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摘要】 目的:探討整體護理應用在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竭護理中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9月作為研究時間范圍,選取66例我院收治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法將66例患者進行分組,參照組與研究組,采用常規護理為參照組(n=33),采取整理護理為研究組(n=33),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研究組患者護理效果顯著優于參照組患者,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6.96%顯著高于參照組的69.69%,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竭患者應用整理護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患者各項指標,可以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并且可以提高患者護理滿度,具有使用以及推廣價值。
【關鍵詞】 慢性肺心病;心衰竭;整體護理;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2-136-01
在臨床上慢性肺心病屬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一種,并且該疾病多發生于老年人群,慢性肺心病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以及病情發展速度快等特點,對患者身心健康有較大威脅[1]。因此,我們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和護理措施,本研究選取66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整理護理對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竭患者的影響,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取隨機法將66例2017年1月-2018年9月期間我院收治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竭患者進行分組,參照組(n=33)與研究組(n=33),其中參照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60-78歲,平均年齡(65.12±2.31)歲;心功能分級:15例三級、17例四級。研究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61-78歲,平均年齡(65.15±2.29)歲;心功能分級:16例三級、17例四級。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其具體護理措施:護理人員輔助患者進行基礎檢查,同時遵守醫囑指導患者用藥,并且告知患者治療期間需注意事項。
研究組患者采取整體護理,其具體護理措施:(1)入院干預。待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向患者介紹相關的醫務人員,進而增加護患間關系。同時護理人員向患者介紹科室規章制度,讓患者對其進行了解。此外,護理人員要積極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密切關注患者心里變化,對于出現負面情緒的患者進行心里疏導,進而緩解患者負面情緒。護理人員對患者開展慢性肺心病與心衰相關知識的宣教,并且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進而樹立患者信心,增加患者治療依從性。(2)病情護理。護理人員在患者治療期間,對其各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特別要關注患者意識,若發現患者出現異常情況,需及時采取處理措施。此外,護理人員對于呼吸困難患者應給與呼吸機,進而防止心肌發生損傷,并且護理人員要觀察患者尿量以及顏色等變化。對于重肺心患者,護理人員要給予重癥監護,同時對患者心電圖變化進行監測,并患者酸堿失衡情況進行改正。另外,護理人員要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原則對患者進行輸液,并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調整輸液速度。同時在患者進行強苷滴注時,護理人員要密切關注患者各項體征變化,若發生異常情況,及時對患者進行救治。(3)飲食護理。護理人員根據患者實際病情指導患者適當食用雞蛋、牛奶等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同時護理人員要糾正患者不良飲食習慣,并告知患者要少食多餐。此外,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食用低鹽、低熱量的食物,可以適當食用蔬菜與水果,禁止食用生冷辛辣等食物。(4)心里護理。護理人員在與患者進行溝通時,要保持良好的態度,進而使患者感到舒適。此外,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心里變化,耐心聽患者訴說,及時疏導有負面情緒的患者,進而增加患者配合度。
1.3 實驗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評判標準;經護理后患者臨床癥狀以及心肺功能有明顯改善,為顯效;經護理后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改善,并且心肺功能有明顯好轉,為有效;經護理后患者臨床癥狀以及心肺功能未發生改善,為無效。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采取自制調查表法,滿分值為100分,分數越高代表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兩組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相關數據記錄到統計學軟件SPSS 19.0中,計量資料,實施t檢驗,以(x±s)表示,計數資料(兩組患者護理效果以及護理滿意度對比),實施X2檢驗,以(n%)表示,P<0.05具有統計學標準。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
研究組采取整體護理33例患者,顯效20例、有效11例、無效2例,參照組采取常規護理33例患者,顯效13例、有效9例、無效11例,研究組患者護理有效率93.93%,顯著高于參照組66.66%,X2=7.7591,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2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研究組采取整體護理33例患者,非常滿意22例、滿意10例、不滿意1例,參照組采取常規護理33例患者,非常滿意15例、滿意8例、不滿意10例,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率96.96%,顯著高于參照組患者護理滿意率69.69%,X2=8.836,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引發慢性肺心病因素主要有肺動脈血管、肺組織以及慢性支氣管等疾病的病變,同時慢性肺心病臨床表現為胸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氣喘以及呼吸困難等癥狀,并且該疾病對患者身心健康有較大的威脅,因此,選取有效治療與護理措施對患者有重大意義[2-3]。
整理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方法,并且該護理可以有效緩解患者負面情緒,增加患者治療依從性,進而可以促進患者心功能恢復,提高治療效果。
經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護理效果以及護理滿意度均優于參照組患者,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竭患者應用整理護理可以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同時也可以提高患者護理效果以及護理滿度。
參考文獻
[1]呂正燕, 尹紀梅, 李德新. 整體護理在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護理中的應用意義分析[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8(15).
[2]周雅梅, 程蘭慧, 周輝. 整體護理在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中的應用探討[J]. 繼續醫學教育, 2018, 32(12):141-143.
[3]邊紅霞. 整體護理在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衰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8(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