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燕平
【內容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在現如今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充分了解學生學習需求,研究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課堂教學策略,保證高中生能夠養成良好學習習慣以及較完整的數學思維模式,提升自身數學素養。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不僅僅要為學生們進行相關知識的耐心講解,而且還要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上不斷改進,盡可能地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讓高中生能夠迅速進入學習狀態,以高漲的學習熱情回應教師,共同搭建優質課堂環境。接下來,筆者將從五個方面簡單介紹如何在新課改下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一、優化課堂結構,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要想提升課堂效率,教師就應當重視對課堂結構的優化。數學教師們不僅僅要積極備課,對數學知識有系統的把握與認知,而且還應當不斷借鑒、學習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基于先進數學教學理念,將數學重難點知識明確的添加到每節課的具體教學規劃當中,讓學生們更有目的性地開展數學學習。另外,作為課堂把控者,很多時候學生們的學習狀態都是隨著教師而發生變化的,所以,教師應當更好地扮演引導者的角色,不要強迫學生進行數學知識學習,而是以疏導為主,嘗試著跟學生交朋友,這樣以便于對學生的情緒以及學習狀態加以把控,確保學生發自內心的想要學習數學知識。
教師不要忘記在授課同時加強與學生互動,只有學生能夠給予教師正確的反饋,教師才能夠判定學生是否真正聽懂了本節課知識,繼而依照具體反饋結果做出教學策略調整,保證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及時消化所學內容。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僅讓學生在高中數學課堂上保持很高的學習效率,而且還使得學生養成正確學習習慣,他們在今后的大學生活以及工作當中都能夠很自然地進行學習目標設定,然后按部就班地完成學習任務,嚴格要求自我完成學習任務。
二、拓展課外活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高中階段的學習節奏比較緊張,學生們精神長時間處于緊繃的狀態,這對于數學學習而言其實不是很有利,學生們在輕松愉悅的情緒狀態下自身理解能力跟接受新知識能力會更強。所以,要想讓高中生們在數學學習當中表現地更加活躍,數學教師們就需要在傳統課堂教學策略上進一步拓展多樣化課外活動,將教室以外的地方也轉變成為學生們了解、學習數學知識的場所。這樣的教學模式更好地拓展了學生視野,讓他們明白學習數學其實對于生活實際有著很重要的意義,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都能被應用到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當中,讓自己的工作效率顯著提升。在課外活動啟發下,學生動手能力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均將得到很好地鍛煉,提升了綜合素養。
比如,教師可以考慮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課外探究活動,在每一個小組當中都需要有一位組長,由小組安排各個組員在活動中的分工以及具體任務,然后小組內部成員相互合作共同完成項目活動。比如,教師可以布置讓課外探究小組們測量各個教學樓高度以及教學樓之間距離的任務。學生們當然無法通過專業的儀器完成距離測量,所以,他們就會考慮使用數學書本上所提到的估量方式完成探究任務。首先,需要小組中有一到兩位成員將每一層的樓高估計出來,然后以此數據我們就能進行整棟樓高度估算,最后再由小組成員通過三角函數將大樓樓頂與樓底的角度進行函數運算,就可以大致得到每棟教學樓之間的距離。這樣的互動能夠讓學生對于三角函數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他們通過合作探究完成課外活動任務,也會油然地產生自豪感,對數學任務探究過程感到著迷。
三、激發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高中階段的數學科目難度很大,對與學生本身數學基礎以及思維能力都有著很高的要求,而且在高考當中占據分值比重也是十分巨大的,所以,高中生們要想在高考當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就一定要學好數學學科。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往往都是采用單向知識灌輸的教學方法,學生們大多數時間都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這也就很有可能導致學生對于數學學習以及本學科產生厭惡、抵觸情緒,不愿意繼續學習數學知識。所以,數學教師們應當制定更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方法,讓學生們能夠在數學課堂上接觸到更豐富多樣的知識學習方法,進而對數學知識本身產生濃厚興趣,愿意為了完成教師所布置的課堂任務深入研究、學習,提升自身數學水平。
教師要想構建活潑有趣的數學課堂模式,就應當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在教課以及備課的時候都多多觀察與了解學生興趣愛好,然后依照他們的具體需求制定課堂教學策略,保證在課堂上學生也能接觸到日程自己所喜愛的元素,有效地激發了高中生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在為學生們講解“映射”這一概念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對于“什么叫做映射?”就可以嘗試以高中生身邊的事物舉例:學生們平時喜歡玩的《英雄聯盟》游戲當中,每一個英雄角色都有著不同的技能,這些技能就是每一位英雄特有的,這種技能與英雄角色對應的關系其實就是“映射”。學生們在教師所舉的例下,也能將數學知識與游戲很巧妙地聯系在一起,消化、理解知識效率顯著提升,他們在今后也會嘗試著用“游戲”思維學習數學。
四、利用問題引領,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合理設計問題是提高數學課堂效率的有效方法,因為數學學習的過程伴隨了一個又一個問題的提出和解決,所以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問題的引領作用,拓寬教學效率的提升途徑,讓學生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轉移到問題的解答和探索當中,通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來提升數學課堂效率。要發揮問題引領作用,教師首先需要保證提出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思考探究興趣,也接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使得學生在探索當中能夠收獲成功和學習興趣,從而增長信心;其次,教師要把握問題導人的方式,盡可能設置環環相扣的數學問題,把學生的思維和對問題的探究逐層引向深人;最后,教師在提出問題后,要給學生獨立探索和研究的時間與空間,保證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推動學生自主能力發展。
例如,在教學函數的定義域時,為了讓學生掌握一類問題的正確解決方法,提高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效率,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層層遞進數學問題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深人思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歸納總結,實現舉一反三與靈活應用,如f(x)定義域為【0,3】,求y=f(x+1)定義域;已知y=f(x+1)定義域【0,3】,求f(x)定義域;已知y=f(2x+1)定義域【-1,1】,求=f(x-2)定義域。為適當降低學生的解題難度,教師可以讓學生結成學習孫組進行討論,總結出解決一類問題的方法和程序,讓學生學會在小組合作當中歸納學習方法,探究提升學習效率的有效策略。
五、聯系現實生活,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生活化教育理念對于高中數學教學的改革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主要是因為生活化理念是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和數學教學特征的教育思想,能夠顯著簡化數學教學,增強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育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所以運用生活化教育方法開展數學教學將會極大程度上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精彩,也讓學生把課上習得的知識方法應用到實際生活之中,學會學以致用。為了讓學生正確認識生活和數學學習之間的關聯,教師要善于聯系生活材料,設置學習情境,讓學生認識到廣闊的生活空間是獲取數學知識的源泉,也是應用數學知識的歸宿。有了生活的支持,數學課堂效率就能夠得到提升,而學生的整體學習效率與質量也會獲得大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概率時,教師可以聯系學生比較熟悉的過生日情景給學生設置思考問題:某班級總人數是45人,至少有兩個人的生日在同一天的概率是多少?你的思路是什么?這樣的情景是學生熟悉的,所以會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有動力進行深層次挖掘。再如,在教學二項式定理時,教師可以聯系生活讓學生思考:假如今天是星期五,那么今天過后的第20天是星期幾?你有怎樣的簡便方法?
總而言之,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不斷優化課堂結構,為學生設計更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且通過各種各樣課外活動鍛煉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探究知識的能力,令其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在今后從容應對高考,取得優異成績。
【本文系2019年甘肅省十三五規劃課題《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課題號:BY【2019】G300。】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