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睿 肖獻法 文
2020年6月23日,隨著北斗三號最后一顆衛星順利發射,北斗系統完成全球組網。這意味著我國真正完全擁有了自己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據了解,北斗系統是唯一的全球性、高精度時空基準,可在全球范圍內將感知時間和位置的能力賦予道路、環境等系統,為用戶提供更精準的導航定位服務。
關于北斗導航定位技術的應用,上汽紅巖2019年10月9日在上海洋山港開始進行的全球首次“5G+L4級智能駕駛重卡”示范運營,即已采用了北斗導航定位技術。
基于北斗系統厘米級的高精度定位,上汽紅巖5G智能重卡在15 s內即實現了一次誤差僅±3 cm的精準停車,這對提升港口集裝箱的裝卸效率是非常有幫助的。比如,對于10余m長的重卡(列車),在兩側到車輪只有7、8 cm的狹窄庫位中,即可實現一次性精準入庫(成功率高達90%);而在人工作業中只有1%的專業駕駛員能夠達到這一水平,這使得單點裝卸作業效率較以往提升了10%。
由此可見,高精度北斗定位系統的應用為5G智能重卡的運行帶來了顯著的性能和效率提升。
5G技術的應用對智能重卡的商業應用場景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比如,應用5G技術,使得上汽紅巖5G智能重卡能在20 ms內即可建立起車隊間的實時交互通訊,還可確保自動跟車、繞道換行等隊列行駛功能正常,并將行駛間距減小到15 m以內。這樣既提升了道路車輛密度,也提升了通行能力。
此外,5G技術與輪胎起重機、橋式起重機通過V2X技術實現實時交互,對實現精確定位也起了積極作用。

圖2 2019年 10月9日,上汽紅巖在上海洋山港進行的全球首次“5G+L4級智能駕駛重卡”示范運營,搭載了北斗導航定位技術
上汽紅巖5G智能重卡可以說全身都是高科技,除北斗系統及5G技術外,還應用了先進的AI(人工智能)技術。比如基于自主研發的視覺感知系統、激光雷達系統、毫米波雷達系統以及衛星和慣性導航組合系統,上汽紅巖5G智能重卡可以提供360°的感知能力,能在前后方約250 m,左右各約80 m范圍內精確感知交通參與者,比人類駕駛員的操控更可靠、判斷更精準。
同時,上汽紅巖5G智能重卡搭載了全球首創的“LNG天然氣發動機+12擋AMT自動變速器組合”的清潔能源動力系統,動力更強勁,排放更環保。
綜上,基于上汽紅巖5G智能重卡優良的性能,在北斗系統、5G、AI等先進技術加持下,上汽紅巖為港口運輸客戶提供了更智能、更安全、更高效、更環保的集裝箱轉運方案,值得市場期待。
未來北斗系統將發揮更大作用,例如交通流信息采集、實時監控與管理調度、不良駕駛行為監控與記錄、緊急援助等;因此,北斗系統的全面運用將加速上汽紅巖智能重卡商業化進程,它將和5G一起成為智能重卡實現商業化運營的堅實技術支撐,同時上汽紅巖也將不斷提升自身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大力推動整個物流行業往更智能、更安全、更高效和更環保的方向發展,為我國“智慧物流”建設貢獻力量。

圖3 采用“北斗系統”實現了精準停車,提升了裝卸效率