
利用集中展現層可視化來達到監測預警目標,統一展示各被監測臺站的實際安全播出情況,還要以各站臺的具體情況為基礎,對平臺數據進行統一收集與整理,輸出成統計報表。研究團隊可從故障類型與故障等級兩個方面展開分析,將剖析結果用運維報告、餅狀圖以及柱狀圖等形式表現出來,為管理團隊落實決策工作提供數據基礎。
四、廣播電視發射臺站安全播出管理系統軟件需求
第一,數據的匯聚處理,要對信息采集層當中的結構化與結構化數據實施數據清洗及處理,并對其做出可視化處理。第二,數據的可視化展示與處理,該系統要采用科學方式對電力監控、數據、設備運行監控以及環境監控做出可視化處理及可視化展示。第三,還要利用可視化展示,科學落實監測與報警工作,有效提升工作質量與效率,降低勞動的實際強度,加大對于各站臺的監測與管理力度。
五、廣播電視發射臺站安全播出管理系統網絡安全
我國新頒布的有關規定詳細指出,基于廣播電視發射臺的安全播出組織與開展管理系統研究與實施工作時,必須涵蓋環境管理、介質管理、漏洞風險管理、配置管理、變更管理、安全事件管理以及應急預案管理等多方面,有關管理部門必須以實際情況為基礎,落實好調度與管理工作,科學落實各項管理內容,保證系統可以安全、有序以及穩定地運行。
六、結語
就廣播電視發射臺中的安全播出管理而言,通過無線中心對各發射臺組織與開展集中管理工作,有效彰顯了資源統一調配、及時處理故障以及集中管理數據等多項優勢,協助臺站與中心高質量落實臺站管理與安全播出等工作內容。與此同時,其也是提升微波傳輸臺站、中波發射站以及調頻發射站管理水準與綜合能力的技術支撐與保障。
參考文獻:
[1]王昌林.調頻廣播、電視發射臺自動化監控系統相關方面剖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5).
[2]廖楚加.自動化監控技術在電視發射臺系統中的應用研究[J].信息通信,2012(4).
[3]馬洪連,朱明.物聯網工程開發與應用實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
收稿日期:2020-3-10
作者簡介:王寶平(1963—),男,陜西洋縣人,高級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廣播電視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